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薇
(江西省鷹潭市223隊子弟學校 江西鷹潭 335000)
試論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楊 薇
(江西省鷹潭市223隊子弟學校 江西鷹潭 335000)
在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對其他學科進行學習的基礎。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并沒有真正的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問題起到相應的重視,使學生缺乏相關鍛煉。因此,本文首先闡述初中語文教學中表達能力的重要意義,并提出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相應措施,希望能為業界人士提供有力的理論參考,共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社會的繁榮、進步。
初中語文教學 表達能力 重要意義
初中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課程之一,應不斷地改進、創新教學方式,創造適當的語境讓學生開口進行交流,不斷地培養他們主動表達自己的欲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斷地培養學生較強的表達能力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的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且有利于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促進其健康的發展。所以,在現在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應不斷地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創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1]
1.外在素質的表現
一個人和其他人主要的交流方式就是表達,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語表達都是一種交流方式的體現和傳遞。在現代信息不斷發展、人才知識能力不斷進步的時代,人才的競爭是激烈而又無情的,所以表達能力成了一個人展現自己最為直接和重要的工具手段。表達能力是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能力,它是一個人在社會中工作學習、生存生活所必須的。它主要是指一種能力,是一個人和他人談話交流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意思、思維、意志和想法的表現能力。表達能力的順暢和恰當與否直接體現了一個人大部分或是全部的外在素質,間接影響一個人的形象。人的表達能力包括天生能力和后天能力,而初中語文教學是后天表達能力提升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學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作為一門鍛煉、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課程,非常重要。所以教師應該適時適當地不斷更新、改進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和準確地相互表達、交流自己的所想所思。
2.綜合能力的表現
表達能力一定程度上是一個人綜合、系統能力的體現。而只有在一個人的知識底蘊豐富、語言輕松的條件下,表達才會適當而又不失自然,才會在人際交流中反應自如靈活、得心應手。一個人要能夠自如恰當、井井有條、概念層次分明清楚的表達,與思維邏輯的縝密是密不可分的。為了使得一個人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就應該不斷有序地培養、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既要合理又要科學,因為較強的表達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相互間更好的交流,展示自己的優點,另一方面,也對他們關系的良好建立和發展很大幫助。[2]
隨著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工作,學校開始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良好的表達能力則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3]
1.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在表達是往往存在著心理障礙,對語言表達有一種恐懼的心理,擔心自己表達有誤會被老師和同學嘲笑。長此以往,這樣的心理會限制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幫助學生克服恐懼的心理。首先,老師在課下要與學生進行真誠的交流,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幫助學生戰勝心理困擾,勇敢的進行語言表達訓練,這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必備基礎;其次,教會學生一些減小心理壓力的方法,比如每次在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之前進行心理暗示,鼓勵自己,這樣的方式能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更輕松自如的進行表達。
2.在教學內容上進行針對性的設計
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初中語文教學應該以適應學生自身發展需要為前提,在教學模式以及思維內容上都應該進行及時并不間斷的跟進和創新。教師不應該主觀、一味地講解,而是該給學生們留出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可以針對所教學的內容,適當地進行實際表達能力的訓練。老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和增加學生發言的機會,比如在演講或是辯論的場所。學校也應該在業余時間組織更多的活動,比如增加和開設播音主持比賽、應用文寫作征集、演講與口才課程等方面內容,這樣就能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合適的時間和機會去訓練,然后慢慢地不斷地提升、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另外,在初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根據教材的特點還要結合發展學生自身的特性,在利用教材基礎上合情合理地創造一種濃厚的交流氣氛,提供給學生發言的機會,把學生語言思想的表達欲望充分、最大化地調動起來,打開學生們自由發揮的大門,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從而在語言思維表達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學習機會,以此培養、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3.加強學生表達能力的思維訓練
表達能力是指人們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等的能力,語言的表達不僅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做鋪墊,而且還要用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是指思維的規律性、客觀事物的規律性。表達的邏輯性是在學習、生活中不斷地培養的。恰當的、合理的表達能力是離不開靈活的、明確的邏輯思維的。初中語文作為一門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課程,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寫作、即興演講等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幫助學生理解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層次要明確、條理要清晰、重點要突出。教師還可以設立意境、創作環境等讓學生在語境中進行訓練,更易于學生的學習、理解。此外,教師可以給定詞語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通過說話訓練學生既增加了語言信息的儲備,又鍛煉了學生快速選詞造句的能力,還有利于提高思維的敏捷性、準確性。
總而言之,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是現如今社會進步、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對其提高重視,積極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科學合理地手段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
[1]謝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189-190.
[2]管永霞.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12:66-67.
[3]肖震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1: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