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鵬固
(靖遠縣第一中學 甘肅白銀 730600)
貼近生活,做好新課標要求下的數學教學
岳鵬固
(靖遠縣第一中學 甘肅白銀 730600)
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構建貼近生活的數學課堂,已經成為數學教育踐行新課程理念的重要表現。生活化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產物,也是新課程改革目標實現的重要指導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落實生活化教學思想,給學生構建具有生活氣息的數學課堂,有利于高中學生生活理念的轉變,更有利于數學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高中數學 生活 新課標 意義 方法
將數學學科教學內容與真實的生活結合在一起,是新課標的重要思想之一。新課程標準提倡生活與教育的和諧化,更關注學生的學科知識應用能力。正所謂“生活即教育”,沒有生活,就沒有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求,而生活則是教育的用武之地。貼近生活,改革高中數學教學,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于他們的生活,才能促進數學教學深入改革。[1]
課程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生活化教學的產地。數學,是一門來自于生活的學科,每一點數學知識都是大量生活實踐的濃縮。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讓學生感覺數學知識無處不在,才能促進生活與數學知識的結合。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需求。在過去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將數學理論作為教學重點,特別關注數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數學學科的理論性越來越強,與生活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在課堂學習之后,學生很難將課堂所學應用于生活,只能應付數學考試。但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提倡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去掌握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上聯系生活,重視實踐與探究。因此,貼近生活,是高中數學教學滿足教育改革需求的體現。
第二,是學生素質提升的需求。近幾年來,新課程標準在全面范圍內得到推廣,用生活實例去充實課堂教學,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大提高。素質教育因為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指導,而變成一種可能。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生活問題需要得到數學知識的幫助。生活中的醫療保險、理財投資、環境保護與日常買賣,都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構建生活化的課堂,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第三,是構建新型社會的需求。和諧社會的構建,是每一位社會人的職責。在工業革命之前,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但在工業不斷繁榮的今天,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資源緊缺問題日益突出。要構建和諧社會,就要學會保護環境,合理利用現有的資源。這些問題與數學知識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貼近生活去改變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有利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打造生活化的課堂,還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與方法進行創新。貼近生活實施高中數學教學的方法如下:
1.貼近生活,選擇高中數學教學內容
建構主義思想認為,高效的課堂應當是以學生為中心,堅持教師指導作用的課堂。在課堂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與自己的個人經歷聯系起來,這種聯系能夠促進學生深入思考,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在個人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學生可以找到個性化的學習線索,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貼近生活,選擇貼近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資料,需要每一位數學教師做一名有心人,積極去收集學生生活中與數學教學內容相關的經驗。在備課時,除了要備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還要備學生,備學生的生活。將數學教學內容置于高中學生的真實生活中,創設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氛圍,才能促進生活化教學目標的實現。[2]
比如在講解《空間幾何體的結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空間幾何體,還要培養學生繪制空間幾何體與想象空間幾何體的能力。教師可以將本市的著名建筑作為生活化教學資源,利用該建筑的一張圖片,讓學生提取它的空間幾何體。鼓勵學生回憶自己處于這一建筑物內時的情景,發現其空間幾何特征。引入學生都能接觸到的生活實例,有利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與全面化。[3]
2.貼近生活,改革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去改革課堂導入環節。課堂導入環節的成功,意味著教學活動成功了一半。從高中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去進行新課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課堂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有利于其學習享受度的提高。像在學習《隨機抽樣》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一個生活中超市抽獎的事例進行引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中獎的概念。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促進學生合作。生活事例具有親近性,解決生活問題是每一位學生成長的必經之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活問題引入課堂,組織學生一起去解決。像在學習《用樣本評估總體》知識時,教師可以將一批產品的檢測實例引入課堂,讓學生通過樣本去分析一批產品的質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4]
3.貼近生活,組織高中數學實踐活動
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在生活中去應用數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擺脫傳統的數學學習觀念。在生活化的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再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數學知識,也不會產生負面學習情緒。針對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在做中學習,在學習中應用,有利于生活與數學學習的統一。
像在講解《常用邏輯用語》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發現自己身邊一些具有漏洞的廣告用語,分析廣告語的邏輯問題。將這一實踐活動命名為“廣告找茬”,讓每位學生最少發現三條有問題的廣告。通過數學學習,能夠識別生活中的小欺詐,有利于高中學生愛上數學學習,具有學習成就感。
綜上所述,貼近生活,改革高中數學教育,在生活中尋找高中數學教學的資源,能夠促進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師要積極去觀察高中學生的生活,從高中學生可以接觸得到的生活入手,開發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數學學習的需求,自主去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有利于健康數學學習觀念的建立。
[1]張琴霞.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淺析[J].學周刊,2014,23:196.
[2]李振生.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優勢及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5,32:156.
[3]王尚文.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初探[J].赤子(中旬),2013,08:328.
[4]畢銘超.淺談生活化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性[J].才智,2015,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