吳義
摘 要:所謂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指的是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搞好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是廣大初中數學教師不斷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182-01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是對舊的教學觀念提出挑戰,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它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情感,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那么,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實施策略,搞好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呢?以下是筆者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探究興趣,保障探究動力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式教學的潛在動力和前提,只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起來,才能夠充分的確保學生的探究動力。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若想要如實的發揮出探究式教學的作用,使探究式教學方式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那么,教師就應積極的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通過有效的策略,從學生的探究興趣入手,激發學生不斷的探究欲望,使其具備濃厚的探究興趣,為學生的有效探究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方式有許多許多,教學中,教師應當在課前盡可能多的下功夫,采取多樣化的方法促使學生有智力振奮及情趣高昂的內心狀態產生。比如,在對“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內容進行講授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演示,以此使太陽相對海面冉冉升起的及逐漸降落的情景能夠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眼前,進而將學生的探究興趣和探究熱情激發出來,進而將“相交、相切、相離”的位置關系得出。這樣,在激發了學生探究興趣的同時,也能進一步的為學生的后繼學習做好鋪墊,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探究氛圍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講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多大的本領,而在于對學生的激勵、喚醒和鼓舞。成功的探究式教學不是教師強制學生探究學習,而是教師努力挖掘學生的探究熱情。通過愉快的課堂氛圍,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這是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重要之處。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認為自己的在教學中的作用很大,是知識的傳播者,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學的主體,而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缺乏認識,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課程改革的今天,隨著各種教學模式的不斷推行,傳統的教學思想早已經不能滿足現如今的教學需要,特別是在探究式教學中。為此,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思想,要把育人觀放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及創新意識上,積極的從單一知識傳授者轉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與合作者,營造了一種教學民主氣氛,建立了一個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好與合作的師生、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創造適宜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的活躍的課堂氣氛,保障學生的探究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三、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有效的探究式教學注重的是學生的探究、思考、動手、實踐的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討才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才是探究式教學的真諦。一個有效的探究過程,更不能缺少問題的指引,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營造探究氛圍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的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能通過問題的指引,不斷的去體驗問題的發現、探索的過程,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從中發現新的問題并解決,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效率,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平方根”一節中,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同學們已學過已知正方形的邊長可以用平方來求它們的面積。反之,已知一個正方形的面積可否求它們的邊長呢?比如9平方米、16平方米、3平方米,a平方米等?”前兩個正方形的邊長學生輕而易舉地回答出來了,但在后面正方形的邊長上卻卡殼了,很不服氣。這時,教師在出示一系列的類似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經過學生不斷的探究實踐,學生也漸漸的也就明白、了解相關知識,此題也不在神秘。這樣,通過問題的引導,學生充分的經歷了問題的探究過程,在發現新知的同時也鞏固了舊知識,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探究式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探究式教學,其開展的方式方法形形色色、多種多樣,有課前導入探究,有課中、課后探究,也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等,但總的來說,萬變不離其宗,有效的指導、合理的安排探究環節才是王道。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注重探究的形式而胡亂的引導學生探究,要講究一定的策略。首先,探究式教學中,教師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的進行,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過程。其次,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要認為是探究就放手不管,這是與探究式教學的過程相違背的,而應在學生需要的地方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和幫助。最后,教師在設置探究問題時,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過于難,也不要偏簡單,更不能出現沒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只有有效的把握好以上幾點,我們的探究式教學的意義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
總結: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是課程改革的一大重要成果,應用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符合教師的教學需要。教學中,教師應不斷的學習總結,不斷的提高探究式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寧連華.數學探究教學設計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6,(4)
[2] 肖 春德.初中數學研究性教學初探[J].學法指導.8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