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萍
摘要:小學數學復習課是幫助學生對某一階段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并通過查漏補缺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提高數學能力的過程。然而,復習課還存在只限于對知識點的再重復、盲目進行題海戰術等問題。因此,教師在數學復習課中必須注重對知識的系統梳理,培養學生歸納解題方法的習慣,注意聯系生活,使學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且要關注學生差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先分析小學數學復習課存在的問題,然后論述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復習課 有效性
小學數學復習課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課型之一,其不同于新授課,也不同于普通練習課,要幫助學生補缺補差,使學生通過復習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系統掌握知識,總結解題方法,提煉數學思想,能夠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是,長期以來小學數學復習課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復習時,教師要根據“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既要高屋建瓴,又要精心安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復習課的有效性。
一、小學數學復習課存在的問題
1.單純地梳理知識點,忽視了使學生掌握方法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復習應該是一個學生疏理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教師必須讓學生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統。然而,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重視梳理知識點,只強化知識的記憶技巧的訓練,認為學生只要掌握了知識即可,很少引導學生總結解題方法和系統鉆研有關的知識,很少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實現知識遷移、舉一反三、綜合運用,忽視了提高學生的能力。
2.大搞題海戰術,進行機械訓練,復習課變成了練習課。有些教師在復習課中只是注重簡單機械的習題訓練,練習密度不斷加大,角度依次變換,難度隨之增加。這樣,教師很辛苦,學生也因重復枯燥的機械訓練感到疲憊不堪,結果卻事倍功半。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數學失去興趣。
3.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夠。復習時,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講解為復習的主要形式,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查漏補缺課往往是教師在查、教師在補,很少讓學生自查、自糾、自補,給學生的自學時間不夠。此外,在復習中也缺少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和學生與教材的交流,難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主學習。
4.忽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復習時,教師重在傳授知識和技能,以記憶為復習階段的主要學習形式,以大量的機械訓練為鞏固知識的主要手段,忽視了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忽視了對學生的能力、品質、行為習慣等的培養。
5.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復習時,教師應該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在復習中往往是所有的學生經歷著同樣的學習過程、同樣的習題訓練,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進行分層次、有針對性的復習。
二、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的有效性的措施
1.系統梳理,使知識系統化。數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課堂復習應該是一個梳理知識的過程。在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分類和整合,明確知識間的縱橫聯系,從整體上完善知識結構,構建知識系統,要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梳理知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先回顧后整理,可以邊回顧邊整理,也可以先整理再鞏固。例如,在復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羅列已經學過的四邊形,復習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各部分的名稱,然后再把這些四邊形按范圍畫成關系圖,把平行、垂直和畫高等穿插進去,進而使這些知識點結構化、系統化,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這些知識。
2.進行科學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復習課中的練習重點是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提升、綜合運用,重在通過綜合性問題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設計練習要體現數學思想,貫穿數學方法,涵蓋數學知識,基礎鞏固和拓展訓練相結合,要有選擇性、針對性、開放性、綜合性,從而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而言,首先,教師要精心選題。復習忌題海戰術,教師要精選習題,選擇有代表性的例題、易錯題、單元測試經典題、歷屆期末試題中的習題和其他學習資料中的好題等。其次,分層練習。在復習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習題,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調動各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教師要采用多種形式呈現習題,習題呈現方式要有多樣性、趣味性和發展性,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復習中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3.歸納解題方法,提煉數學思想。首先,巧妙的解題的方法是學生解題的關鍵。在復習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出解題規律,總結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是學生從事數學活動及其他活動的思維方式和手段,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策略。在復習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提煉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4.聯系生活,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數學的價值在于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從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在復習時,教師要選擇那些貼近生活、有意義的素材,精心設計練習,讓學生在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拓展思路,開拓視野,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和數學的應用價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數學復習課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要突出自主性,體現靈活性,注重針對性,訓練綜合性,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復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回憶、討論、整理、溝通、歸納、應用的過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系統復習知識,既要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過峰艷.小學數學復習課新模式初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3(4).
[2]孔企平,胡松林.新課程理念與小學數學課程改革[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02.
[3]陳曉梅.如何上好整理復習課[J].小學青年教師,2005(5).
學周刊·中旬刊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