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法律詞匯語義演變的方式與認知機制

2015-03-20 17:37:09張紹全左婭菲娜
外國語文 2015年1期
關鍵詞:語義詞匯法律

張紹全 左婭菲娜

(西南政法大學 外語學院,重慶 401120)

1.引言

詞匯是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社會的變革、時代的進步、觀念的更新、科技的發(fā)展等無不在詞匯中得到表現(xiàn)。Baugh和Cable(1993:213)指出,詞匯最能體現(xiàn)語言的變化,如舊詞消亡,新詞產生,現(xiàn)存詞匯的語義演變。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法律語言也盡可能適應這些變化,并且首先表現(xiàn)在詞匯層次上。如law reports原本是指英美國家的案例匯編,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有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后,law reports也指案例匯編,但它并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社會發(fā)展,世界貿易組織的形成,才將新的詞義賦予law reports。以往關于詞義演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詞匯,很少涉及法律詞匯。鑒于此,本文在概述法律詞匯特征的基礎上,探討法律詞匯語義演變的方式,并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詮釋其語義演變的隱喻和轉喻認知機制。

2.法律詞匯特征

2.1 正式性

法律語言具有嚴肅、莊重而又神秘的風格,故其詞匯有著自己顯著的正式性特征,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使用口語、俚語、方言詞匯。

在法律英語文本中,使用的是正式程度較高的詞匯。例如:in accordance with(根據(jù),按照)替代普通英語的according to;prior to(之前)替代before;subsequent(之后)替代after;the deceased或the decedent(死者)替代 the dead;terminate(終止)替代end,stop,cease;whereas(鑒于)替代 given the fact that;uncompleted murder(謀殺未遂)替代 failure in murder;obligation(義務)替代duty等。

由于古體詞能使法律語言莊重嚴肅并具備神圣性、權威性和嚴密性,故在法律英語文本中又常用一些古體詞體現(xiàn)正式性。如等 herein,hereby,hereinafter,thereof, therein,whereby,wherefore,whereupon,provided that等。請看下面的例句:

No will or any partthereof,which is in any manner revoked,shall be revived otherwise than by the reexecutionthereofor by a codicilin accordance withsection 5 and showing an intention to revive it.(Laws of Hong Kong,Cap.30,“Wills Ordinance”,Art.17)(引自李克興,2007:72)(遺囑的全部或任何部分,無論以任何方式撤銷后,除非按照第5條重新簽立或加入按照第5條簽立的遺囑更改附件,并表明恢復遺囑的效力,否則該遺囑的全部或任何部分均不能恢復效力。)

句中的古體詞“thereof”指“遺囑”。此外用“in accordance with”而不用普通英語表達according to。

法律漢語詞匯同樣也具有正式性特征。例如,不用“防衛(wèi)行動過了頭”來表述“防衛(wèi)過當”;不用“提出約定的條件”來表述“要約”;不用“關起來”來表述“羈押”;不用“不當獲利”來表述“不當?shù)美?不用“賤內、堂客、老婆”來表述“妻子、配偶”。

2.2 準確性

在運用法律時,書面文字是法官解釋法律文件的唯一依據(jù),因而所使用的表達方式把準確性作為最基本的準則,由此法律語言用詞必須十分準確。例如:

A judge shall not allow family,social,political,or other relationships to influence the judge’s judicial conduct or...For example,a judge must not use the judge’s judicial position to gain advantage in a civil suit involving... (李克興,2007:126)

在這段文字中,立法人顯然特別要禁止后一種行為,原因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清廉是法官極為重要的品行。如果法官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利用職位獲取利益,那是絕對不容許的,故用“must not”表達這一禁令。而法官不得讓家庭、社會、政治或其他各種關系影響其判案行為,相對來說,其后果所造成的影響的惡劣程度比后者稍遜,故用“shall not”。因為“must not”在表達“禁止”這一概念時比“shall not”的語氣強。

