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黨恩 王春花
摘 要:依據國家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相關精神和要求,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化建設向高質量內涵化建設轉變,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以工學結合為形式,以頂崗實習為手段,充分考慮社會需求、企業崗位需求,并結合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特點和要求,完善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以達到技能型人才培養。
關鍵詞: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頂崗實習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a)-0254-02
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懂技術、會操作的企業(工廠)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的。主要是以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熟練動手操作能力為重點。同時也要考慮到該地區經濟規模、社會發展水平、科技進步狀況等外部因素的不改變和要求。對從業的者職業能力也提出更新的要求。使得中等職業教育也要不斷地修訂和改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案,進行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改革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改變。通過近幾年與多家企業(工廠)的緊密合作,形成了一套完整專業課程體系,來驗證人才培養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1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保障
中等職業教育不僅僅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理論知識指導動手操作,動手操作驗證理論知識,從而形成理論知識和動手實踐的有機結合,達到知行的統一。中等職業學校不僅僅要重視課堂教學,還更重視實踐教學。無論是校內的實習教學環節還是校外的實踐教學環節,都是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操作能力培養,可以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和有利環境,來培養中職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崗位需要的綜合能力。職業素養的養成是中職學生在學校學習階段重點要形成的,同時也是為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階段的前期準備,頂崗實習階段則是學校教育的必要延伸。并且這種延伸更有利于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與高質量的就業有著緊密的聯系。
通過近幾年不斷地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具有非常顯著的優點:第一,在校企合作時作為合作一方的企業可以直接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之中,對于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和完善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學校可以企業的反饋信息,及時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市場的需要。第二,進行校企合作更有利于中職學校與生產企業建立起榮辱與共的的關系體,生產企業可以通過相應的方式為中職學校提供先進技術、實習實訓資金、實習場所方面資源的支持。幫助學校建立校內實踐基地,有利于中職學校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緩解中職學校辦學條件簡陋帶來的壓力和負擔,為生產企業培養了大量的合格人才。第三,校企合作不僅僅為中職學生提供可以到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踐的機會和崗位,同時也可進一步培養鍛煉學生敬業精神、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化團隊合作意識、建立良好人際關系、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等。
2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指中等職業學校為完成其培養目標而采用的培養過程的運行方式和構造樣式,主要包含相應專業設置、課程體系結構、教學過程設計、教育教學方法、師資隊伍建設、培養途徑與特色、實踐實訓教學等組成要素。不同類型的人才必然不同的培養模式和方法,同樣同一類型的人才也可以有著不近相同的培養模式和方法。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人才培養可以分為兩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驟主要是指以培養學生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可以率先在校內進行教育教學改革,針對不斷變化的人才需求,對現有專業課程和理論課程進行改革.改變原有的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全面引入虛擬教學、模擬教學、環境教學及項目教學,鼓勵一線教師根據專業特點進行教學創新,努力作到理論知識夠用,強化專業技能,提高實際操作水平。
離開了企業和行業的參與合作,中職教育教學改革將會成為無根之水無本之木,中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也無從做起,更不可能培養大量滿足社會需求、崗位需要的合格人才,這與建立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是相違背的。無論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到專業的設置、課程的建設與實施、職業教材的編制、師資隊伍建設以至最后的畢業生就業等等。每個環節,各個階段,都需要得到企業的幫助和支持。
3 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研究
通過對眾多生產企業進行走訪和調查,整理分析研究后,基本搞清了市場對計算機應用專業的需求情況,以及其在地方區域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定位為企業、事業單位培養能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擁有一定理論知識,初步具備創新精神能勝任日常工作要求的計算機操作、計算機設備管理維護及產品營銷的實用型技能人才。
3.1 中職教育校內教學設計
中職學校在學校內部所進行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職業道德培養和綜合能力培養。學校內部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在教學組織方的改革式.其中公共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模式來進行。操作技能課程主要以項目教學模式、虛擬教學模式來進行。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可根據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所面向的崗位主要有辦公操作、計算機設備管理、圖形圖像制作與處理、網站維護、設備銷售及計算機維護等。
3.2 中職教育校外實踐教學
中職教育的校外實踐教學主要放在相關生產企業來進行。采取頂崗實習的形式讓學生到企業生產一線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的鍛煉的實踐,進行邊操作邊學習,相當于是準就業。頂崗實習是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實際操作為手段以提高職業能力為實習目標的。頂崗實訓作為校外實踐教學主要踐行方式。是從企業生產崗位需求出發點.以實際工作任務來確定實訓內容的。通過真實環境下的生產實訓、項目指引、任務驅動來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目標和。
在進行頂崗實習實踐安排時,要充分發揮校企合作企業的作用,提前對企業進行多方調研,是否滿足校外實踐教學要求和目的,不能以贏利為目的讓學生從事與所學專業無關,勞動強度較大工作。并聯合實踐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為每位實習學生制訂科學的確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以達到完成人才培養的要求。派譴專業指導教師全程跟蹤服務,全面負責校外實踐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和專業指導,及時反饋學生的意愿和狀況,也可以聘請企業有關專家作為企業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實踐。
總而言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優選之路不僅可以促進學校自身的內涵建設,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和品味,大幅度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效果,更能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也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參考文獻
[1] 萬軍海.校企合作,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向深層次發展[J].教育與職業,2005(22):44-46.
[2] 黃昊.中等職業學校與企業合作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江蘇教育,2010(9):42-43.
[3] 施新生,朱忠浩.校企合作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思考與實踐[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