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謙
摘 要:我國正在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同其他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企業內部的產權結構也實現了多元化發展,隨著各方面不斷深入完善,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體現出了內部審計的重要性。通過分析目前我國企業集團的發展情況及其管理方法,我們可以發現,必須把握好現代企業內部的審計發展方向,進一步完善審計管理辦法,這有利于保證資產的穩定性,并且能夠促進企業的科學發展。該文通過研究我國企業內部的審計制度的發展情況以及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要提高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個人修養和水平,對企業的內部審計體系進行嚴格把關,實現各個部門之間資源的優化整合,重點關注企業內部審計的最終情況,發揮總公司的指導作用,節約審計成本。
關鍵詞:企業集團 審計制度 構建問題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c)-0123-00
1 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是綜合性、的全面性的,作用范圍比較廣,不是企業各部門審計工作的單純相加,而且在整體的高度上來把握全局的審計情況,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科學進步,防止企業內部危機的出現。通過系統的掌握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明確具有創新性的審計觀念,保障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原創性等方法,推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進一步證明內部審計的實踐意義。
2 我國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2.1 內部審計范圍狹窄形式單一
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受外部環境和自身發展的程度制約,多數企業內部審計內容仍然側重于傳統的財務審計,并且多數以事后審計為主。對企業進行管理審計和效益審計還不夠深入,更缺乏對企業風險管理方面的審計。而且內部審計形式比較單一,一般是事后的監督檢查,事中的監督調控比較薄弱,不重視事前的預防和預警。
2.2 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就當下的發展形勢而言,大部分公司的內部審計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一般會附屬于另一個部門,由公司的會計完成相關工作,很少有一些公司的審計部門是建立在審計委員會之下的。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審計結果的客觀性降低,審計結果不科學,因為附屬于其他部門的審計機構通常會受到各種方面的影響,從而失去其原先的作用力。
2.3 內部審計的審計方法落后
我國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還處于制度基礎審計階段,毫無風險意識,這根本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對審計的要求。當前國際上審計方法已逐步轉變,以量化的風險水平為重點,在確定風險水平的基礎上,決定實質性測試的程度和范圍,最顯著特點是把審計力量用在高風險領域,力求提高審計效率。
2.4 內部審計人員素質不高,技術手段落后
目前我國的審計人員并沒有掌握比較系統的知識,真正意義上同時具有會計、審計等專業素養的員工較少,缺乏現代內部審計工作所要求的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自我評估、信息技術、管理溝通等所具有的勝任能力。在實施審計的過程中,手段不高,靠一只筆、一個計算器和幾張紙進行工作,很少使用高效率的現代電子計算機開展工作。
3 我國企業集團內部審計發展對策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的審計結構,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是一個長遠的發展方向,需要在具體操作中不斷試用和完善。
3.1 企業內部審計目標的擴大
明確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將審計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提高經濟效益上來,轉變內部審計的職能,由單一性走向多元化,傳統意義上的審計工作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內部審計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加經濟效益。所以,審計的重點落在了內控制度和收益方面,這樣就能客觀準確的概括企業當下的運轉情況,從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策略,怎樣進一步保證生產、經營等過程的質量,是審計機構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審計工作要具有系統性,從各個時間點來把握審計工作的進行。
3.2 推動內部審計職業化
第一,重新確立審計機構在公司中所處的地位。要想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效用,就必須要設計相應的內部審計機構,并且這一機構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嚴肅性,不與其他的責任部門相交叉,對審計委員會負責。選拔專業的審計人才,負責審計工作,保證其工作的嚴肅性,不與其他工作相混合,從而保證審計者不直接承擔經營管理責任。在員工地方上,要盡量提高審計者的員工地位,因為地位越高的員工,他的威信度越高。針對審計者的選取方面,還要考慮到該審計者的重點工作內容,防止出現多種工作內容并存的狀況,要保持其工作內容的獨立性,這樣才能夠保證審計者的工作質量。
第二,要重新規劃內部企業的各個部門,主要責任人應該將內部審計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的任務來處理,從而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嚴肅性。內部審計部門審計結果的質量與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和嚴肅性等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嚴肅性體現在審計機構附屬于比較權威的部門,獨立性體現為工作內容的利益相關的獨立性。但是,實際工作中很難兩者同時兼顧。
3.3 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企業集團通過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關系聯系起來,股東作為委托人將財產交由董事會代理,董事會將擁有的法人財產權委托經理層進行經營管理,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比較系統的縱向管理的多等級公司結構。采用多等級人員共同監管的模式,資源控制權與使用權相互獨立,假如需要有利用兩種權力的情況下,同一等級的管理者不能實現這一要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工作的下一步進行,而且企業自身的監督體系需要加以完善,否則將會導致其作用力降低。在股東會、董事會之下還需要成立監事會、委員會以及內部審計機構,保持這三者之間的等級聯系,從而構建一套完整的體系。
3.4 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要豐富內部審計成員的專業素養,積極選拔具有經濟學和管理學知識的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有內部控制人員、風險監測人員、公司治理人員和信息技術人員等,從而確保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并且實現各專業間的平衡。除此之外,內部審計人員還應該掌握好相關的業務知識,除了必須掌握的財務和審計等內容,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管理、金融、統計、計算機等方面的資料,這些在平時的工作中都會很頻繁的應用,只有了解了這些知識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還要定期參加員工培訓,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除了要掌握以上的各種知識,審計人員還應該處理好同其他工作人員的關系,保持機構內部的和諧,從而保證審計機構的良好運轉。
3.5 完善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
建立集團內部審計部門。將管轄范圍內的審計部門從原單位中分離出來,交由審計中心監管,各級審計機構的管理人員由總部統一規定,這種模式具有較強的控制力。審計部門采用任務與規劃相一致的原則,并且定期進行業績核查,建立系統的審計工作層級負責體系,保證審計部門同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等管理部門的關系,從而確保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推動總體審計機構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方士力.集團公司全面預測管理[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12.
[2] 葉陳云.公司內部審計[M]2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3] 何迎春.企業集團內部審計[J].會計之友,2008(8):45.
[4] 肖兵.淺議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J].中國審計,2008(6).
[5] 楊忠智.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J].改革與戰略,2008(9):145-147.
[6] 廖洪,鄒冉.從一項調查看我國內部審計現狀[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6(7):32-33.
[7] 張雁翎,柏曉琳.我國內部審計的現狀與發展前景[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6(9):54-55.
[8] 孫志亮,楊煥玲.深化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措施[J].商業會計,2005(5):27-28.
[9] 陳鑫.中美內部審計的比較與啟示[J].財務與會計導刊,2008(6):46-48.
[10] 陸蘭丹.當前企業內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內部審計,2004(9):37-39.
[11] 陳漢文,張志毅.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1):1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