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蘇芳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
段蘇芳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寫作是對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也是學生英語學習最薄弱的環節。近年來,寫作在中考試題中所占的比重與學生作文成績的不對等現象越來越明顯。主要通過分析目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應對策略,以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重要性;問題;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行的初中英語課程標準與以往相比,對寫作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題目要求獨立起草短文,能夠用正確的語匯、語法描述人物和事件,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重視寫作教學,認識到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和途徑,進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要學好這門外語,學生必須要掌握聽、說、讀、寫四種基本的語言技能,寫作作為基本技能之一,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甚至有的學生寧愿多做幾篇閱讀理解,也不愿意寫英語作文。但是,越是難點,就越要重視,要想辦法克服。寫作作為一項語言輸出技能,能夠體現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現行的初中英語教材較之以往,不管是在寫作內容,還是寫作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是寫作題材更具時代性、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二是寫作范圍更加廣泛,給了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三是寫作形式更加多樣化,便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教材的變化對學生的寫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所給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孫鵬 2014)。由此可以看出,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在英語教學中有著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教師對寫作教學不夠重視
現行的初中英語教材基本每個單元的內容都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體現出了英語的實用性,間接地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寫作材料。但是,在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單純地講解每個單元的生詞、語法、句型等,把教學重點放在英語基礎知識上,很少讓學生進行練筆,只是在考試前才會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對寫作教學不夠重視,甚至使寫作教學處在被架空的狀態。試想,如果教師都對寫作教學沒有正確的認知和定位,又如何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寫作水平呢?
(二)寫作訓練的模式單調
大部分英語教師進行寫作訓練的做法是讓學生根據某個具體的題目或者幾幅圖片來組織語言,寫一篇簡短的文章,基本模式為“教師布置寫作任務—學生寫作—教師批改”。這種單調的訓練模式,無法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也不能使他們聯系所學過的基礎知識和語言技能,更不能創造性地用所學知識進行書面表達。因此,這種訓練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也不利于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
(三)忽視了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
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他們在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感時,難免會受母語的影響。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運用漢語表達的思維模式來組織語言,如“我非常喜歡這個電影”,英語的正確表達為“I like the movie very much.”但有的學生則會翻譯為“I very much like the movie.”再如,漢語中沒有動詞時態的變化,只要用表示時態的句子來體現就可以了,而英語則不同,每個動詞都有不同的時態變化,如,“我每天七點起床。我昨天七點起床。我打算起床”。這三個句子中,動詞“起床”沒有時態上的變化,而翻譯成英文則是“Igetup at7:00 oclock everyday.I got up at 7∶00 oclock yesterday. I will get up.”不同的時態分別使用了get up,got up。不少英語教師在寫作訓練中忽視了對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導致他們以母語的思維方式組織語言,寫出的文章漏洞百出。
(一)重視寫作訓練
雖然新課標沒有安排專門的英語寫作課,但是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留出足夠的時間開展一些寫作活動,將寫作訓練融入日常教學活動,并與其他訓練相結合。比如,通過廣泛閱讀,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理解水平,以及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多閱讀英語報刊,讀一些有趣的英語小故事等,并摘錄其中的好詞佳句,之后再組織學生寫讀后感。這樣的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幫助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還使他們了解了不同的觀點,開拓了寫作思路。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
要想消除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畏懼或厭煩心理,教師需要轉變過去那種枯燥的單一訓練模式,要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開展形式多樣的寫作訓練。比如,聽寫是一種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教師可以定期對課文中的重點詞組、句型、諺語、俗語等進行聽寫,幫助學生了解和鞏固這些內容的出現語境和使用場合,這樣他們在寫作中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場景時就能夠信手拈來。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復述或改寫課文,這既能夠幫助學生記憶課文內容,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寫作技巧。復述課文時,學生要注意人稱、時態、語法等方面的變化,而改寫課文時,學生需要把對話改為用第三人稱敘述故事,把直接引語改為間接引語。這個過程是對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仿寫、續寫、英語作文接龍等形式來進行寫作訓練。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模式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在語言和思維上存在個性差異,將直接影響到他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英語學習者如果不能夠運用英語思維模式進行思考,所寫出的文章往往是半成品,錯誤百出,甚至會引起歧義。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和對比英語和漢語的思維差異,以及英漢表達方式上的不同;要指導學生盡量避免運用本民族語言的思維模式去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慣、觀念、交往方式。這樣,學生才能夠正確運用英語單詞的語態、時態,才能夠按照英語表達方式來組織句子。
綜上所述,寫作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高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具備扎實的基礎,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積累豐富的詞匯、句型。教師要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開展寫作訓練,完善寫作教學中的不足,進而推動英語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
引用文獻
孫鵬.2014.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寫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淺析[J].速讀(上旬),(10).
作者信息:342300,江西贛州,江西省贛州市于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