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善計
摘 要:文章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把前滾翻作為一種應急技能、一種自我保護的本領進行教學。教師通過“梯度”導入,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引入學習“陷阱”,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既培養了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又磨煉了意志,學習了本領。
關鍵詞:情景誘導;聯系生活;生態有效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1-0057-02
【案例】
長期以來,示范、模仿、練習,似乎已成為體育教師慣用的教學模式。而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學習情緒低落,常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要使學生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梯度”導入,掌握引、導、放、收的效度,一步一步的提出要求,通過教師巧妙的語言藝術把學習內容置于情境中,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獲得更加有效的教學效果。以下是筆者執教小學一年級《前滾翻成蹲撐》(水平一)中的教學片段。
(說明:準備部分教師創設走進大森林,扮演小刺猬的情景導入,以模仿小鳥、小青蛙、大象、斑馬等這些學生平時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動作。教學中師生同臺,可謂其樂融融。片段呈現的是基本部分教學。)——
師:孩子們,剛才在大森林里玩得高興嗎?不過小刺猬在大森林里玩耍有時會很危險的,如遇到老虎、獅子等。想一想,小刺猬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會怎么做呢?
(學生互相交流,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展示與眾不同的想法。有趴著的、有躺著裝死的、有蹲著的、也有抱成團的……)
師:大家的想法都有一定道理,不過通過比較你認為小刺猬會選擇哪一種方式?(多數學生會根據小刺猬的形體特征選擇抱成團。這時教師及時指導抱成團的方法,即兩臂抱膝,低頭含胸。)
師:(鞏固練習)你們裝扮可愛的小刺猬,老師扮演兇猛的獅子,當你們在森林里自由漫步時,聽到喊“獅子來了”的時候,你們要迅速按要求抱成團,看誰反應快。
師:當我們抱成團后,獅子就拿我們沒辦法啦!這時小刺猬就會咕嚕、咕嚕地滾跑了。你知道小刺猬是怎么滾的嗎?(生想象表演,有側滾、有向后滾……)
師:(激趣、過渡)小刺猬小時候也是這樣滾的,可是刺猬爸爸說(老師裝作刺猬爸爸的口氣):“孩子,這樣滾是錯誤的,應該這樣滾。”(老師示范前滾翻完整動作)
師:爸爸的動作怎么樣?想學嗎?
師:分步指導動作要領。(三步走:一蹲、二提、三滾)
師追問:想試一試嗎?——生嘗試練習——師觀察學生練習情況,個別糾錯——師根據學生整體情況,換種方式練習(按要求兩人一組,把其中一張墊子折疊放到另一張下面,引導學生從高處向低處滾,體驗滾動速度對完成動作的影響,感悟用力蹬地的作用。學生交流、討論,說說自己的觀點。師總結,得出結論。)——再練習、指導學生互相幫護。
師:孩子們練得怎么樣?——誰想展示一下?(學生自告奮勇展示動作)
師:(表揚與鼓勵)你們知道今天學的動作叫什么名字嗎?在體育課上叫“前滾翻”(揭示課題)……
【點評】
上述片段中,教者注意了以下四點:
1.抓住學生特點,巧布境
教學實踐證明,一般低年級學生較熱衷于模仿,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據此,案例中教師以小刺猬為生活原型,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把前滾翻作為一種應急技能、一種自我保護的本領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片段承接小刺猬游林環節,引出安全話題。巧布遇險情景,引出小刺猬自我保護動作:“團成一個大刺球”,悄然無聲中讓學生初步感受前滾翻的動作環節。接著教師又通過不斷地追問,促使探究式學習步步深入,把學生帶入到遇險逃生的情景之中。通過制造矛盾,激發好奇心,最終進入刻苦學藝的情景中。情景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學生在設疑、生疑、解疑中,有效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2.根據教學目標,定教法
教材明確指出,一年級學生在“前滾翻”學習中需要達到的技能目標是:通過教學,使80%左右的學生初步掌握前滾翻的動作要領,10%左右的學生能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動作,還有10%左右的學生通過幫助與保護或降低難度等方式方法完成前滾翻動作。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身體發育等特點,執教者沒有設定統一目標,而是通過設置自我嘗試、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在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回歸學生本位,喚欲望
案例中教師通過對小刺猬的生活再現,引發問題。如“當遇到危險,小刺猬會怎么做?”“你知道小刺猬是怎么滾的嗎?”等這些有關生活實際的問題,很容易引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學中教師敢于放手讓學生依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猜測、探索,并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在練習中感受到了體育與生活的聯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只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變要我練為我要練,課堂才能變得生動而有效。
4.換種教學方式,破常規
常規下的體育課,教師習慣于課始就宣布教學內容,接著直奔主題,進行示范、講解,學生模仿練習……而本課執教者則敢于打破常規,課始并沒有告知學生學習內容,而是通過創設與課堂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以玩導入,一步一步地把學生引入學習“陷阱”,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既可以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又磨練意志,學習了本領。在教學小結時,教師揭示學習內容,喚起學生的認知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感悟到體育好玩、有用、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