法律英語有時采取幾個同義詞或者近義詞連用的方式來表達統(tǒng)一的法律概念,使法律概念更加嚴密,表述更加準確,盡最大可能地避免歧義和疏漏。例如:assault and battery(毆打)中,“assault”指“企圖毆打(未遂)”,“battery”指“已遂的毆打”(包含assault),兩個詞連用統(tǒng)指“毆打”,依據(jù)完整、無機可乘。又如null and void(無效),each and every(每個),aid and abet(同謀),save and except(除……外)等。

法律漢語也常采取幾個同義詞或者近義詞連用的方式使法律概念更加嚴密,表述更加準確,如“詐騙”、“盜竊”、“容留”、“引誘”等。

2.3 模糊性

法律語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法律條文或法律表述在語義上不能確指,即內涵無定指,外延不確定。一般用于涉及法律事實的性質、范圍、程度、數(shù)量無法明確的情況下。

法律語言的模糊性并非立法者窮于詞語表達,而是立法者充分考慮到法律的普遍性與個案的特殊性,法律的穩(wěn)定性與現(xiàn)實生活的千變萬化,法律的滯后性與社會關系的變動性、復雜性之間的矛盾。相對而言,法律是靜態(tài)的,社會關系、現(xiàn)實生活是動態(tài)的。立法者制定法律時留有一定的余地,即法律的彈性。一般說來,對于無法用具體語言確定的,或故意想給法官留下自由裁量(discretion)余地的事項,立法者會用模糊語言進行表述。常用的法律英語模糊詞語有:adequate,appropriate,approximately,available,average,best efforts,comparable,convenient,due care or diligence,excessive,immediately, material, nearby, practicable, prejudicial,promptly,proper,regular,remote,safe,satisfactory,serious, substantial, sufficient, suitable,temporary等。

法律漢語也常用模糊詞語,如“從輕處罰”、“酌情處理”、“根據(jù)案件的不同情況”、“情節(jié)特別惡劣”、“數(shù)額巨大”等。

2.4 專業(yè)性

法律語言中有一套相對完整、充分體現(xiàn)法律專業(yè)的專業(yè)詞匯。這些詞匯有兩類:

一類是只能在法律語言中使用的專門法律術語,在其他場合不使用。法律英語的例子有:bail(保釋金),appeal(上訴),demurrer(抗辯),tort(侵權),plaintiff(起訴人,原告),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等。法律漢語的例子如:“具結”、“伏法”、“罪過”、“無形資產”、“作為不當”、“要約”、“對價”、“取保候審”、“羈押”、“假釋”、“被告人”、“上訴”、“反訴”、“抗訴”等。

另一類是含有法律意義的普通英語詞匯。這些普通詞匯被用于法律文本中,已不再是普通人理解的通常意義,而屬于法律范疇,意思和其原義大相徑庭。此種經(jīng)語義轉變而成的法律詞語最容易使非法律人產生誤解。如advance在普通英語中指“前進,進展”,但在法律英語中指“預付;預付款,貸款”;arm在普通英語中指“手臂”,但在法律英語中指“權力;效力”(如Justice has long arms.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carrier在普通英語中指“搬運工,攜帶者”,但在法律英語中指“承運人”。漢語法律詞匯中如“當事人”在普通漢語中泛指跟事情有直接關系的人,按照這種解釋,跟任何事情有直接關系的任何人都可以稱為“當事人”,而在法律漢語中語則指“自訴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2.5 多義性

多義性是法律詞匯的一個重要特征。如下列法律英語詞匯具有多義性:

court:法院;法庭;法院大樓;法官;立法機關(美國麻省)。

probation:鑒定;檢驗;驗證;試用(期);緩刑。

summons:傳票;起訴狀;(向法官提出的)申請書。

法律漢語詞語多義性的例子如“管轄”具有以下兩個意義:(1)在刑事訴訟中,指司法機關受理案件權限的分工。即劃分訴訟案件應歸哪一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或審判;(2)在民事訴訟中,指確定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權限。即各級法院和同級法院之間對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內部分工。(《法學詞典》編輯委員會,1986)

