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摘要】本文針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營改增”問題,首先解讀了“營改增”相關政策背景,并在稅負、財務以及會計核算等幾方面,詳細分析了“營改增”對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具體影響,進而圍繞結合“營改增”政策實現企業減稅的政策目標,論述了企業應該采取的積極措施,可以為建筑施工企業適應“營改增”調整管理策略提供合理的參考。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 ?“營改增” ?稅負
一、引言
自國家營業稅改增值稅這一稅收制度改革實施以來,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推行“營改增”的根本目的在于進一步的規范和引導企業的經營活動,并通過對稅制的完善,消除重復征稅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稅務負擔。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由于企業的經營活動涉及行業領域較多,機械制造、融資租賃、金融、房地產、建材等等行業,受“營改增”的直接影響較大,尤其是在企業的稅務處理、財務管理決策、會計核算等方面的沖擊更為直接。如何結合“營改增”這一稅收政策,通過合法合理的業務調整,降低施工企業的稅務負擔,已經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這也是施工企業適應新形勢,實現自身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
二、“營改增”相關政策解讀
目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逐步步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已經進入快車道,財稅、金融等重點改革加速推進,“營改增”作為稅制改革的重點內容,也正處于不斷擴圍的狀態。日前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將把“營改增”改革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和生活服務業,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任務。目前,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的營業稅大約占到全部營業稅的30%,“營改增”制度的落實以后,有關專家分析建筑業和房地產業稅率預計在11%的水平,“營改增”帶來的整體稅負將會下降,在房地產業和建筑業預計能帶來數千億元的減稅規模,這將對建筑和房地產業的發展形成強有力的刺激,對于整個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的影響巨大。
三、“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具體影響分析
(一)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分析
施工企業的應納營業稅為營業額的3%,而落實“營改增”改革以后,應納增值稅則成為:營業收入×增值稅銷項稅率(預計11%),并扣除原材料進項稅以及增量折舊進項稅稅額。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的無差別抵扣率為:營業稅率×(1+增值稅率)/增值稅率,如果按照3%營業稅率,11%的增值稅率,無差別抵扣率為69.73%,因此,如果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之比大于無差別抵扣率,則會降低稅負,否則會造成施工企業稅負的增加。但是由于施工企業的人工成本、水電費、管理費、設備租賃費、檢測費等項目無法進行抵扣,因此增加了施工企業稅務管理的難度。
(二)對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分析
首先在資產負債率的影響上,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而營業稅是價內稅,因此施工企業的原材料以及固定資產均需在原價中扣掉11%的增值稅稅率,這就會造成企業資產賬面價值的減少,而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會造成資產負債率的增加。在對利潤的影響上,由于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在成本和收入中分離出來,因此業務收入與成本核算金額都會出現減少,如果部分原材料或者是成本費用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就會造成利潤的降低。在對企業的現金流量影響上,由于施工企業的施工機械存在著較多的租賃設備,但是如果“營改增”實施以后,一些施工企業可能會通過購置施工設備、購建固定資產等措施產生大額的進項稅用于抵扣,這樣就會出項較多的投資活動的凈流出,進而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
(三)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
在營業稅納稅的情況下,施工企業一般只需在出現收入的情況下進行會計核算,但是在“營改增”制度實施以后,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就會出現較大的變化,對于無法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的原材料成本,其會計核算方法仍然是將采購成本全部列入成本核算;對于可以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成本,則需要設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進行進項稅額的核算。其次,在確認收入的核算方面,由于施工企業一般財務完工百分比法核算,因此“營改增”以后企業的收入會分為兩部分,即不含稅收入以及因工程增值而形成的銷項稅額兩部分進行收入核算。
四、“營改增”實施以后施工企業的應對策略分析
“營改增”稅改制度實施以后,對于企業而言,難點問題在于企業的會計核算難度增加、“進項稅額發票”獲取困難、上下游增值稅抵扣鏈條不完整,針對這些方面的問題,施工企業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管理調整,以確保企業收益,降低稅負,具體實施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一)加強施工企業的稅收籌劃管理
在營業稅管理時期,稅收工作非常簡單,只需將當期收入乘以稅率即可,但是在“營改增”政策下,必須增強稅收籌劃管理。首先,應該加強對企業“營改增”后相關業務辦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其次,應該合理調整企業的經營管理策略,例如針對部分上游企業不能完全提供增值稅抵扣憑證的問題,可以結合企業情況,組建物流、建材、混凝土等子公司,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進項稅。
(二)調整企業的外包方式
對于施工企業而言,在進行外包分包時,應該遵循最大程度的增加進項抵扣這一原則,如果仍然是采取傳統的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這部分材料仍將按照11%的增值稅率計入增值稅抵扣,如果采取包清工的方式,由于材料的抵扣稅率為17%,因此同樣的材料成本支出條件下,施工企業的增值稅抵扣將會增加材料成本的6%,由于材料成本在施工企業的成本支出中所占比例較大,因而可以大幅降低企業的稅負。
(三)完善施工企業對于合同的管理
首先,施工企業應該完善承包的合同約定,尤其是對分包合同、材料采購合同等合同中,對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承擔等額、合法、有效性等進行明確的約定,以免后期出現各種糾紛問題。其次,在施工企業的項目施工建設中,應該加強對承包人和分公司的管理,注意收取并保存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第三,在合作方的選擇上,應選擇具有增值稅納稅人資格的合作商,并且要考查其相應的扣減稅率,以免無法抵扣企業增值稅。
五、結語
“營改增”作為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也帶來了重要的影響,面對新的政策背景,施工企業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特點,深刻分析“營改增”的實施所帶來的新要求,并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充分利用政策優勢,最大程度的減輕企業稅務負擔,促進企業的長遠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志勇.大勢所趨下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J].資本市場,2012,01:18-19.
[2]潘文軒.增值稅“擴圍”改革對行業稅負變動的預期影響[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2,04:47-54.
[3]王珮,徐瀟鶴,鄭珩.《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及相關政策解讀[J].財務與會計,2012,0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