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令娟
(白城市第一中學 137000)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
張令娟
(白城市第一中學 137000)
政治課在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和思想品質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卻一直未能有良好的發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課堂教學的內容的理論空泛、文字枯燥、背誦記憶內容繁多等。要做好政治課教學,就必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有效性探究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效果好壞直接關系政治教學的整體質量和培養人才的實際價值如何。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教學的主要目的包括了兩方面;其一,通過政治課堂的有效性教學,培養學生在政治學科上的學習能力;其二,通過政治課堂的有效性教學,培養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主動探索能力。就目前的政治課堂教學的發展形勢而言,加強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主要的措施。[1]
一、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知識結構
1.踐行“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新課程倡導的“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多樣化的互動性教學情境的營造真正形成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良性氛圍。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要做到“以生為本”,教師就必須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樹立起鮮明的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能動性,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研究學生在心理、智力、情感、思想、自尊心等各個方面的特點和潛力,增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樹立平等和民主等意識。
政治教師應在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尊嚴、尊重學生主體性、創造性及個體性差異的基礎上,通過和諧、平等、民主、尊重的特定情境的創設,激發全體學生的情感和智慧,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想象去形成良好的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而且,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充分地接近和了解每一個學生,創設民主輕松的教學氣氛,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看的法、意見、疑惑、質疑,尊重學生的人格,從而使學生和老師在教學中情感交融、氣氛和諧,以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3.培養學生自覺的創新意識。
所謂培養自覺的創新意識,就是要求政治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拘泥于教材而是跳出教材去尋找更新更好更恰當的的事實材料,從多維角度去闡釋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不拘泥于課堂空間教學的空間限制而是讓思維跳出課堂去創造豐富生動的生活實踐情境,帶學生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品味人生、認識真理;不流于普通化教學而是讓思維跳出課堂去創造豐富生動的生活實踐情境,帶學生去感悟生活、體驗社會、品味人生、認識真理;不流于普通化教學而是針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和特殊性去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情感、創新興趣、創新人格、創新激情和創新思維。
4.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自覺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然要求。“教師素質是成功實施新課改的關鍵,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是制約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首要方面”。因此,作為高中政治老師修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應當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加強教學反思和總結,加強自身完善自身的文化修養,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2]
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如何提高政治課堂有效性。
1.部分學生應改變對思想政治課程的傳統看法和定位,提高對學習政治課程的重要性的認識。
長期以來,由于許多學生包括教師,家長都認為思想政治課不是主科,甚至某些學生和教師所理解的翻翻書、背背書,勾勾畫畫就足夠了,導致了他們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程重視不夠,甚至出現思想政治課及其政治課教師被輕視的現象,及社會在政治學科的價值評價方面存在眾多誤區。他們本能地把政治課程等同于國家的方針政策,與政府的行政制度混為一談,認為政治課就是簡單的說數,學不學對自己影響不大。政治教師遭遇“冷遇”,認為任何一個老師都能上好政治課,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興趣。為此,學生應該改變以往錯誤的看法,給政治課程一個正確的定位,轉變對政治課程學習的觀念,真正領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真正目的和實質。
2.學生應重視基礎知識,講究學習方法與學習效率,學會自主學習,養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的影響下,學生已經習慣了教師講,他們聽,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僅僅利用課堂上四五十分鐘的聽講來消化和吸收知識。而新教材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歸納、演繹、推理、分析等能力,學生應該學會在課外時間進行有效的學習,要求他們不僅要說,而且能說、會說,不僅要演,而且能演、會演。同時學生應不斷加強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充分運用多種方法對知識加以理解和運用,更好地適應新教材、新課程的學習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總之,要想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性并非一日之為,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培養和訓練,教師要尊重并鼓勵學生提出與眾不同的疑問,發表與眾不同的觀點,肯定他們的探索,引導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去認識事物,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把政治課學習的根本落腳點轉移到政治學科的總體結構體系上來。養成他們良好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教師要鼓勵多樣性和個性,允許學生在學習中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待有創造潛能的學生,避免權威態度,使高中政治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主陣地,那么,高中證政治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就不是一個夢。
[1]郭蘇米.淺談高中政治課堂效率對學生的影響.[J].2011年1期.
[2]王大林.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性的探究.[J].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