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夏建輝
摘 要:本文提出,為加強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性,可嘗試如下途徑:構建全面的教育主體網絡、樹立正面典型、轉變教育觀念、搭建多媒體新平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等。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職學生;途徑
對高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既是建設民族文化的現實需求,也是幫助高職學生改變價值誤區的基本要求。2013 年 12 月中共中央頒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后,加強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了更具體的內容和更明確的目標,其重要意義也更見突出。而當代的高職學生,生活在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復雜的互聯網通訊時代,而且價值多元化的主張對其影響至深,從現實來看,高職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相當多的學生在價值觀上表現出矛盾的一方面,如“在崇尚高尚人格的同時,又特別看重物質利益;雖然討厭不道德,但是有時對自己卻非常放縱;甚至在一定情況下,會隨波逐流。”[1]還有為數不少的學生缺乏社會責任感和民族使命感,過份看重短時的物質利益,有急功近利的趨勢。本文旨在探究在高職院校內部加強對高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構建全面覆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教育主體網絡
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構建“領導干部—思政教師、其他任課教師、輔導員—學生骨干—學生”多層級的輿情監控機制、控制反饋機制、分析甄別機制、協調教育機制及應急事件處理機制。
高職院校的領導干部,是推動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總發動機,其重視與否,以及其重視程度從源頭上影響到該項教育的開展力度及其效果。思想政治課教師無疑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力軍,其對學生是否掌握相關理論負有主要責任,也有義務讓核心價值觀不僅入課堂和入教材,還要入學生的頭腦。其他任課教師也可通過其在日常教學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坐觀教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并且這種看似無意而為之的教育,起到的積極作用卻是不容小視的。專職輔導員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直接施行者,他們與學生接觸得最緊密,對學生的心理動向了解得最真實,因而能對學生產生很直接的影響。學生干部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學生干部容易成為學生中的“意見領袖”,因而他們是否真誠的接受和踏實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給普通學生帶來截然相反的示范和說服作用。
二、樹立典型,提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示范
高職院校包括領導干部、思政課教師、其他任課教師、輔導員、學生干部在內的核心價值觀教育主體,可以通過其自身經歷,給學生們傳達核心價值觀中的正能量。筆者曾在授課班級講到一則親歷事件,說到本人將一偷拍者的手機搶過,將其已偷拍視頻刪除,并在其逃跑之后追出很遠。這一事件在學生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雖然筆者只是輕描淡寫,但當時課堂中即有學生鼓掌支持。在后來的教學中,明顯感覺這個班的學生聽課時的態度要認真些,對老師以及老師所講內容的接納程度也比別的班高??梢娨粍t微小的但是真實的典型示范的作用或許勝過灌輸一堆大道理。
樹立典型,也可以是間接的典型。如筆者所在學院曾在全院舉行過“立志故事展示大賽”,學生在比賽中講述別人的立志故事,說者和聽者都感受到一次靈魂的洗禮。
三、轉變教育觀念,堅持育人目標,實現平等教育
高職學生多是90后年輕人,其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對于“高大上”的理論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而在對其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教育者不要將自身擺在道德至高點的位置,而應堅持用同理心了解學生所思所感,在盡可能了解學生的價值觀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的接納它。當然,這并不是說教育者要附和于受教育者,而是教育者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目標的前提下,在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指導下,找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想話語的交匯點和共鳴點,改變過去“一元”灌輸的教育理念,實現多元、平等的對話,讓理論的教育不再是廟堂之音、高頭講章。以平等的姿態對學生進行引導,既要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最大限度擠壓負面信息的“潛傳播”,做到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在重大問題上不缺位,在關鍵時刻不失語。[2]
四、搭建多媒體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新平臺
互聯網時代,郵箱、博客、微博、QQ、論壇、微信成為當年高職學生常用的方式。它一方面使得高職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另一方面也在以其獨有方式影響著學生們的價值觀。面對這些來自互聯網的挑戰,高職院校無需害怕,也不應忽視,而是要充分了解互聯網,善用互聯網,因勢利導地充分發揮校園網絡資源的引導優勢,通過建立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活動多樣、不自說自話、“去官方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網頁,更好地吸引廣大青年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他們對主流聲音、時事政策等正能量資訊的正確理解和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思考。還可以通過郵箱、博客、微博、QQ、論壇、微信等青年學生更常用的方式,架設起溝通學校與大學生之間扁平化、高效、快捷的平臺,開展師生間平等的對話和交流,從而給青年學生更直接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通過網絡問卷、后臺數據分析等方式還可以進一步深入了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行為意識、思考習慣等,從而探討建立學生更喜歡的、覆蓋面較大的可讀性、服務性較好的教育載體。
五、通過實踐活動,提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親體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僅是一說一聽,更要有“思”和“行”的過程。為了使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中的核心價值觀,學??蓪π@內外的各種實踐活動多提供一些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持。如筆者所在學院近兩年開展過一系列的志愿服務活動:地鐵志愿服務、無償獻血、向災區捐獻衣物書籍、緩堵保暢斑馬線等。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體驗到的助人的喜悅,是在理論學習中無法獲得的。有了這樣的情緒體驗,他們便能更好的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如友善、誠信等。而在高職院校中,如能結合學生的專業特色來開展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活動,便是一舉多得了。如筆者所在的學院中,學生以通信類的居多,曾經在學校內部開展過“一元專業貼膜”活動,也曾與社區聯合,將通信技術送進小區,如給小區的中老年人提供免費的移動互聯網培訓等。這類有意義的活動的開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書面的二十四字真言化為了充滿生氣的滲透于日常生活中的甘露。另外,打鐵趁熱的抓住一些重要的節日(如烈士紀念日)或緊跟時勢熱點(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召開、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等)而開展活動,也是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一種傳統而有效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趙麗兵 試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基于文化認同視角[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2014年11月
[2][3] 鄭 偉 微博場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困境與應對[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