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曉鐘
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如何發展
戚曉鐘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我國的新媒體技術正在蓬勃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短短二十幾年內,已經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在新媒體不斷涌現的今天,傳統媒體就需要取長補短、積極融合,才能夠面對新媒體的崛起,在新媒體時代站穩腳跟。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沖擊;發展策略
[作 者]戚曉鐘,陜西廣播電視臺漢中記者站站長。
隨著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傳播的渠道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以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為代表的傳統媒體面臨著越來越小的發展空間。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本文主要討論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和傳統媒體怎樣從沖擊中站穩腳跟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出現了很多的新媒體技術,如手機客戶端、移動電視、電子報刊等多種形式。新媒體技術的種類多種多樣,更容易適應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就更易被人們接受。然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之前傳統媒體獨特的有序的出版時間和固定版面已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了現代人的生活,傳統媒體開始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挑戰。
2012年,當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實現對接時,胡錦濤向太空中的宇航員發去了賀電。這正是應用了新媒體技術,顯然傳統媒體技術是不能滿足這么高要求任務的。這樣看來,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夠與圖文并茂的網絡電視媒體相抗衡的。所以很多的傳統媒體開始探索自己的工作主線,力求能夠抓住讀者的眼球。相信尋找自身的發展道路才是在競爭中求勝的重要因素。
在我國,傳統的媒體有著豐富的資源和很高的公信力。傳統媒體文化厚重,更多呈現出獨立、原創、可信的報道,一直以來在市場中都占據著明顯的優勢。相比新型媒體,傳統媒體的引導力更加強,更具有權威性、主導性,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梢哉f這是傳統媒體本身非常重要的發展優勢,同時也為它之后與新型媒體技術的競爭提供了足夠的資本。
(一)加強編輯環節的多樣化設計
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作為全國各階層溝通的主要方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然而,千篇一律的編輯環節也使得傳統媒體缺乏吸引力。再加上讀者一直接觸的媒體就是傳統媒體,如果不加強設計環節就很容易讓讀者心生厭煩。所以說,加強編輯環節的多樣化設計是傳統媒體發展的重點。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更加豐富的編輯模式,利用更加新穎的編輯方式來增加傳統媒體的趣味性,使廣大讀者更樂于接受。
(二)運用特色辦報理念
當前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發展自身特色,融合時代特點”。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報紙媒體應該融合時代的特點,利用其自身的權威性來贏得廣大讀者的青睞。傳統媒體怎樣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順利發展,是目前傳統媒體急需解決的問題。
另外,傳統媒體應該快速找準自己的定位,在不斷發展的環境中創新、改變。如果傳統媒體也能像新型媒體那樣做到真正的個性化發展,應該也會像新媒體那樣有更廣泛的群眾喜歡。當然,個性化發展并不單單表現在內容方面,傳統媒體的展現風格也是一個需要完善的方面。事實上,傳統媒體最先展現出來的就是其展現方式和風格,以此形成自身品牌也是不錯的發展方向。如果能夠最先在外觀上吸引住讀者的眼球,那么人們所說的品牌效應就有利于將其自身的內容傳播。所以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樹立自身的特色是樹立自身品牌形象的關鍵所在。
(三)傳統媒體迎合新型媒體技術
現代生活中,新媒體技術正在一步步地向前邁進,靠其自身的優勢迅速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同時也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2008年某期刊宣布將停止印刷版,只保留網絡版,這一決定正是新媒體影響傳統媒體的體現。傳統媒體面對自身所處的狀況,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應該不斷地結合新型技術,與新型技術保持同步,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中國的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技術結合始于《人民日報》,它成功將報紙這樣的傳統媒體典型運用到互聯網中,真正將網絡技術看作其自身的發展手段。所以,傳統媒體能夠與新媒體技術結合,利用新型媒體的快速、及時、互動等特點來發展自己的道路,就說明了傳統媒體已經放低了自身的姿態來迎合大眾的心理需求。相信傳統媒體會依靠新型媒體的力量不斷向前發展。
(四)與新型媒體融合后的堅守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陜西日報傳媒集團旗下的陜西傳媒網首次派出攝像記者和主持人參加“兩會”的采訪報道,記者通過移動網絡現采現發,將報紙新聞的發稿時間提前了整整一天,同時也邁出了自己從沒有過的嘗試,那就是紙媒開始擁有了自己的視頻新聞。華商報(網)不但早已開始了這方面的實踐,更在2014年下半年要求報社的記者現場編發短新聞上傳網絡,對于重大事件則要求文字記者和攝像、攝影記者同時到場。陜西廣播電視臺在2014年率先和陜西移動簽署了合作協議,將先進的手機4G網絡技術率先引入新聞現場直播當中。至少,三家傳統媒體這種主動融合、主動提高競爭力的意識能給行業一個示范和啟示。
雖然新型媒體的蓬勃發展使得國內的各行各業對其一致看好,都想通過它的力量來開展自己的工作。然而,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它獲得成績中的一部分。據統計,我國有很多的網站還處于虧損的狀態,不管是運營、管理方面還是規范方面都紛紛出現問題,它們跟傳統媒體一樣都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此外,傳統媒體雖然看上去壓力很大,但是處于盈利狀態的媒體還有很多。傳統媒體能夠與新型媒體融合固然是好事,但是也不能失去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穩特色、求創新才是各類媒體發展的關鍵所在。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革新,我國的新媒體技術正在蓬勃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至今短短十幾年內,新媒體已經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在新媒體不斷涌現的今天,傳統媒體就需要取長補短、積極融合,才能夠面對新媒體的崛起,在新媒體時代站穩腳跟。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怎樣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持續發展是傳統媒體應該考慮的問題。如何在保證新聞嚴肅性的前提下,讓讀者能夠以一種愉悅的心情來獲取信息是廣大傳統媒體行業的工作者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雖然給傳統媒體技術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也很大程度上給傳統媒體帶來了發展機遇。正確解決好自身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以開放的姿態主動融合,主動提高,相信傳統媒體的發展前景會變得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廖仕祺.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模式[J].新聞前哨,2012(1).
[2]孫溢敏.新媒體格局下傳統媒體從業者新聞理念與操作考察[D].云南大學,2013.
[3]蔣穎.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應對策略與發展之勢[J].新聞界,2011(9).
[4]劉宇.新媒體時代的傳統媒體發展之路分析[J].中國報業,2013(6).
[5]湯宇時.傳統媒體如何應對新媒體時代的轉型[J].中國傳媒科技,2010(8).
[6]范紅艷.新媒體時代的傳統媒體發展之路[J].視聽,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