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蘭
初中英語新課的導入原則與導入技巧研究
鐘小蘭
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對整節課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把握好導入環節,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新課學習中。通過對初中英語新課導入原則的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導入技巧,以便提高初中新課的教學效率和初中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初中英語;新課導入;優勢;原則;技巧
雖然課堂導入環節只有幾分鐘,但是對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卻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一個好的導入環節,不僅可以使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到新課教學中,還可以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該遵循導入原則,運用導入技巧,促使導入環節功效的最大化。那么初中英語新課導入應該遵循哪些原則、運用哪些技巧呢?下文將對這兩個方面進行詳細地探究。
(一)趣味性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導入階段,大部分學生的心思還停留在課間活動中,此時如果直接對學生進行新知識的灌輸,不免會使他們感到枯燥乏味,難以進入學習狀態。因此,教師要注意提高導入環節的趣味性,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有趣的游戲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從課間活動轉移到教學活動上,并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以最亢奮的精神狀態進入接下來的教學活動(楊金昌 2006)。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喜歡的話題——電影進行導入。學生一聽到本節課的話題是電影,便立刻興致勃勃地加入了課堂討論,并說出了自己最喜歡的電影和演員,還簡單講述了這些電影中的某些經典對白。接下來,教師提出問題:“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學生激動地回答:“Yes,I do.”課堂氛圍熱鬧起來,學生的注意力也逐漸回到課堂上。
(二)創新性
要做到課堂教學的創新,首先要從導入的創新開始。在傳統的導入環節中,教師一般會說:“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將要講授的內容是……”這是最簡單的導入,直入主題。這樣的導入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創新導入,使導入豐富多彩,學生每次上課都會對教師的導入充滿期待(楊昌霞 2004)。
(三)針對性
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同、側重點不同,因此如果不精心設計每節課的導入環節,就會使導入環節千篇一律,這樣的導入環節也難以有效地引入新課。為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導入方式和內容。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要考慮課型、對象、教學方法的不同之處,遵循導入的針對性原則,選擇最合適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導入(吳鳳霞 2011)。
導入環節是教學活動的熱身階段,是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增強學習動機的重要過程。對于初中英語新課導入的技巧,筆者總結了以下四點。
(一)利用復習導入
孔子云:“溫故而知新。”也就是說,溫習已學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習者掌握新舊知識的銜接點,從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在初中英語新課導入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復習來鞏固已學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入新課。例如,在教授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第二課時時,教師可以通過“What are you doing now?”和“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兩個問題來幫助學生復習現在進行時時態,并在此基礎上適時提出過去進行時時態,從而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夠直觀地對現在進行時時態與過去進行時時態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分析兩種時態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從而使其印象更加深刻,認知更加牢固。
(二)利用音樂或電影導入
大多數初中生對音樂和電影都有極其強烈的興趣,只要教師提到與其相關的內容,學生都會興致勃勃地聽講。因此,教師可以抓住學生這個興趣點,利用音樂或者電影來導入新課,使學生在這一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積極融入課堂教學(王紅敏 2012)。例如,七年級Module 8 Unit 1的主題是過生日,筆者為了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產生興趣,就在導入環節播放了動物們為小貓過生日的動畫片斷,在播放到那首朗朗上口的生日快樂歌時,很多學生都跟著哼唱起來。筆者抓住這一時機,告訴學生本單元的主題就是Birthday Party,并根據動畫內容進行提問,將學生的思緒拉回課堂。
(三)利用話題導入
初中英語新課標體現出從話題到結構再到功能這一教學結構新特征。初中英語教學新大綱也指出教學過程要體現出話題附表。如此一來,話題導入環節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焦點。導入環節如果能夠圍繞教學話題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構建,使得話題能夠貫穿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整個過程,促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具有深意和感染力,那么將會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產生有效的帶動和激發作用。針對課堂教學話題的構建,教師可以從課堂教學資源、課堂教學情景中廣泛地選取,也可以針對本單元的教學主體內容具體地設計課堂話題,促使話題能夠對課堂教學過程發揮有效的導入作用。頭腦風暴、設置課堂懸念等都是課堂話題的重要切入點,對導入環節的順利開展具有促進作用。
有針對性、趣味十足的課堂話題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對知識進行廣泛地積累,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獨立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并對學生自主探索意識的形成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構建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有利于課堂教學流程的順利進行。
(四)利用背景知識導入
所謂的背景知識導入,就是教師在講述課堂教學內容之前,對背景知識進行具體闡述的過程。而相關背景資料的輸出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歷史文化層面整理出課文的相關背景知識,也可以從科學知識層面收集課文的相關背景知識,并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建立教學情境、設置課前問題,從而對學生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滲透,為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導入做好鋪墊。這有利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吸收,使學生在拓寬視野的同時,完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實現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教學組織形式、活動切入點進行積極地探索,將創新性的教學形式逐步應用到導入環節中,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活動的自然過渡,對學生學習心理產生承上啟下的作用。新課導入是英語教學中的一門藝術,值得每一位教師對其進行深層探索與研究。教師應該重視導入環節的革新,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程進行具體探究,從而實現課程銜接的自然化、知識導入的高效化。
引用文獻
王紅敏.2012.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最優化分析[D].河南大學.
吳鳳霞.2011.初中英語課堂中導入環節現狀調查[D].河南師范大學.
楊昌霞.2004.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與呈現技巧探究[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
楊金昌.2006.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原則與方法[J].山東教育(中學刊),(11).
作者信息:342300,江西贛州,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