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蕾
生態化教學視角下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師生角色研究
葉蕾
【摘要】從上世紀起,結合生態學理論和原則的教育研究開始受到教育界的關注。2003年4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標》)開始在全國實施,自此,國內的教育界也開始越來越關注高中英語課堂的現狀,尤其是高中英語課堂環境的狀況。在與生態教學相關的理論以及《新課標》的指導下,本文以贛州市第一中學的英語教學情況為研究對象,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觀察并探究當前英語課堂環境中師生角色的轉變和轉變所帶來的影響及其發揮的作用。
【關鍵詞】生態化教學;英語課堂;師生角色
(一)生態教學
生態教學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生態學的形式,伴隨著生態環境教育在西方出現的一個現代教育理念。1869年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首次提出生態學一詞,并給“生態學”這樣定義: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彼此之間以及整體與其環境之間交互關系的一門科學。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生態學被廣泛地運用于各學科,也逐漸成為研究教育教學的一個新的途徑。
關于生態教學的定義有很多,以下是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生態教學的定義。
吳鼎福、諸文蔚認為,教育生態學是依據生態學的原理,特別是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協同進化等原理與機制,研究各種教育現象及其成因,進而掌握教育發展的規律,揭示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概括地說,教育生態學是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生態環境(包括自然的、社會的、規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的一門學科。
范國睿(2000)認為,教育生態學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生態系統發生發展的規律,促進教育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而這種健康發展也就是可持續發展,因而就要求確立正確的人、教育、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的全新認識,確立正確的教育生態意識,全方位地促進教育生態系統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上述定義在具體的表述上和生態教學的目的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他們都強調以“生態學”的原理為基礎,研究教育現象、分析教育問題,以期掌握教育生態系統發生發展的規律。
(二)生態化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觀、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主要渠道。多伊爾(Doyle. W.)和龐德(Ponder. G.)(1975)認為,“學習發生的每一個背景中都包含了一位學習者、一位教師、一個背景和學習的信息,因此,學習發生在一個生態系統之中”。他們把課堂生態界定為“對教學環境產生影響的、互相聯系的過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網絡”。多伊爾認為,應把“課堂教學視為充滿多種刺激因素的復雜環境,學生必須發展其相應的認知策略才能與這種復雜環境相互協調”。
多年來,在教育生態學的影響下,國內外諸多學者開始從一個新的視角審視課堂教學,“生態課堂”已經逐漸嶄露頭角,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亮點。
關于生態課堂的定義有很多,為廣大課堂生態研究者們所普遍接受的定義為:“對教學環境產生影響的、互相聯系的過程和事件所形成的網絡。”也就是說,生態課堂是由認知領域到生命全域,以生態的思想、態度與方法來觀察、思考、分析課堂,以尊重生命的價值為前提,以自然、和諧、效率、互動、尊嚴的課堂環境為平臺,以師生富有個性、自主、創新、協調、發展為方向,以追求教學質量與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為目標,使課堂成為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
(一)《新課標》對語言的定義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也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條件。語言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日益全球化,外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因此,學習和掌握外語,特別是英語,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課標》的課程目標結構
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礎;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為此,高中英語教學要鼓勵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點的英語學習的過程與方法。

圖1 :《新課標》課程目標結構
結合生態化課堂教學的相關概念以及《新課標》所提出的目標和要求,筆者認為高中英語生態課堂的構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很有必要的。課堂是一個微觀環境,師生在課堂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直接關系到一節課的成敗,也直接影響著高中英語生態課堂的構建效果。為此,筆者在自己工作的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中學就高中英語課堂中的師生角色問題展開調查研究,調查方法為問卷調查和課堂實錄調查。
(一)問卷調查(問卷見附錄1和2)
作者向贛州市第一中學高中部的30位老師和300位學生分發了調查問卷,其中收回了有效的教師問卷25份和學生問卷280份。
(二)課堂實錄
1.作者在聽課的過程中觀察了3位不同年齡段老師的課堂情況。
2.問卷調查及訪談數據采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聽課情況以課堂實錄形式呈現。
(一)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設置了兩個問題,結果分析如下:(25份教師問卷和280份學生問卷)
1.教師和學生對于教師角色的態度(見圖2)

圖2 :教師和學生對于教師角色的態度
關于教師的角色,所有的教師和278名學生認為教師應當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20名教師和190名學生認為教師應當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14名教師和180名學生認為教師應當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教師并不認為計劃制定者是一個重要的角色,然而卻有165名學生認為教師應當發揮這一作用,教師認為需求分析者和反饋提供者是需要的角色。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于教師的角色絕大程度上認為是知識傳授者,這也可以看出在知識方面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
2.教師和學生對于學生角色的態度(見圖3)

圖3 :教師和學生對于學生角色的態度
關于學生的角色,從數據中可以看出教師的觀點和學生的觀點幾乎一致,那就是學生應該是自主學習者。150名學生認為他們也是合作者,關于這一角色一半的教師贊同。仍然有56名學生認為自己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而大部分教師已經轉變過來,他們都認為學生應該是主動的信息接受者,有85名學生認同這一角色。
(二)課堂實錄
幾乎所有的英語教學過程都發生在課堂上,作者觀察了3位不同年齡段教師的課堂并做了記錄,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節課展示如下:
A Classroom Observation
Time:October 29th,2013
Class Type:Grammar
Teaching Content:Inversion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Greetings
Step 2:Teacher raised the questions:(1)What is Inversion?
