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陳丹捷
摘 要:基于軟件平臺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程自身的知識體系結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實驗設置等方面對該課程進行改革,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不同的知識單元,提出了啟發式和案例驅動的教學模式,并論述了該模式在軟件平臺技術課程中的應用。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效果明顯,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及畢業后的求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軟件平臺技術 啟發式 案例驅動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b)-0200-02
軟件平臺技術課程內容全面覆蓋Java Web程序設計技術,旨在提高學生使用Java語言開發Web應用的實踐能力。該文針對該課程中存在的問題,按照知識單元組織課程內容,提出了啟發式與案例驅動的教學改革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畢業設計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 軟件平臺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軟件平臺技術課程內容具體包括JSP、Servlet、JDBC等Java Web應用的基礎技術,以及以Struts2、Spring、Hibernate為代表的框架技術[1]。該研究者入職以來主要從事軟件平臺技術課程的教學工作,從教學大綱、實驗大綱、課時分配等方面對該課程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如下一些問題。
1)課程內容抽象:課程包括的知識點較多,側重培養學生的應用開發能力,導致學生學習這門課時不知如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的項目開發,感覺內容抽象,難以掌握,尤其是講到Java三大框架時,有些概念學生甚至覺得無法理解。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高:軟件平臺技術課程容易出現內容枯燥、學生難以理解等現象,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甚至有些學生一旦一次課聽不懂就不聽了,玩手機現象比較嚴重。
3)實驗實踐效果不理想:該課程定位以理論教學為主,但是實踐性強。原有的實驗分為驗證性和設計性兩類,并且驗證性實驗居多,學生做完實驗上交相應的實驗報告即可,導致實驗效果不理想,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不高。
2 啟發式與案例驅動的教學改革方法
針對上述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了改善教學效果,該文主要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對軟件平臺技術課程進行改革。
2.1 理論教學改革
對理論教學改革主要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改進。
1)教學內容改革
如前所述,軟件平臺技術課程內容覆蓋面較廣,包括知識點較多,如何合理、有序的安排課程內容并講清、講透這些知識點,是本課程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也是該文教學內容改革的目標。
為此,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將以一個完整的案例為基礎,按照知識單元進行組織。該案例將貫穿以下知識單元:Java Web基礎、Servlet、JSP、JDBC、Struts2、Hibernate、Spring等。此外,由于不同學生在知識層次、興趣愛好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推薦相關參考書(比如,《跟我學Java Web》) 作為輔導教材,同時,提供相關的開發文檔(API文檔或應用手冊),供感興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和參考,培養、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教學方法改革
傳統的計算機專業課教學過程中,理論課堂教學基本上以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講授為主,滿堂灌,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所以一般只有當講授的內容比較有吸引力或教師講授水平較高的情況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比較高,而大多數情況下采用這種類似照本宣科的方式效果通常不大理想,學生聽起來也會覺得枯燥無味。即使有些學生勤奮好學,能夠掌握相關知識點,對于如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的項目開發,也存有一定疑惑,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應用知識的實踐能力較差。
因此,該文提出啟發式與案例驅動的教學方法,首先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不同的知識單元,以一個完整的案例貫穿其中。課堂講授時,將啟發式教學與案例驅動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建立有效的課堂激勵機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與探索知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及應用能力,從而達到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2.2 實踐教學改革
軟件平臺技術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課堂講授相關知識的理解,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通過上機實驗,提高學生對Java Web應用開發環境的綜合使用能力,掌握Java三大框架在實際開發中的應用技巧等,從而為后續學習或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該課程的實驗設置分為驗證性和設計性兩類,并且驗證性實驗居多。此外,原有的實驗考核方式為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做完實驗上交相應的實驗報告即可。鑒于這些情況,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改善實驗效果,在原有基礎上,增加綜合性實驗,同時對原有驗證性實驗進行調整,提升設計性實驗的比重,并且對實驗考核方式也進行相應改革,加大實踐考核的比重,教師可隨機抽查每個學生的設計性實驗或綜合性實驗至少3次,或每個學生針對這兩類實驗做簡短的視頻匯報演示,以提高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3 教學改革方法實施及效果
3.1 理論改革方法實施
(1)教學內容改革實施
在教學內容上,為了各個知識點間的合理銜接,將課程內容組織為不同的知識單元,并以一個完整的案例貫穿其中,同時,結合學生的知識層次及學習興趣,提供相關學習資源及參考資料,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
比如,一般教材先介紹JSP,然后介紹Servlet。而JSP的工作原理中提到一個JSP頁面第一次請求時會首先將其轉化成Servlet,如果先講JSP,此時學生對Servlet一無所知,則勢必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理解JSP的工作原理。根據課程內容改革方法,將JSP和Servlet劃分為不同的知識單元,講JSP之前先講Servlet,不僅有利于知識點的銜接,同時還能促進與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endprint
此外,關于Struts2、Hibernate、Spring框架,教材上提供的知識畢竟有限。為此,給學生提供三大框架的參考文檔,不僅鍛煉了學生查看文檔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使用三大框架進行項目開發。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效果明顯,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教學方法改革實施
在教學方法上,吸取以往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教師采用啟發式與案例驅動的教學法進行授課,同時建立有效的課堂激勵機制,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逐步實現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變、以“知識傳授”為主到“能力培養”為主的轉變,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進而增強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
啟發式教學[2]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學習的一種教學思想。課程內容采用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由原來被動的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知識,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案例驅動教學[3]一般是指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案例講述相關知識點,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與討論,其目的不是教“案例”,而是以案例為載體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主動學習,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索知識。案例驅動教學首先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課程知識單元,設計一個合適的案例,通過案例將各個知識單元融會貫通,通過滾雪球的方式逐步進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改善,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更容易,記憶更深刻,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得到相應提高。
3.2 實踐改革方法實施
根據實驗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實踐情況,將驗證性和設計性實驗擴充為三類,即驗證性、設計性及綜合性實驗,同時提升設計性實驗的比重,加大實踐考核的比例,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其中,驗證性實驗要求學生通過編寫程序驗證課堂上講的相關知識單元;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設計并實現一個小型項目;綜合性實驗要求學生將多個知識單元綜合應用在一個項目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三種實驗的比例,同時確立新的實驗考核方式,即實驗成績從上機檢查情況或視頻匯報情況、實驗出勤情況、實驗報告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判。通過這些方式,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而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實踐能力。
3.3 改革方法實施效果
通過該文提出的啟發式與案例驅動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啟發式教學與案例驅動的教學模式相結合,有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通過實踐教學改革,切實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總之,通過該文提出的改革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變。
4 結語
在軟件平臺技術課程中采用啟發式與案例驅動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通過實踐教學改革,提高了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從學生反饋情況看,文中提出的改革方法一定程度上有效改進了該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范立峰,林果園.Java Web程序設計教程[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 楊芳,蔡式東.JAVA啟發式教學方法探討[J].科教文匯,2014(22).
[3] 張昕.案例驅動教學模式在《數據庫原理》實踐教學中的運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24):1246-1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