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燦丹
學校是素質教育實施的主要場所,班級是學校最基層的組織,也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場所。由于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等和成人不同,他們的表達方式可能不準確,因此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那么班主任如何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管理呢?筆者認為,“管理”一詞不能概而論之,“管”是治標,而“理”在治本,標本兼治,才能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從錯誤中走出來。
一、應對學生犯錯“管”的現狀及不合理因素
在教師這個職業中,小學班主任是一個包含豐富內容且工作特點較為鮮明的群體。而學生是動態發展的個體,稚嫩的孩子心智尚且不成熟,于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總會遇到小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令人遺憾的是部分班級管理者對學生錯誤的管理過于草率。教師普遍會透過學生錯誤看到更多的消極方面,因此,很多班級管理者千方百計采用各種嚴格“管控”方式以期減少學生出錯。但往往事與愿違,處置不當還會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自尊心。而事實上,小學生的錯誤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他們不僅容易犯錯誤,而且更容易受到傷害。
用緊盯嚴管的方式來管控孩子錯誤的產生,雖然實行起來都具有成效,犯錯的學生在此教育方式之下多數也會“乖乖聽話”,但是卻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管”的處理方式,只是針對錯誤的表面現象進行制止,而忽略學生的心理活動,更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體會學生的感受。而“理”則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找出學生出錯的根本原因,于情于理之中將教育方式融入到引導學生認識錯誤與改正錯誤的每一個環節。最終讓學生在“錯誤”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助于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這也是筆者認為的“管理”。“管”與“理”的協調運用,才能標本兼治。
二、應對學生犯錯重“管”更需重“理”的相關措施
小學生年紀尚小,社會經歷不多,容易出一些錯誤,但只要及時改正,對其今后的成長便沒有太大的影響。孔子曰:“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學校是培養學生的地方,也是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地方,教室是學生出現錯誤的場所之一,班主任要允許學生犯錯誤,要善待學生的錯誤,用寬容的心胸,給其改正的機會,幫助其從錯誤中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
1.一視同仁,對待學生不偏理
班主任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就是一個大家長,要想順利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首先要得到學生的支持和幫助,必須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個學生同等的關心和愛護。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特別是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更要公平公正地對待。
王同學成績較差,平時也愛調皮搗蛋,因此老師們給予他的評價中批評居多,導致他一度敵視老師,認為老師都偏愛成績好的學生。有一次,他和張同學一起在課間追逐打鬧的時候,無意間將同學的課桌撞倒了。筆者沒有草率處理,而是向兩個人問清楚了事情經過,原來是張推了王引起的事端。筆者嚴厲地批評了張同學,并要求他以班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王不再像以前一樣總用倔強的眼神抵觸班主任的教導,而是主動承認錯誤,表明他也可以找到更好的處理方法,并且主動將撞到的書桌收撿好。此后,更是與班主任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可見,在處理學生之間的問題時,不能偏向優等生而簡單處理問題,只有用平等的眼光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一樣無私的關愛,才是一名班主任必須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手段。
2.耳聽心受,溝通學生曉以理
和諧的師生關系需要良好的溝通,良好的傾聽能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班主任對于犯錯誤學生的管理不能僅靠單純的斥責和批評,而是需要,在傾聽的過程中去了解學生,引導學生認識錯誤,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品德。唐魏征謂太宗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老師在處理學生錯誤時,也應該綜合聽取其他學生的“錯誤匯報”和學生本人的“錯誤說明書”,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
對錯誤有了正確的認識就相當于錯誤改正了一半。在一次校園長繩集體賽結束后,班主任發現同學們都在指責陳同學,而陳情緒已經失控,老師過去詢問理由時,竟然大吼著推開老師。班主任沒有憑一時沖動采取粗暴的方式教育學生,而是提議孩子到醫務室去為手上的小創口消毒。他的情緒立刻緩和了很多。在醫務室,陳同學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向老師傾訴委屈并為之前的態度道歉。原來由于他個人的大意,導致全班輸掉了決勝局。老師對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借機讓全班同學學習換位思考問題,從同窗之情到遵守班規再到集體榮譽,讓學生從錯誤中獲益匪淺。老師的冷處理與安靜傾聽,讓學生對自己的錯誤有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
3.以褒代貶,表揚學生有情理
激勵與贊美之下更能出好學生,這是我做老師以來最大的體會,班級管理同樣如此。心理學家威廉·杰姆斯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贊賞。”教育家卡耐基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班主任老師的贊賞和鼓勵不僅僅是表揚,更是勇氣和自信心的源泉,能激發他們不竭的動力。有很多學生都會在老師的抱怨與批評中變得越來越壞。當然,褒揚不是口號式的敷衍,也不是簡單的贊語堆積,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話語,必須能引起被表揚者的同感。
同學小周從小性格孤僻,作業拖拉,平時很少參與班級活動,課余都是一個人踢著自制紙足球。班主任動員他去參加了校園足球賽,他在比賽中通過與隊友的默契配合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借此機會,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老師和班級都因為有你而驕傲!把踢足球的精神發揮到寫作業這樣的小事上,讓大家看看你的沖勁!”自此,他的作業再也沒遲交過,課堂上還能發現他高舉的小手,期末的表揚欄里也出現了他的名字。對錯誤不回避,不遮蓋,抓住契機真誠表揚,就能讓班級真正成為一個溫暖的,彼此接納、相互欣賞的場所,為學生架起了通向成功的橋梁。
“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美麗可愛,卻十分脆弱,一不小心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我們的學生就如這露珠,敏感、多思、脆弱而又戒備。他們心理發育還很不成熟,不僅容易犯錯誤,而且更容易受到傷害。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長期工作,需要班主任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去引導有錯誤的學生。每個孩子都渴望在犯錯之后得到家長、老師和同學的諒解、關心和尊重,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因為他們心理此時承受著比平時更大的壓力和痛苦。作為班主任,要做耐心的守望者,善待他們,用真誠的心去感化他們,用寬廣的胸懷去包容他們,在學生有錯時,多一些思考,就多一份對生命的尊重與愛撫。
(作者單位:江蘇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