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建玲
(福清市衛生職工中專學校,福建 福清 350300)
張 茹,李淑紅
(珠海市衛生學校,廣東 珠海 519000)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提升中職生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
鄢建玲
(福清市衛生職工中專學校,福建 福清 350300)
自主學習;中職生;計算機;情感教育
當今社會,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內容的現代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拓展人類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中職生是未來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學好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為學生將來求職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計算機課程是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供我們借鑒。如何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是擺在計算機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筆者根據教學大綱,對中職生提高計算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此做一總結,以期與同行探討。
中職生學習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的動機是什么?筆者認為,一是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發布信息。所謂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它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動機產生因素有兩個:一是需要,二是刺激。說到需要,生活在信息社會的人們對計算機應用技術都很需要,他們渴望獲得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心理學家戴爾·卡耐基說過:“天底下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影響人,就是提到他們的需要,并且讓他們知道怎樣去獲得。”計算機教師要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之成為自我需要,同時教育學生把學好計算機知識與技能與實現個人遠大理想抱負結合起來。學生有了這樣的學習動機,就會對計算機知識與技能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說到刺激,激發學習動機主要靠教師,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教育措施把學生已經具有的正確的學習動機激發出來,將學生已具有的學習動機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中職生入學后的第一節計算機課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興趣至關重要。第一節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做好中職生計算機學習的啟蒙與奠基教育。教學中的啟蒙奠基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使之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樹立學好計算機的信心。例如,在學習第一課“計算機基礎知識”時筆者這樣激發學生:“你們在初中階段已基本了解計算機的初步知識,但是計算機知識博大精深,我們現在所學的計算機內容、形式及學習方法較之初中已有全新的特點。希望你們把握機遇、面向未來、刻苦學習、強化技能,勇敢迎接信息時代的挑戰?!苯涍^筆者的激發,學生對學習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產生了全新的認識。下課后,學生產生了“新學校計算機學習真新鮮”、“教學內容和學習方式跟初中也不一樣”的感性認識,第一節課的啟蒙教育獲得了成功。因此,對每一章節的第一節課都應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切入點,這對今后的教學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教學大綱指出:“應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設計、教學組織中的主導作用,提倡結合現有教學條件,靈活選擇、運用教學方法。”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已成為目前教學改革的趨勢。古今中外學者都很重視學法的指導。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苯逃姨招兄f過:“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地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边@里的“幾把鑰匙”指的就是學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計算機的學習方法,才能獨立學習、自覺探究。怎樣進行學法指導呢?
(1)教方法。所謂教方法就是向學生傳授計算機知識的學習方法及計算機技能的操作方法。備課時,教師必須注意研究學法;上課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探究。觀察法在學習計算機時具有重要作用。所謂觀察就是仔細察看事物或現象,它是自然科學研究中十分重要的方法。運用觀察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全面、周密、系統地進行察看,同時用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例如,學習“認識主板與外部設備的接口”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計算機主板的接口結構,將對應名稱填寫在教材圖片所示接口的空白標注框內。通過仔細觀察,學生認識了計算機的組成部件以及接口名稱和作用,為今后繼續學習打下了基礎。
