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艷 靳岱瑋
(1武警山東省總隊聊城市支隊衛生隊 山東 聊城 252000;
2武警山東省總隊青島市支隊衛生隊 山東 青島 266071)
細菌學檢驗在肺結核病診斷和化療效果考核中的作用分析
王俊艷1靳岱瑋2
(1武警山東省總隊聊城市支隊衛生隊山東聊城252000;
2武警山東省總隊青島市支隊衛生隊山東青島266071)
摘要肺結核病是一種由病菌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對人體危害大,且傳染性強,需盡早診斷并治療。目前其診斷方法和化療效果考核方法較多,涉及影像學、細菌學、免疫學等多個領域,醫院常用細菌學檢驗為主、影像學檢查為輔的方法進行診斷、考核。
關鍵詞細菌學檢驗;肺結核病;診斷;化療;作用
肺結核病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原體是結核分枝桿菌。其臨床癥狀主要有咳嗽痰多、胸痛胸悶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等,這些癥狀與肺炎、肺癌、胸內結節病等相似,不及早診斷治療將引起病情加重并傳染更多人。對肺結核病的診斷以及化療效果考核方式主要是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和對其痰標本進行細菌學檢驗,其中細菌學檢驗主要方法有痰液涂片檢查、痰液標本培養,以上方法各有其特點。本文將對細菌學檢驗在診斷肺結核病和考核肺結核病患者化療效果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1.細菌學檢驗方法
對疑似肺結核病的初診患者采集患者其即時痰液、清晨痰液、夜間痰液作為標本,復診和考核化療效果患者采其清晨與夜間痰液,每份標本的痰液量為5mL,并對標本進行檢查,具體方法如下。
1.1 痰液涂片檢查
將痰液涂于玻片,制成涂片標本,用萋-尼氏抗酸對其進行染色。將涂片置于100倍的油鏡下觀察。若300個視野內能發現抗酸桿菌,則評定為陽性;若對其進行5分鐘觀察后,在300視野內未發現抗酸桿菌,則評定為陰性。
1.2 痰液標本培養
先對痰液標本做堿處理,再置于酸性改良羅氏培養基上培養。根據其粘稠程度,適量增加4%的氫氧化鈉溶液,通過漩渦振蕩器震蕩標本將其混均勻,靜置于溫室內。20分鐘后取出痰液標本0.1mL,在無菌狀態下將其分別接種于2個培養基的斜面上,培養基置于37℃的溫室孵育。觀察培養基情況,8周內出現菌落并經過抗酸染色確認其為抗酸桿菌的,則評定為陽性;8周后未出現菌落,則為陰性。
2.細菌學檢驗的作用與特點
2.1 痰液涂片檢查作用與特點
痰液涂片檢查具有諸多優點。首先,所用的設備和藥物較簡單,花費較低,有利于在基層普遍推廣;第二,對醫院與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不高,操作便捷;第三,檢驗過程短,能很快得出檢驗結果。其次,肺結核患者雖然是肺結核病的重要傳染源,但涂片陽性者也具有很強傳染性,因此該法能及時檢驗出感染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傳染概率。但此法只對肺結核病的一般患者具有90%~95%的診斷特異性,對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診斷特異性較低。因此,痰液涂片檢查的敏感度相對較低。
2.2 痰液標本培養作用與特點
痰液標本培養的特異性和敏感度高于痰液涂片檢查,一般而言,其檢查結果的陽性率會比涂片檢查高20%左右,能更準確地診斷肺結核病。培養所得菌落能為后續治療和耐藥性檢驗提供有效參考。化療效果考核中,培養所得菌落的種類、數量能對下一療程的考核有對比意義。但它也具有一些劣勢。如標本培養的時間較長,一般需要4周以上才能檢查出明顯的菌落群,8周以后才能將無菌落群者確認為陰性,不利于患者的盡早確診和治療,也不利于控制傳染源;在化療效果考核中,檢驗時間過長,則失去了對上一療程療效即時考核的意義。
3.細菌學檢驗之外的輔助手段
細菌學檢驗無疑是最為直接的肺結核病診斷、化療效果考核方法,它能直接反映患者肺部病菌感染情況。但由于其客觀存在的缺陷,在臨床診斷與考核中,往往還需要結合其他輔助手段。目前臨床常用的輔助手段是影像學檢查。作為一種物理檢查手段,影像學檢查難以反映病變部位的病變性質和原因,由于引起肺部病變的疾病類型眾多,其病灶影像效果相似,因此影像學檢查也不能準確區分不同疾病。但它能直觀反映患者病臟的病變位置、范圍大小、形狀和動態變化。因此,在細菌學檢驗已經確認為陽性的情況下,結合使用影像學檢查,能對結核的位置、病變程度進行準確判斷[1],進一步對肺結核病進行確診并為其治療提供參考依據。在肺結核病化療效果考核中,細菌學檢驗可以得到患者的病菌感染情況,X線檢查則能直觀反映患者結核病變部位的變化情況,進一步炎癥細菌學檢驗結果。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細菌學檢驗會轉為陰性,而患者病灶依然存在一個自我修復過程,該過程不再能被細菌學檢查所反映[2],就需要借助X線來觀察。
結束語
肺結核病是一種有較強傳染性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對其盡早確診并采取治療,不僅能提高治愈率,優化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痛苦,也能降低傳染率。其治療主要是采用藥物治療方法。目前對其診斷[3]和化療效果的考核,主要是依靠細菌學檢驗,而痰液涂片鏡檢和痰液培養檢驗各有其作用與優劣,為保證檢查準確性,常將兩者聯合使用,此外,影像學檢驗也是重要的輔助手段。
參考文獻
[1]蘇新娣.金胺"0"熒光染色法對結核病細菌學檢驗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6):365-366.
[2]陳靜,張廷梅,蔡翠,王念,彭燕清.不同類型復治肺結核的耐藥性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07):1339-1341.
[3]李兆東,陸曉靜,楊淑艷,李泓.莫西沙星、阿米卡星、克拉霉素等藥物聯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近期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4(34):58-60+68.
【中圖分類號】R5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