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娜
(作者單位:鄂爾多斯市廣播電視臺)
如何提高廣播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
仲 娜
(作者單位:鄂爾多斯市廣播電視臺)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逐步成熟和快速發展,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數字時代已經到來。廣播新聞采編在數字時代背景下,其職業定位和工作內容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因此,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新聞采編工作的特點。本文簡要分析了當下廣播新聞采編工作的特點,并提出了加強廣播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的培養,以增強新聞采編人員的工作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數字時代;新聞采編;工作特點;工作能力
廣播新聞采編既是一種職業,也是一類工作群體,他們在報紙、電視、廣播、雜志等媒體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對于報紙、電視、雜志等新聞媒介而言,新聞采編是新聞傳播活動的設計者,是新聞質量的把關人,是新聞素材的提升者,也是大眾輿論的引導者,在整個新聞制作和傳播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增強廣播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素養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應將這一工作放在廣播事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并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全力推進廣播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的提高。
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帶動了廣播事業的深刻變革,加速了廣播與其它媒介之間的融合。傳播方式、信息所有權等要素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使得廣播新聞采編的工作范疇和工作方式朝著多樣、融合的方向發展。信息時代下,廣播新聞采編不僅承擔著信息編輯與傳遞的功能,也擔負著判定信息價值和設計新聞報道的重要責任,這也使得新聞采編的定位更加多元化。這種變化使廣播新聞采編人員面臨巨大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廣播新聞采編人員應抓住這一挑戰與機遇,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讓新聞采編走在時代前沿,確保新聞質量。
從新聞信息價值的認定到制作,再到最后的呈現都是通過新聞采編人員來實現的。從微觀角度看,廣播新聞采編決定著廣播新聞報道的質量;從宏觀角度看,其影響著廣播新聞和廣播事業的良性發展。因此,提高廣播新聞采編的職業素養,也就不斷提高了廣播新聞的報道水平,使之走在時代前沿。
第一,創新能力的提高。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它能為采編人員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要想提高廣播新聞采編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就要增強其立體意識,只有具有較強的立體意識,思維才不會局限于條條框框,廣闊的思維空間才能具有發散性和多維度。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應從不同角度或新的角度看待信息,發掘其他人未發現的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寫出差別化又符合社會大眾統一意識的新聞。立體意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以廣博的學識和廣闊的見識為前提,以不斷學習為手段長期的積累的過程。
第二,革新能力的培養。所謂的革新能力,指的是利用先進的采編理念、專業的采編技術推動新聞采編發展與進步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建立在一定職業素養基礎之上,因此,廣播單位應加強采編人員的教育培訓,以工作需求為導向,著重培養廣播新聞采編工作者的采編技巧,包括選題與策劃、內容編制等具體內容。聯合政府和高校等各界力量,構建科學的教育培訓體制,推動新聞采編專業人才培養的制度化和常態化發展。另外,還要注意國際上先進的新聞采編理念和采編技術的引進,讓國內從業者接觸最新的前沿動態,促進自我發展。
第三,策劃能力的發展。在自媒體時代,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為人們提供了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能利用空閑時間收聽廣播新聞的人越來越少。面對這樣一種情況,廣播新聞采編工作者更需要具有一定的策劃能力,從新聞節目定位到新聞稿件編寫都要進行詳細的策劃,廣播新聞具有可聽性才能增強對聽眾的吸引力。
第四,新聞價值鑒別能力的增強。新聞事件發生現場較為復雜,尤其是突發性新聞。廣播新聞記者進入現場后,要快速鑒別大量的信息,從中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并找到最佳的報道角度,再通過合理的新聞語言報道出來。整個過程嚴格考核了新聞采編工作者的鑒別能力,只有高水平的鑒別能力才能提高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成功創作出有價值的廣播新聞。
廣播新聞采編工作者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革新能力、策劃能力和新聞價值鑒別能力等,輔以廣博的學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用專業的眼光、發散的思維,多角度的看待一個新聞線索,為自身新聞采編人員職業素養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創作出有價值、高質量的廣播新聞。
參考文獻:
[1]高艷珍.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初探[J].華章,2011,(29).
[2]韋春蕾.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J].青年記者,2010,(21).
[3]王靜.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J].新聞窗,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