(2)講規律。所謂講規律就是給學生講授計算機應用具有規律性的東西。計算機學習規律揭示了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本質聯系及必然發展趨勢,具有普遍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具體的任務為引導,給學生講授一般性規律。學生一旦掌握了其中的規律,就可收到事半功倍、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學習“編輯文檔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規律:移動—剪切—復制—粘貼—刪除,按照這樣的規律,學生就可以編輯所有的文件。經過多次實踐與探索,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該項操作技能。
(3)重體驗。體驗性學習強調動腦思考、用眼睛觀察、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這不僅是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需要,更是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教材每節末都安排了“體驗與探索”內容,強調學生動手操作和主動探究。在計算機教學中,多安排體驗性學習,讓中職生在實踐中學習和總結計算機的操作方法和相關概念。
因此,計算機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學習和應用計算機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還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中職生處于青春期,他們渴望豐富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情感共鳴、適時的情感宣泄。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人機之間通過互動、合作、交流等形式,往往會產生信息交流和情感溝通。心理學研究表明,認知和情感同屬學習心理過程,兩者密不可分。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注意的焦點都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忽視了情感教育。殊不知,學生只有自己對計算機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學習計算機的動力并取得成效。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情感教育。
(1)創境冶情。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教學大綱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圖、文、音、視、動畫等,生動靈活地表現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營造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币虼?,計算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以情導知、情知交融,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學習“適用網絡服務”時,筆者利用中職生都很熟悉的QQ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QQ軟件安裝,申請QQ賬號,設置密碼,登錄QQ,尋找好友聊天,收發文件、視頻、游戲等。因此,教師應該利用計算機的特點,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情境中獲得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
(2)師愛傳情。教師教學情感的投入是教學中師生融洽感情、愉悅氛圍的因素。中國有句古話:“親其師,信其道?!币馑际钦f學生喜歡教師,就會產生“愛屋及烏”的情感效應,就會相信教師所講的道理。如何讓學生喜歡上教師呢?心理學研究指出,人更希望親近會笑的人。微笑是師生情感交流最基本的語言,所以教師要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微笑面對每位學生,做一位和藹親切的引導者。上課時,教師語言要親切、態度要和藹。例如當學生操作發生失誤時,不要板著臉大聲斥責,而要循循善誘:“別急,再試一次?!碑攲W生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時,教師應冷靜地審情度勢,機智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能順利進行。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像一個水池,水池里的水就是情,就是愛?!?/p>
張 茹,李淑紅
(珠海市衛生學校,廣東 珠海 519000)
婦產科是臨床重點科室,如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盡快促進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等是婦產科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情境教學法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能夠培養學生與患者溝通的技巧,使學生樹立整體護理觀念,可以彌補臨床教學資源不足的缺陷,更新教育理念,使學生在進入臨床后能夠珍惜和把握學習機會,懂得去體諒患者疾苦,為患者著想,進而贏得患者的信任,勝任臨床護理工作。
傳統授課模式是教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座位上聽,而醫學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這樣的教學形式無法讓學生真正體會臨床工作的復雜性、多變性、靈活性、客觀性、重要性,更無法讓學生從一位醫護人員的角度去審視這門學科、無法用專業的眼光去認識它,也就無法讓學生產生想要征服和學習的欲望,而情境教學法可以改變這種格局。它在日常授課的基礎上增強了教學的靈活性和生動性,讓學生以主角的身份積極主動參與[1],而不是被動接受。
現代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可持續發展的潛能。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使學生被形象逼真的模型所吸引,進而提升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臨床感性認識,減輕學生在對真實人體操作時的恐慌心理,激發其求知欲,使其體驗到知識的重要性,獲得成就感。同時,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營造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各角色進行揣摩和理解,有助于學生樹立整體護理觀念,培養其與患者溝通的技巧,有效彌補臨床教學資源不足的缺陷,更新教育理念,使學生進入臨床后能夠很快勝任臨床護理工作。因此,在婦產科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情境教學法是指通過授課前設計貼近臨床情境的“劇本”[2],并設置醫生、護士、患者及患者家屬等角色,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能夠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對患者進行護理評估及簡單的處理與護理,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采用情境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使其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3]。
