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民
摘 要: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動力源泉。我國以現代教育觀念為依托,提出了素質教育理念,它的核心是培養出新一代的創新人才,而作為科技基礎的物理教學中的創新教育顯得尤為突出。初中物理教學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物理教師必須積極投入教育教學改革,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教學觀念,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努力把素質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意識,開創新時期的物理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創新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50-01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社會前進的永動力”。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實施創新教育是當今社會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走向。當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
一、教師在課前要準備充分,滲透創新思維
創新意識的培養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的。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始終滲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所制定的創新教育目標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所創新。教師要善于引導和遷移學生的創新意識,以使其發展成為對科學真理的追求與探索的動力。
1、利用情節懸念來設置問題情境。懸念與認識緊密相關。懸念的強烈誘惑力誘導著學生去閱讀分析和討論思索。如運動和靜止相對性教學前,可引入飛行員抓住子彈的故事!學生會好奇地追問:這可能嗎?人能抓住飛行的子彈?它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2、從常見的物理現象中設置問題的情境。學生從生活體驗中,接觸過大量的物理現象,這些現象就蘊涵著課本中敘述的物理學知識,如鋼鐵制造的輪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鞋底為什么有花紋?
二、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要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
1、教師應保護學生理解的自由,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學生,正確對待學生在探索中片面甚至有些錯誤的意見和想法,避免扼殺他們的求知欲望。
2、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增加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活動量,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們這一年齡階段的好動性和表現欲,從而有效地發現學生的個性并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為此,教師教學中力戒“一言堂”,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細心呵護學生心中燃起的“創新的火花”。
三、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實驗的具體操作,掌握一些基本的實驗技能,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物理問題的實驗方法,為培養他們的物理創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1、把演示實驗和課外小實驗改為學生課堂實驗,增加學生自己動手的機會。把課本中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較簡單的演示實驗改為課堂實驗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這樣一方面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索,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直接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細致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2、設計一些探究性、開放性的實驗,通過學生動手動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但構建了知識,提高了實踐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完蒸發的內容后,布置“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的課題,同時列舉了幾個小課題,讓學生能夠用學過的知識去分析問題,交流之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又成為下次研究的課題。有了學習興趣就會不怕艱苦,積極主動去學習。
3、教師可以把部分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在實驗思想上進行創新設計,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意識。
4、拓展分組實驗。在新課程理念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科學探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在學生分組實驗中,在掌握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實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個性,活躍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你利用現有裝置還能設計幾種測定電阻的方法?同學們投入到積極的思考和探索,首先在選擇器材上有了區別:他們竟然出現了五組不同的器材。第二在方法上又有了不同:一是逐步測量,二是綜合測量。第三在電路的連接上也有了區別:可以分別用串聯和并聯,然后與他們一起分析每種方法的優缺點。這些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以及思辯能力。
四、巧設練習,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精心布置作業,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針對知識要點,布置有代表性的習題,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和推理,作題既用求同思維,又用求異思維;既用集中思維,又用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思維的學習習慣。
2、處理作業,教給學生靈活多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作業不可能總是全對。如何對待學生出錯,體現了教師教給學生靈活多變解決問題的教學機智。教師可依學生的錯誤,逆向追溯源頭,并適當地啟發性點撥,在點撥中培養學生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人都有創新的潛能,這種潛能是可以開發和培養的[2]。作為基礎教育的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物理學科的特點,遵循認知規律,盡力創設問題情景,盡力為學生營造創新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創新。教育者要努力創設創新教育大環境,使學生能夠處處感受到創新的氣息,以創新的心態和愉快的心境去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 曾朝陽.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理科愛好者,2011:1.
[2] 胡榮軍.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寧夏教育,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