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永帥,吳蘭芳,戎欣玉,謝英花
(1.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石家莊050018;2.河北中醫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20)
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在醫藥商品學中的探索和應用
景永帥1,吳蘭芳2,戎欣玉1,謝英花1
(1.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石家莊050018;2.河北中醫學院,河北石家莊050020)
醫藥商品學是藥學及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其內容多、信息量大、實用性強。參與式互動教學法是利用師生在互動過程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對醫藥商品學中應用參與式互動教學法的背景及實施途徑進行探究,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師生的互動性和積極性,以期提高醫藥商品學的教學質量。
醫藥商品學;教學方法;參與式互動教學法
醫藥商品學是研究醫藥商品的使用價值和提高其使用價值的一門應用學科,是藥學及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程,其研究核心為醫藥商品的質量管理與經營管理[1]。醫藥商品學與其他學科有很大不同,是醫學、藥學和市場營銷學等多門學科的交叉學科,并且內容多、信息量大、實用性強。筆者擬在醫藥商品學課程中引入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對原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教與學的互動,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介紹如下。
醫藥商品學是研究醫藥商品價值及使用價值的一門新型學科,對于藥學類的學生來說,課堂教學仍是目前高校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學生若在沒有感性認識的情況下被動地接受知識,常常會感到枯燥和抽象,學習的積極性也很難被調動起來。目前,該課程教學各環節還存在較多問題,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可持續職業發展能力,成了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2-3]。
參與式互動教學法是指師生雙方在教與學過程中相互參與、相互激勵、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和相互統一,并在互動過程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中國自20世紀末引入該教學法,首先在健康學和工商管理碩士等專業培訓及學歷教學中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4]。該教學方法把話語權和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關心所談的話題,自主探索,融入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此過程,培養學生樂觀、自信、尊重和合作的精神,提高其學習能力。
因此,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研究能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描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是醫藥商品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筆者在河北科技大學藥學專業本科生的醫藥商品學中應用參與式互動教學法組織教學,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筆者在醫藥商品學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運用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在教學流程和教學內容方面進行了具體設計,實施過程如下:首先,結合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專題任務和活動,開展和諧、有趣和有序的課堂活動;其次,全程監控和指導學生有效參與,適時地進行課堂管理與調控,給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最后,及時提供反饋和幫助,進行恰當的學生學習評價和合理有效的課程評估。
2.1課前準備階段:師生互動,參與備課
教師指導學生熟悉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通過圖書館書庫和網絡數據庫獲取知識,如Google的學術搜索、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ScienceDirect數據庫等,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獻,整理、分析、總結專題的研究對象,探索專題涉及的醫藥商品相關內容。對于學生認為較難理解的醫藥商品學知識點,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或者由教師在課堂上指導解決。教師對那些羞于參與或不愿參與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并創造更多的機會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培養訓練,使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2.2課中學習階段:師生、生生互動,參與講課
在參與式互動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影響與促進,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態度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關鍵性因素,盡力激發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針對學生認為難以理解的問題,選擇有代表性的設計簡單活動或實驗,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以加強記憶。