2.1 實踐應用
婦產科教學對學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十分嚴格。在授課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準確地進行婦科檢查、產科檢查、正常接生等,但由于受時間、地點、條件限制,如正常接生,教師就不可能將大批學生帶入產房中觀看正常分娩及接產技術的操作過程。那么如何使學生很好地學習分娩及接產技術的具體操作運用呢?情境教學法可解決這一問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講解了正常分娩期的臨床經過及相關護理后,就可以安排一次情境教學,具體要求及操作規程如下。
2.1.1 準備及引導階段 在授課前,教師要先布置好模擬產房、模擬待產室;在授課中,教師創設情境:一位接近預產期的孕婦以“見紅”收入院,但由于恐懼分娩而緊張不已,其家屬也很焦慮,害怕孕婦和胎兒有生命危險,從而不停地催促醫護人員檢查孕婦和胎兒的情況,要求盡快進產房或手術室。接診的醫護人員十分氣憤,大聲訓斥該孕婦及其家屬。
2.1.2 情境教學實施階段 說明具體情境后,選出4~5名學生自由分工,分別扮演接診醫生、護士或助產士、患者及患者家屬?!白o士”或“助產士”首先進行護理評估,包括詢問“患者”健康史、推算其預產期、給“患者”進行身體狀況評估及心理社會評估,還包括全身檢查,重點測量其血壓和體重,尤其注意下肢有無水腫;腹部檢查:測量宮高、腹圍,四步觸診,聽胎心音;骨盆外測量:測髂棘間徑、髂嵴間徑、骶恥外徑、坐骨結節間徑;肛查:胎先露下降情況、宮口擴張情況。根據評估結果提出護理診斷、制訂基本護理措施。“接診醫生”需要詳細進行問診和查體,做出臨床診斷,對護理評估結果做出判斷,確定“患者”預產期;對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做出判斷,并判斷胎心率是否正常,骨盆外測量結果是否正常,“患者”是否進入產程等。“患者家屬”向“接診醫生”及“護士”或“助產士”提出一些疑問,進行健康知識咨詢。然后展示矛盾發生的過程。
2.1.3 討論點評升華階段 在角色扮演后,讓其他學生思考并分組討論“醫護人員”的行為是否恰當?如果自己是醫護人員應該怎樣對待患者及其家屬?如果自己是患者和患者家屬,會有什么樣的心理反應?“醫護人員”的操作是否存在問題?何種情況是將孕婦送進產房的指征?何種情況是進行剖宮產的指征?討論過后,選出4~5名學生,按照討論結果重新表演,然后讓“演員”說出自身感受,其余學生再次分組討論,最后教師點評。
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繼續安排情境:該產婦宮口開大2 cm,由于逐漸加強的宮縮痛而哭鬧不止,產婦家屬不知所措,產程進展緩慢;醫護人員進行監測、給予安慰,讓產婦放松。再次選出4~5名學生參與角色扮演,讓其自由發揮,余下學生從表演中發現問題、分組討論、解決問題,接著教師點評。還可以繼續增加情境:該產婦宮口開大5 cm時出現胎心率異常、宮口開全但沒有正確使用腹壓等,仍找學生表演,然后討論、教師點評。最后進行綜合實踐能力評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數占期末成績的一部分)。
2.2 應用特點
2.2.1 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到婦產科臨床教學中,比較真實地再現了臨床護理工作中評估、檢查、分析、護理、保健指導及醫護患溝通的過程[4],使學生理解了妊娠期、分娩期及產褥期中常見疾病的表現,了解了臨床中在遇到具體婦產科疾病時,如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將平時枯燥乏味的基礎理論知識以情境演繹的方式展現,使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快樂而主動地學習婦產科知識,同時也增加了學生投入醫療事業的信心。
2.2.2 變被動為主動 情境教學法摒棄了傳統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基本操作以及臨床實踐能力,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因產生濃厚興趣而主動探索、求知更多知識。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在運用該教學法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全體學生幾乎都融入其中,真正成為了教學的主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與此同時,在情境中,學生會發現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很重要,這樣可以贏得患者的信任,自覺自愿地讓醫護人員檢查操作。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中,即使是理論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也能主動認識和領悟到醫護職業道德素養的重要性、良好的溝通與應變能力對日后工作的重要性。
當然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一味地強調情境教學法的優點,它也存在一些不足:(1)安排情境、學生表演、分組討論會占用很多時間,如果學時比較緊張則很難開展;(2)情境教學要求教師有很好的情境創設能力和指導能力,若臨床功底及知識儲備不足則很難開展等,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1]黃吉春.淺談在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2013(8):71-72.
[2]周丹.情境教學法——情與境的結合[J].軟件導刊,2013(12):17-18.
[3]劉佳,劉翠蓮,趙秀文.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2013(Z3):52-53.
[4]張曉靜,肖正華,彭琳.情境教學法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2(36):3904-3905.
G420
A
1671-1246(2015)04-0059-02
424.1 文獻標識碼:B
1671-1246(2015)04-0060-02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婦產科教學;實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