3.法律詞匯語義演變方式

詞義演變分類的方式很多,很難有單一的標準(汪榕培,盧曉,1997:101)。目前研究普通詞匯語義演變的方式主要從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升格、詞義降格、詞義轉移、語法化、詞匯化等方面入手。然而法律詞匯語義的演變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詞義擴大、詞義縮小和詞義轉移。

3.1 詞義擴大

詞義擴大(generalization或extension)指從原先表達外延較狹窄的概念擴大到外延較寬的概念,其結果是新義大于舊義,舊義包含在新義之中。詞義的擴大又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從特指到泛指、從具體到抽象、從術語到一般詞語、從專有名詞到普通名詞。

但在法律英語中,法律英語詞義擴大方式主要是“從術語到一般詞語”,即從法律術語到一般詞語。如alibi原指“(尤指犯罪行為發(fā)生時某人)不在現(xiàn)場的證詞(或證據(jù))”(如She has an alibi for the whole of yesterday evening.她有昨夜一整晚不在場的證據(jù)),現(xiàn)在詞義擴大指一切“借口、托詞”(如 a catch-all alibi for failure and inadequacy,一個對失敗和不足的全能托詞);jury原指“(法庭的)陪審團”,現(xiàn)詞義擴大指“(競賽時)評判團、評審委員會”;statute原指“法令,成文法”,現(xiàn)詞義擴大指“(公司、學校等的)章程,條例”(如 The appointment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statute of the university.這項約定必須符合那所大學的章程);code原指“法典、法規(guī)”,現(xiàn)詞義擴大指“行為準則,行為規(guī)范”(如 a strict dress code嚴格的著裝規(guī)范);plead原指“辯護”,現(xiàn)詞義擴大表“懇求,請求”(如She pleaded with them not to gag the boy.她懇求他們別塞住那男孩的嘴)。

在法律漢語中詞義擴大的例子有:“守法”在古漢語中指“執(zhí)法”,現(xiàn)通指遵守法律或法令;“官司”原指“百官或訟事”,現(xiàn)泛指“訴訟活動”;“律例”原指“刑法的正條及其成例”,現(xiàn)除指“法律和判例”外,還指“規(guī)律與例子、常規(guī)的習慣”。

3.2 詞義縮小

詞義縮小(specialization或narrowing)指從原先表達外延較寬的概念縮小到外延較狹窄的概念。詞義的縮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從泛指到特指、從抽象到具體、從普通名詞到專有名詞、從一般詞語到術語。

但在法律英語中,詞義縮小的方式主要表現(xiàn)為“一般詞語到術語”。許多法律術語不是專門創(chuàng)造的,而是由普通英語的原始詞義外延縮小,從日常生活轉用到了法律方面形成的,在原有含有一般詞義的舊詞基礎上賦予其表示法律概念的新義。例如box表“盒,箱”含義,現(xiàn)在已具有法律含義,成為法律術語,指“證人席,陪審席”;administer原指“任何管理人”,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英國獲得新義指“法庭指定的破產公司管理人”;contempt表“輕視,藐視”含義,現(xiàn)在已具有法律含義,指“藐視法庭罪”;complaint表“抱怨”含義,現(xiàn)在法律英語中,詞義又縮小指“控告、控訴”;conveyance表“運送,輸送”含義,現(xiàn)在已具有法律含義,指“(財產的)合法轉讓,(產權)轉讓”(如 protective measures that might be taken before the conveyance is concluded達成產權轉讓協(xié)議前可能采取的保護措施);covenant表“契約,協(xié)約”含義,現(xiàn)詞義縮小指“蓋印合同,蓋印合同中的條款”。