(1)教師引導階段。教師首先采用約10分鐘的小講課形式,講授醫藥商品學中方法理論性較強、較難理解的知識點,剖析難點、點出重點[5]。例如,在“處方及處方調配專題”小講課中,教師先給出生活中常見感冒癥狀的案例,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然后借助多媒體手段,介紹具體病例、臨床常用治療藥物、制劑類型、適用人群、用法用量等;接著讓學生根據所學習的知識,結合銷售技巧,以情境模擬方式來展示治療感冒類藥物的推銷過程,按照這種方法深入淺出地剖析感冒類藥物的生產、銷售和流通過程。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階段。在學生對醫藥商品質量和管理掌握的基礎上,剖析案例,進行分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監督小組的互動情況及學生的表現,掌控討論的時間,激勵和確保每一位學生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例如,在“藥物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專題”授課中,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交流之前,引導學生與熱門的社會事件相聯系。例如,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可待因類止咳藥多是磷酸可待因復方制劑,如可愈糖漿、歐博士止咳露、可非等,這些止咳藥都有一個共同點:止咳效果好,但一旦濫用會有成癮的可能,使一些青少年對可待因產生依賴性,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在此案例基礎上,強調此類藥物的用藥安全,避免濫用,讓學生就這類事件開展分組討論,可使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加深學生對藥物安全性的認識,從而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對一些實踐性較強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編寫腳本,扮演不同的角色分組練習[6]。每組設有觀察員,找出扮演者的優點與不足,及時互動交流和討論,以利于提高學生對相應內容的理解程度。
(3)學生反思提升階段。學生對交流的結果進行反思,形成一致的解決方案,教師進行總結評價。課堂教學快結束時,各小組選一名代表提出專題案例的解決策略和構想。教師對各討論小組的共性問題進行講解,簡要回顧教學中的重要理論知識。例如,在“假藥、劣藥的概念和危害專題”授課中,讓學生在提出專題案例解決策略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小結,提高對假藥、劣藥區分的重視程度,加深學生對藥物安全性的認識。
2.3課外學習階段:師生、生生互動,參與實訓實踐
(1)實訓教學。如:結合醫藥商品購銷員的考核要求,模擬藥店環境,部分學生扮演銷售員,部分學生扮演患者,進行問病給藥訓練,培養學生對常見疾病用藥的能力,尤其是對非處方藥同類品種的選擇能力,同時也利于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2)社會調研。如:組織學生開展對社區居民心血管疾病用藥情況、社區居民家庭小藥箱現狀的問卷調查等調研。通過社會調研,學生對常用醫藥商品的應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拓寬了知識面,增強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3)現場教學。如:組織學生到醫院藥房、醫藥公司、藥店和藥品倉庫進行現場學習,使其對處方與處方調配、藥品分類、藥品儲存養護等產生更直觀的感受。引入任務引領型教學方式,即在現場教學前向學生講明學習目標、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進入現場,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發揮引領作用,將一些抽象的理論對照實際進行講解,以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這樣有助于學生系統掌握知識,并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
2.4課后評價階段:師生、生生互動,參與教學反饋和課程評價
現代大學課堂應是鼓勵研究學問、探索創新的場所,在大學課堂中,應培養學生而不是教育學生。學生的課堂小結或專題報告,可與教師和同學通過郵箱或QQ、微信等方式分享與交流,從而達到師生、生生互動學習的目的。學生通過提交自評、學習小組間的互評、對教師與課堂教學的滿意程度的評價分數表參與評課。教師對學生參與情況的表現及撰寫的論文、總結報告等進行評價。
考核包括平時的專題階段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時的專題階段考核包括學生的自評成績、學習小組間的互評成績、教師對學生參與的評定成績,并賦予不同的百分比,最后得出平時專題階段成績的總評分數。期末考核的開卷考試加大實際應用問題的考核比例,以考查學生將所學習的醫藥商品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
在醫藥商品學教學中實施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可以讓師生充分參與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生的學習效率。筆者認為,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將會是藥學專業本科生醫藥商品學教學的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當然,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在應用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探討和解決,我們將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完善和總結,使其在教學改革和提高醫學類院校醫藥商品學課程教學質量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1]李云偉,胡式良,伊利.淺議醫藥營銷專業醫藥商品學課程的教學方法[J].衛生軟科學,2008,22(6):501-502.
[2]趙琦.醫藥商品學課程教學評價方法探討[J].中國西部科技,2011,10(2):89-91.
[3]張曦.醫藥商品學教學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52.
[4]穆慶梅,艾曉清,李群,等.參與式教學法在組胚教學中的應用與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8):56-58.
[5]陳婷婷,陳林林,王賀,等.“專題參與式互動教學法”在中醫藥院校醫藥數理統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藥,2015,28(2):288-290.
[6]王滿元,盧煒.參與式教學法在中藥炮制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藥學教育,2014,30(1):36-38.
G424.1
B
1671-1246(2015)22-0038-02
河北科技大學省級藥學實驗教學中心資助;河北科技大學“五大平臺開放基金課題”(2014PT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