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急速發展,促進了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利用電教設備進行教學已成為教學發展的新趨勢。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中,電教化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并以其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優越性,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電教化的教學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對電教化教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及普及造成了影響,阻礙了電教化教學模式的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應找到解決的措施和方法,使電教化教學真正發揮其功能和優勢,促進現代教學方式的的革新和發展。
關鍵字:電教化 教學 革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a)-0166-01
1 電教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電教化教學的方向性不明確
隨著電教化技術的逐漸發展和推廣,在教學運用中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電教化技術能夠打破教學中的時間、空間限制,這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做到的,因此教學模式由傳統化向電教化轉變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的發展模式。電教化模式是集文字、聲音、圖像等為一體的技術,通過利用計算機的綜合處理和控制功能來實現教學。但是一些教師為了表現自己的現代化思想,展現課堂教學手段的高科技化,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將電教設備全部應用到教學中,甚至有的教師每堂課都要使用,包括需要進行課堂討論的實驗課和實踐課。這樣使電教化技術在使用上沒有方向性,學生在課堂上的動手、動口、動腦機會大量減少了。
1.2 電教化教學沒有從實際出發
雖然電教化技術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沒有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電教化技術的功能優勢也相應的降低。所以要根據實際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需要,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電教化設備[1]。依靠電教化技術的優勢,在教學中為學生展現生動的教學背景,為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方法。在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方面,發揮電教化技術的優勢,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1.3 電教化教學的目的性不明確
在實際的教學中,電教化教學沒有明確的使用目的,一些教師將所要講授的內容以提綱的形式放在屏幕上,照本宣讀。還有一些教師單純的利用電教化手段,在課件的內容中全部使用聲畫技術。對電教化的教學目的不明確,沒有真正理解電教化教學的意義,將電教化教學作為了課堂主體,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電教技術在教學中是一件輔助工具,是為課堂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豐富教學內容的手段。利用電教化技術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2]。而完全依賴電教化技術的課堂,教師忽視了自身的引導作用,而學生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屏幕上,忽略了教材和自主思考。對電教化技術的過度使用,不但使學生的知識得不到有效的鞏固,同時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度和積極性,使教學無法達到預定的目標。
1.4 電教化教學的準確率不高
據了解,由于現代教學任務的繁重,許多教師選擇在網絡上直接下載已有的課件,雖然這樣做節約了時間,但因為每個教師的教學特征和教學習慣不同,已有的課件不一定符合他們的教學風格,同樣也不一定適合班級的學生。因此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實際內容和特點來進行教學,同時根據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水平和特點來進行教學任務。對教學進度的準確把握,對重點和難點的準確把握,是教師在電教化教學應用中的基本出發點,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完成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
2 針對問題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2.1 加強對電教化教學的管理
電教化技術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也制約了電教化技術在教學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有效發揮電教化設備在教學中的作用,所以需要制定完善的電教化使用制度。在教師方面,學校應制定完善的規章管理制度,加強教師對電教化教學的學習,重新樹立教師對電教化技術的認識,保證教師能夠正確有效的的利用電教化技術。通過制定完善規章制度,對教師的電教化教學進行監督和管理,并定期進行考核、監督。同時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按照電教設備正確使用方法進行操作,并且要做定期的檢查和保養維護。這樣不僅能增加使用電教設備的時間,還能減少因設備壞損造成的教學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2.2 增加對電教化設備的投入
為推動現代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學校可以在資金運作允許的范圍內,增加新的電教化設備。但前提是對教師進行新設備使用的培訓,當教師真正掌握了使用方法之后,才能將新的設備運用到教學中。避免因不力的使用而對設備造成損害和資源浪費[3]。同時學校要加強對學校的內部管理,通過設立專門的電教設備負責部門,及在財政上設立專門的使用資金,來保證學校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2.3 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雖然對學校電教化設備的重視是非常必要的,但并不是教育的核心內容。為了達到現代教育的目地,教師作為教學中的主導者,要不斷的學習怎樣使用最新的電教設備,來促進整體的教學培訓工作的提高。電教化技術的運用應根據課堂的實際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及特點來進行設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及教學活動的理念,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需要進行教學。
2.4 提高教師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現階段因教師自身的計算機技能的局限性,在使用電教化技術完成課件的時候,其設計的內容和形式較單一、簡單。為使課件內容能足夠新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課件的水平和能力上要不斷地提高。課件的制作離不開計算機技能的支持。所以,對教師的計算機能力進行培訓工作顯得很重要。為提高教師對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技能,及提高課件內容的制作質量,必須提高教師對多媒體設備的應用能力。所以,學校要定期舉辦培訓活動,提高教師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3 結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運用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標志。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標志著現代社會發展的變革,對電教化設備的應用也是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項重大革新。為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每位教職員工要隨時做好接受新事物的思想準備。教師要增加知識的儲備量,學校要增加新的電教化設備,以此來推動現代化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學校教學工作的高效進行。同時,我們也要清晰地意識到,電教化教學工具的輔助作用是一把雙刃劍,所以在使用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使電教化教學設備發揮它的作用和優勢,真正做到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 夏慶紅.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2):79-112.
[2] 趙彥麗.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17):12-69.
[3] 徐英俊.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88-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