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
摘 要:本文就養老產業的含義、我國保險投資情況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并分析了中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基本現狀,提出了商業保險資金進入養老產業的主要運營模式。旨在通過各項分析尋找保險資金與養老產業的良好融合契合。
關鍵詞:養老產業;模式;保險資金;運營模式
一、養老產業的含義
養老產業主要指的是以市場化機制為老年人提供產品或者勞務,以此來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需求動態的行業總稱。養老產業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完備的系統?,F今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已經逐漸擺脫了以老年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專項用品開發為主傳統模式,而是發展成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的新型養老產業模式了。其具體包括制藥業和健康服務業、家庭服務業、日常生活用品業、人壽保險業、健康保險業和養老保險業等多個發育較為完善的行業形式。
二、中國保險投資概述
金融體系中的三大行業主要為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而保險業作為以負債經營為主的行業。它主要是以保險公司提高自身償付能力、提高自身風險控制能力、提高公司營業利潤,運用保險資金獲得投資收益。保險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有資本金、責任準備金、承保盈余這三種。而保險公司則是在利用資金“時間差”“數量差”,形成投資的閑置資金,以實現其投資盈利的目的。
三、中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基本現狀
按照我國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的結果,我國早已進入了老年化社會。但是中國的養老產業一直滯后于社會的發展,處于發展的低級階段。支持養老的金融產品雖然已經逐漸出現,但是形式單一、缺乏影響力。其次,受到近年來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家庭養老的模式正在受到其他模式的替代。但我國雖然正在逐步企業資金進入養老資金,但是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在社會家居養老方面,老人家庭服務的配套機構、服務嚴重不足,服務人群的素質也亟待提升。
四、商業保險資金進入養老產業的主要運營模式
(一)不動產投資模式。不動產主要指的是不能移動或者如果移動就會改變性質、損害其價值的有形財產。主要包括土地及其定著物,包括物質實體及其相關權益。在發達國家,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業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養老產業模式。
例如美國的持續照料退休社區CCRC模式,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形成受益穩定、老人滿意的一種養老模式。而我國則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養老產業模式,利用保險資金投資養老不動產業,把不動產出售給或租賃給特殊的人群,即養老人群。保險公司這樣的不動產投資雖然初始時期投資較大,但卻可以得到很長很穩定的回報周期,因此養老不動產投資與保險資金的匹配度是十分高。
(二)養老服務投資模式。養老不動產投資模式和養老服務模式有著很大的差別,養老服務投資模式主要是以提供服務為主。其沒有不動產的依托,在一定程度上類似于中介機構,為供需雙方提供某種類型的中介服務。
例如,法國于2002年推出的DEAVS(社會生活助理文憑),這種服務模式主要是指在政府的倡導下建立起一個各方參與的平臺,使得中介組織、服務人員、社會團體、自愿組織有序的鏈接在一起,成為一整套運作合理的養老服務投資模式。
而我國應順應社會趨勢,逐步推行養老服務投資模式。保險公司可以首先建立建立區域內權威服務網,明確服務收費標準、服務人員,使收費標準公開化。其次,樹立服務團隊的高品質,利用行業影響力吸收社會勞動力。通過集體培訓、經驗交流來提高服務人員綜合素質。最后,保險公司完善的評估體系,評估服務人員的服務等級,定期考核制度,將信息進行公開化、透明化的處理。
(三)養老金融產品開發投資。保險公司可以提供與養老息息相關的養老理財產品。例如商業養老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這是因為我國的養老保險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幾乎市場上的各家壽險公司都有商業養老保險的服務模式。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一些諸如產品同質性比較高、偏離保險優勢理念等問題。
鑒于此,保險公司應該多借鑒國外的一些成功服務模式,對養老型金融產品開發進行進一步的加強。首先,應該讓養老保險產品回歸其保障的功能,在老人因收入減少或支出增加時,對其經濟加以補充。其次,保險公司應該讓養老型保險產品與養老其他產業進行有效的接軌,以確保達到降低交易成本,雙贏的目的。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的特殊人口國情決定,我國是一個養老負擔較重的國家。在現今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產業化的養老模式值得推廣和完善。將養老產業與保險投資投資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越來越嚴重的養老負擔,有利于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博維,薛曉.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對策[J].天府新論2013(01).
[2] 高林.保險資金進入養老產業的模式分析[D].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