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陸軍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數碼媒體系)
論音樂類選秀節目成功的因素
曹陸軍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數碼媒體系)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視節目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其中真人秀類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受到大眾的喜愛和追捧。本文對現時火爆的音樂類選秀節目進行探討,分析其取得成功的因素。
關鍵詞:選秀節目;創意;平民化
從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到江蘇衛視的《全能星戰》,從遼寧衛視的《激情唱響》到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明星與明星的較量,草根和草根的火拼,電視音樂選秀節目之熱橫掃各年齡段觀眾,吸引各個階層受眾參與互動。
當前中國的音樂類選秀節目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受到大眾的關注和追捧,與這些音樂類選秀節目當中的創意元素密不可分。例如《中國好聲音》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盲選”,選手上場表演時導師是背對選手的,而選手只能通過自己聲音的實力來征服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明星導師。一旦導師認為這個聲音是他所認同和渴望的,就會拍按其轉椅上的紅色按鈕,而選手得到導師的轉身后將有挑選一位自己喜歡的導師的權利,而導師轉身那一剎那也是為收看節目的人們津津樂道的特色看點。這個創新有趣的選人方式無疑打破了以往人們腦海里那個評委看完選手表演然后打出分數的比賽模式。《中國好聲音》的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小組擂臺PK淘汰賽制。此賽制一改之前一人一首歌的淘汰賽制,對決的兩名選手在擂臺上共同演繹一首導師挑選的歌曲,然后由導師和導師請來的明星嘉賓決定去留。
人們的獵奇心理往往比較傾向有新意有趣味的事物,因此,節目的創意和人們的“好奇心”碰撞在一起就會產生化學反應。
一檔成功的音樂類選秀節目除了需要節目制作團隊內部的默契配合,更重要的是節目制作方對于細節態度以及細節問題上的處理?!段沂歉枋帧贰吨袊寐曇簟贰吨袊鴫粝胄恪贰吨袊酶枨返葍炠|的音樂類選秀節目的熱播,說明現在中國音樂類選秀節目的制作一改以往粗制濫造、得過且過的方式,借鑒國外節目制作的理念,追求細節,精打細磨。事實上觀眾市場的反映也有力地驗證了這個道理。
就以《我是歌手》為例,一期大概是95分鐘的時間,而這95分鐘的畫面則是來自400多個小時的素材,動用的攝像機數量高達40臺。其中有15個機位是專門用來全程拍攝觀眾的,所以觀眾的每個表情、每個動作都逃不出攝像機的法眼。此外制作方還在每個歌手的休息房間里安裝3臺攝像機,要的就是把歌手在臺下的表現真實地呈現給觀眾。這么豐富的畫面素材經過專業的后期制作團隊的仔細篩選,從中選出最符合《我是歌手》節目定位的畫面?!吨袊寐曇簟泛汀段沂歉枋帧愤@兩檔熱播的音樂類選秀節目無疑是節目里的法拉利,精心打磨每一個零件,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再次得到充分的證明。
現在的音樂類型選秀節目的制作的角度不局限于舞臺上的表現,選手背后的故事往往更能吸引觀眾,從而塑造出一個獨特的選手。因此,當下的音樂類選秀節目更加偏向從普通人的角度來進行切入,觀眾會對本身具有故事的人物更感興趣,想知道他們背后都有些什么樣的故事?!段沂歉枋帧吩诠澞块_始時和歌手登臺前都會有一段歌手本身的采訪或歌手在臺下或家里的練習紀實。例如《我是歌手》突圍賽中,歌手曹格在鏡頭前講述自己成名前的奮斗經歷,甚至坦言曾經想放棄這條路。這像是告訴大家,明星也是普通人,也是需要經過挫折克服困難才能取得成功。這樣通過一個選手背后勵志的故事不僅能夠傳遞出正確的價值觀和正能量,也能更加突出選手的特點,更加貼近大眾。
再如《中國好聲音》,我們可以發現選手在上場前都會伴隨著家人和朋友跟節目主持人華少有一小段交談,主持人華少都會像朋友交談一樣搭著選手或選手家人的肩膀與之聊談。在選手演唱結束后,四位導師會問選手的夢想或背后的故事,為的就是要從平民角度去深入了解這個得到導師認可的選手。而過去的音樂選秀節目中,導師往往就是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他們與選手的對話是從上而下這樣的一個態度,這樣就會使選手和電視機前的觀眾與評委產生一定的距離。然而《中國好聲音》中的四位明星導師卻一改這種形象,在遇到自己欣賞的渴望的選手時還會放下身段請求其加入自己的陣營,他們會為優秀的選手而互相抬杠,互相調侃,也會在聽到激情的歌曲后不由自主地擺動身體,在聽到充滿感情的歌聲后泛起淚光。例如,那英曾經在第一季《中國好聲音》中脫下高跟鞋,赤腳與大山女孩黃鶴一起合唱,讓觀眾覺得明星也有真性情,也很平易近人。
參考文獻:
[1]方琳.《中國好聲音》媒介影響力觀察[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12).
[2]毛艷,王可佳.音樂類選秀節目狀況分析報告[J].媒體時代,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