在法律漢語中詞義縮小的例子如:“罪犯”原為“已被定罪判刑的人和尚未但有可能被定罪判刑的與案件有牽連的人”,現(xiàn)它的詞義縮小為只指“已被定罪判刑的人”。

3.3 詞義轉移

詞義從字面義轉移到比喻義的過程被稱為詞義轉移(semantic shift)。詞義轉移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如果當比喻發(fā)生在兩個語義域中,即兩個概念之間,則是隱喻認知的結果。如appearance(露面,到來)轉義為“出庭,應訴”;Rambo lawyer(蘭博律師)轉義指“態(tài)度執(zhí)拗、比較粗暴的律師”。如法律漢語中的“網(wǎng)”轉義指“懲罰或法律制裁”。

如果發(fā)生在同一個語義域中,它是轉喻認知的結果。如gating(走到門口)轉義為“釋放后當即抓捕以規(guī)避羈押期限”(指警方為規(guī)避超期羈押,將羈押即將到期的人犯釋放,等其走到拘留所大門口即刻再行拘捕的一種變相超期羈押方式)。法律漢語中的例子如“高墻”轉義指“監(jiān)獄”。

4.語義演變的認知機制

無論是普通詞匯還是法律詞匯,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新情況,其語義都會發(fā)生演變。新詞義的產生不是隨意的,必然有其認知基礎。Sweetser(1990:9)認為,新詞義的獲得并不是任意的,其依據(jù)是使各種意義以有理據(jù)的方式聯(lián)系起來的認知結構(cognitive structuring)。Nerlich和 Clarke(1996:137)指出,創(chuàng)新并且同時能夠被理解的技巧是使用隱喻和轉喻。

4.1 隱喻

隱喻主要是一個類比原則(Trougott,2005:28)。所謂類比,就是指人類往往會根據(jù)兩個或兩類對象在一系列屬性上相同或相似,并且已經(jīng)知道一個對象具有某種屬性,從而推知另一對象也具有某種屬性。類比是一種很重要的抽象思維方式,是根據(jù)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特征、關系上的相同或相似,由已知其中一個或一類具有某種屬性、特征、關系,從而推出另一個或另一類也具有該種屬性、特征、關系的或然推理(張敏,2003:78-79)。Dirven和Verspoor(1998)指出,隱喻基于感知到的相似性。Bartsch(2002:55)也指出,隱喻是基于視角變化,在新的視角下尋找相似性。他認為,在一個視角下的相似性是創(chuàng)造隱喻的先決條件,隱喻不是創(chuàng)造相似性的先決條件。對于那些在經(jīng)驗方面還沒有直接看到目標域被反映在源域的某些方面的人來說,隱喻創(chuàng)造了相似性。實際上即使對于詩人來說,隱喻也不是創(chuàng)造相似性,因為他一定在感知和想象方面經(jīng)歷了相似性。當然對于那些還沒有想象到相似的人來說,所有的隱喻都創(chuàng)造了相似性。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相似性不能被創(chuàng)造。相似性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是一個程度問題。隱喻使我們注意到在兩個或更多個事物之間的某種相似性(常常是新奇的或令人驚奇的相似性)(Bartsch,2002:68-69)。簡言之,隱喻是施喻者對源域與目標域兩者之間關系的一種認知確認,其真正的認知內容就是兩者的相似性。相似性一旦被鎖定,隱喻也就往往隨之而立,若沒有源域與目標域之間的相似性,任何隱喻都無法成立。

相似性是構成隱喻的基礎,是隱喻成立的基本條件,是詞義得以演變的依據(jù)。相似性有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之分。物理相似性可以是形狀上、外表上或功能上的一種相似。心理相似性指由于文化、傳說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說話者或聽話者認為某些事物之間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一些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可能很大,一些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可能很小,有些事物之間可能并不存在客觀的相似性。

