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瓊娥
摘要: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規范醫院經濟管理、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和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發揮資金與資產最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重要手段。現代醫院管理必須引進現代醫院內部控制理論和方法,不斷建立與完善以內部控制制度為核心的各項管理辦法和制度。
關鍵詞:醫院 內部控制 固定資產 制度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訂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根據衛生部2006年頒布的《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的要求,結合醫院性質和業務特點,應制定如下內部控制系統和相關制度:預算控制系統、貨幣資金控制系統、收入及應收賬款控制系統、支出及應付賬款控制系統、存貨控制系統、固定資產控制系統、工程項目控制系統、對外投資控制系統、財會電子信息化控制系統以及內部審計監督控制系統。
醫院固定資產是開展醫療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等則是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勞動手段。管理好固定資產是醫院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
2012年執行的新《醫院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的定義為:醫院持有的預計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有形資產。醫院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及其他。由于醫療機構行業的特殊性,專用設備往往價值極高,對專業用房的建設要求也很高,如何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有效與合理使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尤為重要。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對醫院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做淺析如下。
一、固定資產購建控制
1.嚴格遵守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政策及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充分考慮單位的實際需要和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布局,立項申報。
2.實行固定資產購建預算管理,各使用部門根據經費預算和實際需要,向固定資產歸口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預算管理決策領導小組決策,重大項目應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并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對當年沒有預算的固定資產采購申請,不予辦理。因突發性、公益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需要采購設備的,應經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領導小組特殊審批,方能執行。
3.對一般資產的采購,要實行公開招標采購制度,對大型的儀器設備還要實行采購論證制度。購買前使用部門要組織人員對當地醫療市場進行調研,進行本量利測算,并寫出可行性分析報告交固定資產管理領導小組。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領導小組要召開會議進行認真研究,并組織有關方面的醫學與工程專家開會討論,從應用和性能等全方位來論證購買大型設備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學性和實用性,杜絕盲目采購。
4.對購入后的固定資產,應進行效益追蹤分析,包括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以確認采購的合理性,確保資產的有效使用。
二、固定資產出入庫制度
1.對新購建的固定資產,各資產管理部門應有專人負責,按經濟合同規定的內容嚴格驗收、清點。凡與中標書、合同不符的應及時聯系供應或建設單位,并通知財務部門拒付。
2.新增大型固定資產和竣工基建項目,歸口管理部門應組織審計、財務和使用部門共同參與驗收。驗收時要嚴格依照訂貨合同、發票裝箱單、施工合同、竣工決算、審計報告和質量報告的標準驗收。
3.對固定資產進行分類管理,責任到人,配備專職人員實行專門化管理。各資產管理部門的保管人員建立固定資產保管賬,根據收貨單和領物單,設置分戶賬和固定資產卡片。準確反映資產的增加,所有新增資產都應報財務部門,進入《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統一建賬核算管理。
4.對財產的調出、借用、領用,應由醫院領導審批,憑出庫單領取財物,保管人員根據出入庫單及時在保管賬中登記,以反映固定資產的轉移、增減變動情況,嚴格出入庫單制。
三、固定資產日常維護制度
1.大型醫療設備購建后,應立即建立維修合同簽約制度。
2.各資產管理部門維護人員要制定維護保養計劃,定期對固定資產進行檢查維護,并做好記錄。及時發現問題,并報主管領導處理。
3.固定資產管理責任人員要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工作及相關記錄,特別是大型設備的維護保養。
4.每年末對固定資產維護保養情況進行大檢查,根據固定資產運行狀況,提出年度大修計劃及修訂次年的固定資產維護保養計劃。
四、固定資產內部調撥制度
1.醫院內部使用部門固定資產相互轉移時,要到歸口管理部門辦理轉移手續,轉出、轉入和歸口管理部門三方簽字,并及時調整固定資產分戶賬。
2.醫院固定資產外借時,應經分管院級領導批準,到歸口管理部門辦理轉移手續,及時增減固定資產分戶賬數量和更改存放地點。
3.對閑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資產予以合理的調配,并及時辦理調撥和核銷手續,以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減少重置。
4.加強對變更固定資產的管理和監督,發現違反規定的行為,應予以責任追究。
五、固定資產盤點制度
1.建立定期固定資產盤點制度,每年年末必須對全院固定資產進行全面清查盤點。
2.由歸口管理部門指定盤點人,財務部、資產保管部門、審計科會同組成固定資產盤點小組負責每年清查工作。
3.盤點中要注意實有數和賬面結存數相符,保管、使用及維修是否正常,同時編制“盤存表”,出具盤點報告送主管院長審批、財務及審計部門存檔。
4.對固定資產盤盈,要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按同類固定資產價值或重置完全價值增加資產;對固定資產盤虧或毀損,要按規定程序報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才能沖減固定資產。
六、固定資產處置制度
1.醫院任何資產均屬國有資產,其管理和處置均應遵照財政部2006第36號令《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不得自行處置。
2.嚴格限定資產報廢處置范圍,僅符合報廢標準的才能申報處置,以防范國有資產的損失或流失。
3.固定資產發生產權轉讓、注銷產權、無償調出、出售、報廢和報損等事項時,必須經過審批程序后,經歸口管理部門和國資管理部門統一處置。
4.對報廢和轉讓資產,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固定資產報廢申請單”及書面報告,報財務部、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備案,經班子會議討論決定后,上報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批準方可核銷。
5.醫院成立固定資產處置小組,由使用部門、歸口管理部門、審計紀檢部門和專業技術專家等組成。
6.對重大資產處置,實行領導集體決策,并報上級部門審批通過后才能處置,未履行報批手續的,一律不得擅自對資產進行處置。
7.推行院科兩級成本核算,將固定資產折舊和維修納入科室成本范圍,實行固定資產有償占用。正確計算和提取累計折舊,核定資產凈值。
總之,醫院的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高、精、尖的醫療設備更是進行準確診斷和治療的工具。管好、用好固定資產是醫院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保證。在執行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前,各醫療機構均在新舊制度銜接的過程中對醫院固定資產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和重分類,并補提折舊。基于這一有力基礎,進一步做好固定資產的全面內部控制管理,必將提升醫院的專業管理水平,適應醫療改革的發展。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提高其利用率,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王曉楓.關于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思考[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2005,3(11):1042.
[2]王穎.淺談醫院內部控制制度[J].中國衛生資源.2011年第6期.
[3]付曉燕.如何完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8年4月6卷4期.
[4]許曉南.醫院財務內控制度淺析[J].現代經濟信息,2009年22期.
[5]劉春陽.醫院財務內控制度創新淺析[J].中國外資,2012年第2期.
[6]張敬東.淺談醫院內部控制制度[J].現代醫藥衛生,2006年第19期.
[7]財政部,衛生部.醫院財務制度[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2:6-15.
(作者單位:武漢市普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