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瑛
摘 要:小學三年級英語,作為新學科首次正式出現在小學的課堂上,它猶如一年之春,一日之晨,直接影響著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本文結合教學案例說明如何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激發學生興趣,優化學習環境,創新教學策略,使啟蒙教育活起來,為學生綜合語言能力打下深厚的基礎。
關鍵詞:英語啟蒙;激趣;優化環境;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298-01
一、因地制宜,激發學生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應該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興趣,那么具體怎么做呢?
1、多激勵,創和諧氛圍。“人性最深切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小學生還缺乏對自己行為的分析、判斷能力,他們主要依賴于成人的評價來指導、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無論學生回答是否完美、完整,只要他開口說,就要予以鼓勵。You're great! Very good! Good job!諸如此類的激勵性語言,使學生既體驗到被賞識的快樂,又體會到學習英語帶來的成就感。
2、組織游戲,玩中學習。“玩中有學、學中有玩”。愛玩是孩子的本性,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特別三年級英語教育是一種啟蒙,更要把重點放在學習英語的興趣上,抓住學生愛玩的特點,教師盡量設計一些適合教材、適合學生的游戲活動。例如,授課前用律動、傳悄悄話、歌曲競賽的方式導入新課;在新授過程中,盡量使新授知識與游戲活動融為一體,比如大小聲游戲、變換聲調朗讀、小樹苗式跟讀,拍皮球式跳躍讀、警察捉壞人游戲,小青蛙游戲等等。這些游戲既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又富有趣味性,提高課堂效率,能較快地使學生進入能力最近發展區。
二、結合實際,優化學習環境
農村因為英語環境缺乏,資源有限,教學條件和設施落后,阻礙英語語言學習。如何立足實際情況,最大程度的優化教學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呢?
1、結合實際,優化資源。比如教授在三年級上冊Unit7My classroom is big、的時候,我要求學生把學過的單詞貼或寫在對應的物品上,既方便以后記憶,又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2、根據實際,優化作業。作業可以與其他有趣的各科聯系起來。比如Unit4 This is my family、我要求學生自畫一幅全家福,并且標上家庭成員的名稱,第二天介紹給同學聽,我再配以finger family旋律,讓學生唱熟。英語和美術、音樂、語文相聯系,既激發興趣又鞏固知識。
3、利用特色,化劣勢為優勢。農村小學生說的是土語,我適當利用土語諧音消除學生對英語“鬼話”的恐懼感。學生們感到學習英語很容易,就能輕輕松松地跨進英語大門。比如,開學第一節英語課是自由聊天。我指著教室的白墻,找了一位學生(他爸爸是建筑樓房的工人。)問:“這墻壁是怎么變白的?”他說是他爸爸“pēn”的,從而引出單詞paint刷墻。
三、創新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英語課堂不應該是一支粉筆,兩本教材通天下的傳統模式。英語教師應該利用三年級孩子好奇心重,通過新鮮事物刺激,使課堂效果最優化,培養學生綜合英語語言能力。
1、編唱英語歌曲,活躍學習氛圍。唱歌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尤其是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興趣更濃厚,一旦學會,便成為永久的記憶。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巧編歌曲。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兩只老虎弦律可以運用到歌曲How are you?教授;種太陽弦律可以用來教句型This is a/an…。各種曲調進行吟唱,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營造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
2、運用肢體語言,簡化學習難點。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別恩(Ai Boer-Meira Ex)通過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及動作。可見肢體語言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補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運用肢體語言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創設形象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將語言和表情、動作、手勢等聯系起來,內化為語言。比如在教授三年級下冊Unit1My Body的時候,運用全身反應法,只要稍經肢體動作的啟發,就能引起學生對語言信息的聯想和回憶。再比如平日里面的一些課堂用語,都能用合適的體態語,加以簡化升華,為創設地道的英語課堂環境服務。
3、創新課時安排,采用“短時高頻”的原則。現在農村小學一周是兩節英語課。筆者認為這個安排并不合理。根據遺忘規律,遺忘的時間是先快后慢,所以英語學習應該要重視知識的反復出現,多復習。而現行課時安排,學生兩次接觸英語時間過長,往往事倍功半。我利用每日20分鐘上英語課,天天讀天天復習,并把原先40分鐘的課堂壓縮為20分鐘,短時高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運用多媒體手段,提高課堂效率。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提高,多媒體教學已走進課堂,成為教師開展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它的使用為英語教學營造了全新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全面提高了英語的教學質量。平日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課堂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動中學、學中樂,輕松學好英語。
總之,小學階段良好的英語基礎,直接影響到學生進入初中后的接受能力及適應程度。因此,我們要重視小學階段英語的啟蒙,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讓學生從此愛上英語。
參考文獻:
[1] 王宏霞.《基于多媒體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才智,2013(21)
[2] 單連云.《三年級英語學習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