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摘 要:本文就當前高中歷史課堂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合作學習成果的方法及對合作學習結果進行總結評價三個方面來對高中歷史課堂合作學習進行探討和論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4-377-01
合作學習能發揮群體作用,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揮各自優勢,改變了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模式,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一、當前高中歷史課堂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課堂中,都是老師說,學生聽,從幼兒園階段起,就一直延續著教師主導課堂的教學形式。特別是高中歷史課,傳統教學方式更是根深蒂固,學生從未進行過任何討論,只是一味的老師說,學生記,不少學生并不適應合作學習的方式。例如在課堂中,不少學生之間的交流都只有兩三分鐘,熱鬧的教室很快又安靜下來,學生們不善于思考,不懂得討論,合作學習成了形式主義;有些合作學習小組看似熱熱鬧鬧,討論激烈,但細心觀察會發現,小組內部沒有分工,沒有合作,發言的只有少數幾個表現積極的學生,其他同學在旁邊默默不語;有的課堂則一味的進行小組內學生間的交流,教師缺乏有效指導,學習成果不顯著。
二、提高合作學習成果的方法
1、指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
有的學生適應了傳統教學形式,不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有的學生則只在乎自己的想法,不善于與他人交流合作,這些都不利于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先指導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學會傾聽和交流,既能獨立學習思考,又能參與團隊合作。
2、調整分組策略
首先確定小組人數。通過教學實踐發現,4-6人小組為最佳模式,這樣組內每個人都能充分參與到學習討論中,可以避免因人數過多而導致學生發言機會減少,同時還可以避免因人數過多造成話題分散,無法集中。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我將班級分為9組,每組5-6人。
然后確定小組組織領導方式。每個合作學習小組內可以設立固定職位,如主持人,記錄員,發言人等等,明確職位可以使小組內成員各司其職,討論順利進行,例如在討論中斷時,主持人應根據大家討論的結果提出新的話題,記錄員可以記錄討論過程和結果,從而使教師了解到該小組合作學習所取得的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各職位不應固定人員,而是讓學生在不同職位上輪崗,這樣可以使每位學生都得到充分鍛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
3、采用多種合作學習方法
互動法。小組內成員擔任不同職位,然后圍繞同一話題,同一目標進行討論學習,互相之間可以進行補充,共同完成同一項學習任務。這種方式可以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培養團隊意識,并且不同職責的扮演,可以使學生得到全方面的鍛煉。
辯論法。根據教師設置的題目,學生分為正反雙方,參照辯論賽的形式,每位學生都可充當辯手表達己方觀點。辯論法可以更好的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了能充分論證己方觀點,學生需額外參閱大量資料,作為對教材的補充,這不僅強化了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聯想思維,尤為重要的是,辯論法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競爭意識。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不僅能深刻理解其意義,而且能加強記憶。歷史教材中有不少歷史事件可以改編成小劇本,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例如高中歷史必修一《卓爾不群的雅典》中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陪審法庭等因為與學生生活相距較遠,所以在課堂上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召開一次伯利克里時期的公民大會,在會上讓學生很容易就理解雅典民主中的抽簽選舉、公民大會為最高機構,五百人會議是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陪審法庭是司法機構。此外,角色扮演法還能更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此外對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及舞臺表現力都有很好的幫助。對于平時膽子小的學生,通過參與歷史劇的演出,還能極大的鍛煉其勇氣。
4、教師應積極而謹慎的指導
雖然合作學習是學生做主導,但教師也應積極的參與其中,而不是任由學生漫無目的的討論。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巡視,認真傾聽,但要謹慎的進行指導,要做到適時適量的介入,確保討論不偏題即可,更多的還是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糾正學生認識上的偏差,避免對學生的討論做過多的干預。一旦學生在討論中遇到困難和障礙,可以給予一定的點撥和指導,使學生克服困難,進而增加對合作學習方法的喜愛。
三、對合作學習成果的總結評價
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能夠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當前的優點和缺點,是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部分。新課程倡導進行發展性評價,使學生既是評價過程的參與者,同時又是受益者。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的形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同時通過對他人的評價可以為自我要求作參考,使學生從合作學習中收獲更多的成果,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建立健全的人格,這也是學生人文精神塑造的一個重要部分。
教師評價分為即時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即時評價就是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發言討論進行及時的評價,可以從學生思考的角度,發言的內容等多方面進行評價。而總結性評價則是在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對這一過程的整體總結和評價。通過分析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參與情況,幫助學生理順思維,指出學生思維方法的優缺點,引起學生對合作學習過程的回顧,從而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與升華。
參考文獻:
[1] 陳秀芳.談高中歷史教材的整合[J]. 教學與管理 2008(31)
[2] 翁聰良.我思故我在 新火試新茶——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師素質初探[J]. 廈門教育學院學報 2008(01)
[3] 張道權.高中歷史“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實施[J]. 教育導刊 2008(06)
[4] 游春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歷史教備策略探悉[J]. 黑龍江史志 2008(01)
[5] 姜 楠.淺談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對教材的處理[J]. 才智 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