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波
摘 要:數學課堂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息息相關時,學生才能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能讓學生真正的親近數學,學習有價值的、有趣的數學,我們的數學課堂才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37-01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的生活水平經驗上,要把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教材中特別安排的“生活中的數”和“生活中的學”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資源,教師教學生要對此充分加以利用,使學生在生動形象的例子里,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讓數學知識得到提升。因此,我們要善于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感悟、有趣的教學情境,強化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觀察、操作、交流,使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一、讓課堂導入生活化
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在課堂開始就緊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本節課產生好奇,開啟思維閘門,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充分運用豐富的多媒體網絡資源,從中擇取有效的生活素材,選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動畫、圖片、貼近學生生活實例的內容制作課件,溝通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點亮學生智慧的火光。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時生活中見到的扇子、書、紅領巾、皮球等實物,然后抽去實物,留下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幾何形,讓學生發現這些圖形原來就在我們的身邊,無形中產生了學習的動力。我認為用生活實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并且提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問題,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情和動力,從而為課堂的深入展開奠定了基礎。
二、讓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學科的一大特點就是抽象畫、邏輯性強,我們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例如教學《植樹問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馬路邊植樹、小朋友排隊、路燈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體會間隔的含義。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們體會到只要用數學眼光留心觀察廣闊的生活情境,就能發現在平常事件中蘊含著的數學規律。教學時,讓學生為自己的校園設計植樹方案,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體會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系,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
三、讓學習過程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币虼私處熞Y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其實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數學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如《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中,課前通過讓學生搜集有關信息,然后課上匯報。學生發現的信息有:超市中有些物品的價格用到小數、跳高和跑步成績用到小數、各種建筑物的高度用到小數等信息,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地方用到小數,增強了學生學習知識的信心。同時使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更豐富的學習內容,讓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
四、讓作業布置生活化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由此可知,要注意引導學生們體會數學“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實際生活實踐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如在教學厘米、米等刻度認識時。可以測量生活實例讓學生們明白長度單位的意義,如動手測量爸爸媽媽的坐高,電視的長度、寬度、地板的長度、茶幾的長度等。通過實際的測量,感受厘米、米的長短及其實際運用。讓同學們感受生活中充滿數學。
五、讓教學語言生活化
數學教學語言生活化是學生引導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在不影響知識的前提下,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裝飾,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認識“<”、“>”,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大于號、小于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開口在前是大于,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區別這兩個符號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個富有童趣的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區分。又如把教學長度單位改成“長長短短”,教學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貨員”,比大小說成“排排隊”等等,學生對這些生活味十足的課題知識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學習數學很有趣。
六、結束語
數學課堂教學應該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生活課堂化,讓課堂生活化,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體驗感受,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基本工具,達到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目的;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一定注重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這樣既可以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使得學生能產生濃厚的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興趣。讓我們給學生一片廣闊的天地,讓數學課堂教學適應學生生活實際,給他們一個自主的空間,讓他們樂學、會學、善學,讓他們在生活與學習中不斷思考,不斷嘗試,并不斷地體驗成功,讓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培養真正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