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舉 劉玲玲
(黑龍江東方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6)
深化民辦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高文舉 劉玲玲
(黑龍江東方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6)
民辦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要以理念創先為先導,以組織創優為保障,以品牌創建為追求,培養和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共青團組織文化,夯實學校共青團事業的組織基礎,實現組織工作模式的有效突破,提高共青團工作的影響力和生命力,不斷深化團的組織建設工作,促進共青團事業可持續發展。
民辦高校 基層團組織 影響力
基層組織建設決定著共青團組織的影響力、戰斗力和生命力。全面推進各項團建強基工作是實現民辦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延續性和持久性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黑龍江東方學院各級團組織在上級團組織和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始終著眼和服務于黨政大局和學校中心工作,以育人為主線,以創新為動力,以整體推進為追求,積極構建“思想教育”、“素質拓展”、“實踐成才”、“組織保障”四大工作體系,進一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共青團工作新格局。
我院以時政研究協會等理論研究型社團為依托,構建大學生自主學習網絡,引導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并在其中接受教育和熏陶。通過在社團中成立社團團支部、社團黨員工作站等,帶動團的思想工作深入開展。以主題活動為載體,以校園文明建設為重點,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青年文明修身、誠信奉獻教育等富有共青團特色的主題教育活動。
在普遍要求、全面發動的基礎上,我們以重大節慶日為契機,富有成效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有的放矢地通過舉辦主題報告會、專題講座、座談會、論壇,采取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大合唱比賽、征文活動等形式,廣泛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顯著的思想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團員青年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我院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己任,積極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致力提高青年學生的人文藝術修養和科技創新能力,切實服務團員青年成長成才。我們一貫堅持“文化育人”的理念,通過加強對校園文化的建設,活躍校園文化氛圍,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提煉大學校園精神,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發揮“校園文化藝術節”這一大型屆次性活動的龍頭作用,采取校團委主辦,學部團總支、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等承辦的兩級組織模式,實施項目化管理,在經費上給予支持,在活動上予以指導,充分調動了學院參與組織的主動性和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我院以“創新、創造、創業”為主題,以科普宣傳、科技論壇、科技競賽、創業競賽、學科競賽等活動為載體,開辟了與第一課堂相互銜接的課外科技活動體系,構建了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良好平臺。我們借助各類宣傳手段和媒體平臺,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提倡艱苦創業的作風,學科技、比創造、爭創新的氛圍已經在校園形成。南師大首屆創新創業文化節也應運而生,每年一屆的“挑戰杯”大賽更得到了廣大青年學生前所未有的關注,他們積極投身到“挑戰杯”的選題立項中來,參賽人數逐屆遞增,為我校“挑戰杯”成績的取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堅持創新工作思路,努力發揮共青團的組織和凝聚優勢,推出了多項富有探索性的活動和舉措,切實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我們在全省高校中率先開展了“主題式、菜單式、自選式”創新創業體驗活動,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我院各級團組織在黨政的領導下,利用假期帶領全校團員青年奔赴大江南北,深入全省各地,開展以文藝演出、社會調查、參觀考察、掛職鍛煉、科技服務、企業幫扶、支教掃盲、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和形式的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
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院舉校一致,形成合力,社會實踐參與人數逐年增加,參與率也逐年提高,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數量在2014年已經突破300多支;在社會實踐的主題上,我們要求深化內涵,注重實效,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在實踐中真實觸摸時代脈搏,切身感受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親身體驗黨的重要思想的理論光輝。目前,我校2014年被團中央、全國學聯表彰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
高校團干部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們堅持“高進優出”的隊伍建設思想,選拔政治素質過硬,工作能力突出的優秀青年加入到團干部隊伍中,通過開展每兩周一次的團工作例會,每半年一次的培訓交流,每一年一次的考察學習,大力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在學校黨委的關心下,我校團干部的成長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目前,團委各部長和各學院團委書記均享受正科長崗位津貼。我們認真做好團干部推優工作,及時將優秀的團干部推薦到學校重要崗位。
團支部是高校共青團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我們在鞏固現有班級團支部建設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注冊團支部”與“活動團支部”并存的組織運行新機制,推動“網上建團”、“生活園區建團”、“社團建團”全面發展。我們還在創業團隊中設立活動團支部,依靠團的組織優勢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陣地建設是共青團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依托和保障。我們堅持傳統陣地與現代陣地建設相結合,主動順應網絡時代的發展潮流,及時開辟了網絡陣地。建立了共青團工作網站——“東方青年”,通過開設網上團校,清晨話題等欄目,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引導學生自覺學習黨團知識,及時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我們進一步完善團的各項制度,完善了《黑龍江東方學院團總支、團支部目標考核方案》,開展了共青團工作“創新獎”、“最佳主題團日活動”等評選活動,推動團的基層組織建設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我們堅持“首問責任制”,實行團務公開,進一步轉變機關工作作風,使“團要管團”落到實處。我們堅持開展團員民主評議與團籍注冊工作,對團員履行義務的情況進行監督,強化團員意識,增強組織觀念,對加強團的自身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文舉(1981—),男,黑龍江省哈爾濱人,黑龍江東方學院團委書記,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民辦高等教育管理。
劉玲玲(1981-),女,黑龍江省綏化人,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科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業指導
基金支持:團中央2014學校共青團重點工作創新試點項目課題“民辦高校基層服務型團組織的探索與實踐”(20140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