通過隱喻認知機制從普通詞義轉義為法律詞義的例子比比皆是。如accessory在普通英語中表“附件,附屬物”,當它通過隱喻的相似性映射至人時,在法律英語中就演變?yōu)椤皬姆福\”(如 He was charged as an accessory to murder.他被指控為謀殺案的從犯)。rehear在普通英語中表示“再聽取,重新聽取”,若法庭需對案件“再聽取,重新聽取”時,表明案件需復審,故通過隱喻的相似性演變?yōu)椤皬蛯彛賹彙绷x項(如The parents produced fresh evidence and won a rehearing.家長提供了新證據(jù)并獲得復審機會)。probation在普通英語中表“(新雇員的)觀察期,試用期”,而“緩刑”與“觀察”具有相似性,故在法律英語中演變?yōu)椤熬徯?期)”義項(如I went to court and was put on probation.我上了法庭并被判緩刑)。suspend在普通英語中項表“暫不實行,暫停”,通過隱喻的相似性,該詞在法律英語中轉義表“(法官或法庭作出的)暫緩執(zhí)行”(如The sentence was suspended for six months.判決緩期六個月執(zhí)行)。

在法律漢語中,“告訴”在普通漢語中指“講”、“說”等普通行為,由于具有“告知”這一特性,通過隱喻的相似性用于法律時則指“以正式的手續(xù)及鄭重的形式表明意向、看法,行為的對象是具有司法權威的人員或部門”。又如“兼并”原指“土地侵并或經(jīng)濟侵占”,通過隱喻的相似性,現(xiàn)指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把一方資產并為另一方所有的經(jīng)濟行為。

4.2 轉喻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轉喻和隱喻一樣被認知語言學家看作是一種認知機制,這一認知機制構成了人類許多概念形成的基礎。Taylor(1995:123-124)甚至認為,轉喻是一種比隱喻更為基本的意義擴展方式,原因是我們首先會通過接觸或鄰近來認識實體之間的關系。

Lakoff(1987:77)指出“轉喻是認知的基本特征之一,它選取事物易理解或易感知的方面來指代事物的整體或事物的另一個方面”。Croft(2002:161-206)指出轉喻的本質是域突顯。域突顯指在一個域矩陣內突顯一個次域(subdomain),域矩陣由說話人對于一個語言表達意義的百科知識構成。

轉喻的兩個主要特征是鄰近性(contiguity)和突顯性(salience)。認知語言學認為鄰近性不是任何形式的客觀或“自然”鄰近關系,而是指概念鄰近性(Dirven,2002)。如在 Their brains work about half as fast as ours中,“大腦”域指代“思維或思維過程”域,這兩個域具有鄰近關系,“思維或思維過程”被看成發(fā)生在“大腦”中。當然,這種鄰近關系是人類識解的結果。

根據(jù)典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一個范疇的典型成員能夠表示整個范疇。人們在選擇喻體時,一般會更加注意范疇中具有突出特征的事物的一面或事件的某一過程,會把具有突出特征的那部分作為認知整體事物或整個事件(或事物)的另一面的參照點。因此,喻體為目標體搭起了一座心理橋梁。一件事情、一個物體或一個概念有很多屬性,而人的認知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最突出、最容易記憶和理解的屬性,即突顯屬性。對事物突顯屬性的認識來源于人的心理上識別事物的突顯原則。

鄰近關系和突顯性在轉喻的運用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Bartsch(2002:55)曾指出,轉喻以視角變化和鄰近關系為基礎。人們的視角往往指向事物最突顯的特征。

在法律英語中通過轉喻實現(xiàn)詞義演變的例子有(部分例子引自宋雷、張紹全,2010:89):bar原表示“柵欄”,由于英、美等法庭中律師席位是由“柵欄”所圍欄的,“柵欄”具有突顯性,故用它轉義表“律師”或“律師席位”,如be called to the Bar)取得律師資格)。又因被告席也是由“柵欄”所圍欄,它還轉義表“被告席”,如the prisoner at the bar(被告席上的犯人)。bench原表“長凳”,由于最初法官在法庭上坐長凳審理案件,“長凳”具有突顯性,故用它轉義為“法官”,并由此從bench衍生出與“法官”相關聯(lián)的許多法律術語,如 bench law(法官法),bench legislation(法官立法),bench trial(法官審判),bench warrant(法官逮捕令)。dock原表“籠子”,由于英國刑事被告在法庭受審時被關在專門的籠子中,通過轉喻的突顯性,它轉義指“刑事被告席”。court原指“法院”,在“法院”這個域矩陣內,法庭、法院大樓、法官是“法院”概念的必要部分,同時與“法院”相互之間在概念上非常臨近,故court在表“法院”詞義的基礎上,又演變指“法庭、法院大樓、法官”等義項。