(2)Why do we use Inversion?
(Teacher explained the question in English all by herself)
Step 3:Teacher explained Full Inversion and Partial Inversion in English all by herself.(Students were busy with taking notes and answering yes or no mechanically)
Step 4:Do exercises.(The exercises are chosen from the papers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the lately five years)
Step 5:Teacher checked the answers and explain the answers all by herself.
Step 6:Homework.
從這節課我們可以看到:在目前課堂教學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那就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這種課堂上,教師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他們就像演員一樣,只顧著展示自己的英語知識有多么的淵博或是英語口語有多么的流利,而完全不顧及學生是否掌握這一知識點。這節課的課堂氣氛是安靜有序的,沒有學生展示自己的觀點,他們只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
從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新課標》的實施給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一些變化,并且《新課標》本身也確實擁有一些生態化特點,在師生角色方面,分析如下:
盡管現在的課堂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但是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過渡到了反饋提供者、引導者和動機激發者,這些都可以確保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調查,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學生應該成為自主學習者,這充分證明了《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高中英語教學帶來了一些變化。非常明顯的是教師的教學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只有5%的教師將學生看做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然而仍然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認為自己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因此,轉變學生對于自己角色的態度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一)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
在生態學系統中,每一種成分都有著互生、共生和平等的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動態的、平等的。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和諧、民主、平等的,具有生態性的課堂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一味強調自己的權威,無視學生的人格,造成師生關系緊張,必然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提高教學效率
英語生態化課堂的構建不僅僅依靠教師,學生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1.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關鍵是準備好能夠吸引他們的教學內容,所以一節課的課堂導入部分非常重要。教師應該是需求分析者、動機激發者、制定計劃者、組織者等多角色的綜合。
2.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名真正的自主學習者,教師應該“教少一些”,而學生應該“學多一些”。首先,教師應當轉換角色,應該成為動機激發者,盡可能最大程度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教師應該是指導者,指導學生應該如何在課堂上表現。
在生態化課堂中,教師的任務是要讓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形成合作精神,并且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三)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
課堂教學環境的差異對于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影響是不同的,因此,教師還要扮演環境創設者的角色,努力為學生創設出一個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
1.寬容、理解的課堂心理環境
在課堂上,教師并不是讓學生盲目的遵守規則;面對學生的錯誤觀點,教師可以委婉地指出,但不能諷刺、打擊。教師要能夠寬容學生的錯誤意見和一些錯誤行為,師生雙方努力做到真誠坦率。教師只有公平地對待每位學生,學生才會打開心扉,與教師形成“心與心”的交流。
2.優化課堂物化環境
課堂物化環境指的是存在于課堂的客觀環境,比如座位的安排和多媒體的使用等。班級規模直接影響到課堂的座位排列。六七十個學生的班級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這種講授式的傳統課堂,雖然非常適合于知識的傳授,但是對于學生的情感、創造性的培養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班級規模較小,比如20人左右,就可以把座位排列成馬蹄形、V型或者圓形。座位排列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效果。比如在上討論課時,就可以采取圓形的座位排列方式,這樣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師生之間形成平等關系;消除座位上的主次之分,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活動。在進行任務式授課時,可以對座位采取小組式排列法,這樣可以更大限度地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增強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也會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高中英語新課程提倡通過多種途徑開發教學資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多種途徑學習英語,增強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多媒體教學能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基礎,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每位學生在自身基礎上的發展。
引用文獻
范國睿.2000.教育生態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7):20-21.