在法律漢語中通過轉喻實現(xiàn)詞義演變的例子如“高墻”,由于監(jiān)獄都是由“高墻”所圍,“高墻”具有突顯性,故又用其指“監(jiān)獄”,如“高墻內外”,“高墻內發(fā)生的故事”。又如“印”與“權力”具有臨近關系,它轉義表“權力”,如“執(zhí)掌大印”)。

轉喻在法律詞匯的詞類轉換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libel原作名詞表“誹謗(性文字)”,通過轉喻的“結果指代行為”功能,轉為動詞表示“(發(fā)表文章)誹謗,詆毀”之義,如“The jury found that he was libeled by a newspaper.”(陪審團認為一家報紙對他進行了誹謗。)由于漢語的詞類轉換現(xiàn)象遠比英語靈活,故在法律漢語中通過轉喻認知思維進行轉類的現(xiàn)象更多,尤其是名詞和動詞之間的轉換,如在“減輕處罰”中,“處罰”為名詞,而在“處罰某人”中,“處罰”轉類為動詞;又如“不能犯”原為動詞詞組,現(xiàn)已轉類為名詞(如“條件不能犯”)。

5.結語

本文討論了法律詞匯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其語義演變的方式和認知機制。通過分析法律詞匯語義演變的方式和認知機制,我們能更好地掌握法律詞匯,尤其是容易致使非法律人產生誤解的從普通詞匯語義轉變而成的法律詞匯。詞匯的語義演變比較復雜,要想全面闡釋詞義的演變,我們必須考慮認知、語言和社會文化等方面(Cyori,2002:147),如在法律漢語中,以“高墻”通過轉喻指“監(jiān)獄”,而“high wall”在法律英語中卻無“監(jiān)獄”的意義。當然,這是另文要探討的問題。

[1]Baugh,A.C.& T.Cable.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London:Routledge,1993.

[2]Bartsch,R.Generating Polysemy:Metaphor and Metonymy[C]//Dirven,R.& R.Porings(eds.).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2.

[3]Croft,W.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C]//Dirven,R.& R.Porings(eds.).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2.

[4]Dirven,R.Metonymy and Metaphor:Different Mental Strategies of Conceptualisation[C]//Dirven,R.& R.Porings(eds.).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2.

[5]Dirven,R.& M.Verspoor.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6]Gyori,G.Semantic Change and Cogni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2,13(2).

[7]Lakoff,G.Women,F(xiàn)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

[8]Nerlich,S.& D.Clarke.Language,Action and Context:The Early History of Pragmatics in Europe and America[M].Philadelphia:J Benjamin Publishing Co.,1996.

[9]Sweetser,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11]Traugott,E.C.& R.B.Dasher.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12]《法學詞典》編輯委員會.法學詞典(修訂版)[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13]李克興.法律翻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4]宋雷,張紹全.英漢對比法律語言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5]汪榕培,盧曉.英語詞匯學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16]張敏.思維與智慧[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語義詞匯法律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一些常用詞匯可直接用縮寫
語言與語義
本刊可直接用縮寫的常用詞匯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讓法律做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啪啪国产视频| 亚洲成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69av免费视频|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欧美成人日韩|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小蝌蚪亚洲精品国产|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av在线无码浏览|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www.youjizz.com久久|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永久毛片在线播| 91美女视频在线|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久久91精品牛牛|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九色视频一区| 青草视频久久|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网站黄| 亚洲无码37.|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jizz|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久久国语对白|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黄色在线不卡|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国产毛片不卡|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 国产香蕉在线| 夜夜拍夜夜爽|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嫩草在线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www.国产福利| 色哟哟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