劉雨霖.2013.高中英語課堂生態研究——以重慶南開中學為例[D].碩士學位論文.重慶:西南大學.
吳迪.2008.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英語課堂建構[J].沈陽航空工業的學院學報,(6):181-183.
周紅莉.2012.高中英語生態課堂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Doyle,W & Ponder,G.1975.Classroom Ecology:Some Concerns About a Neglected Dimension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J].Contemporary Education,(46):283-290.
Leather,J.& J.Van Dam.2003.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M].Dordrecht:Kluwei Academic Publishers.
Tudor,I.2001.The Dynamics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信息:341000,江西贛州,江西省贛州市第一中學
bud1205@163.com
Appendix I(附錄1)Questionnaires for Students on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高中英語生態課堂調查問卷(學生卷)
親愛的同學,你好!
感謝你用寶貴的時間來填寫這份問卷。本問卷的目的在于幫助了解《新課標》實施以來,你所經歷的課堂變化,為高中英語生態課堂研究提供參考。本問卷將采取匿名的方式收集信息。請你先詳細閱讀填表說明,再根據每題題意,選擇最符合你的實際情況的選項。答案沒有對錯之分,你的每一項選擇都將影響調查的分析結果和最終意義。非常感謝你的合作與協助。
填寫說明:此問卷共2題,請根據你的情況在適當選項內打[√],或在中填寫有關的材料。
一、基本情況
1.性別:[ ]男[ ]女
2.年齡:_____歲
3.年級:_____
二、此部分共2題,請根據你的真實情況在適當選頊內打[姨]或在_____中填寫有關的材料。
1.在英語課堂上,你認為老師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 ]A.知識傳授引導者[ ]B.需求分析者
[ ]C.制定計劃者[ ]D.動機激發者
[ ]E.指導者[ ]F.反饋提供者
[ ]G.其他______
2.在英語課堂上你的角色是什么?
[ ]A.自主學習者
[ ]B.合作者
[ ]C.被動的知識接受者
[ ]D.主動的信息獲取者
Appendix II(附錄2)Questionnaires for Teachers on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高中英語生態課堂調查問卷(教師卷)
親愛的老師,您好!
感謝您用寶貴的時間來填寫這份問卷。為了更好地了解當前的高中英語生態教學,保證教學效果和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設計了本問卷,廣泛收集您的建議和意見,目的在于了解《新課標》實施以來,您所經歷的課堂變化,為高中英語生態課堂研究提供參考。請您先詳細閱讀填表說明,再根據每題題意,選擇最符合您的實際情況的選項。本調查問卷采用匿名的形式,對外保密,對您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答案沒有正確、錯誤之分。請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填寫這份調查問卷。
填寫說明:請根據您的情況在適當選項內打[√],或在____中填寫有關的材料。
一、基本情況
1.性別:[ ]男[ ]女
2.年齡:[A] 25歲以下[B] 26~35歲
[C] 36~45歲[D] 46~55歲
[E] 56歲以上
3.所任教年級:_______
4.職稱:[A]高級教師[B]一級教師
[C]二級教師[D]三級教師
[E]未定級
5.學歷:[A]英語碩士及以上
[B]英語本科
[C]英語大專
[D]英語大專以下
6.從事英語教學時間:
[A]30年以上[B]16~29年
[C] 6~15年[D]5年以下
[E]新近教師
二、此問卷共2題,請根據您的真實情況在適當選項內打[姨],或在_____中填寫有關的材料。
1.實施《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來,您認為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角色是什么?
[ ]A.知識傳授引導者[ ]B.需求分析者
[ ]C.制定計劃者[ ]D.動機激發者
[ ]E.指導者[ ]F.反饋提供者
[ ]G.促進者[ ]H.其他______
2.實施《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來,您認為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角色應該是什么?
[ ]A.自主學習者
[ ]B.合作者
[ ]C.被動的知識接受者
[ ]D.主動的信息獲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