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琴
【關鍵詞】 班主任;榜樣;指引者;培養者;設計者;維護者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3—0034—01
眾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班主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班主任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工作的成敗。那么,如何才能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呢?
一、做學生為人處世的榜樣
班主任是學校各項工作任務的具體執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養,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的方式做學生的榜樣。
學生的人格發展是素質發展的根本。前蘇聯教育學家列夫·贊科夫曾說過:“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平等地對待學生不僅指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所有學生,也指教師要和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學生交流,學會換位思考,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在這樣的前提下,班主任才能真正地了解、關愛學生。只有在這樣輕松的環境里,學生才會率真地袒露他們的一切真情實感。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是對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二、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呵護者和指引者
據調查表明,目前,不少學生或多或少存在有心理健康問題。如,我班有一名學生課堂違紀被老師點名批評,他表面上裝出接受批評的樣子,實際上“懷恨在心”,他認為老師在同學面前“掃了他的面子”,于是在以后的課堂上屢屢表現出抵觸情緒。對于這類心理不平衡、心胸狹隘的學生,班主任要善于察言觀色,分析引起問題的原因,診治其“心病”。 班主任要長期用言行、舉止、思維方法等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慢慢消除抵觸情緒,根據他的性格特點,采用單獨談心等方法,幫他排除心里的“疙瘩”,做學生心理健康的呵護者。
班主任對學生要多表揚,少訓斥,注意循循善誘,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被別人肯定,尤其是教師的肯定,當某一優點被肯定后,會激發出他們更多的熱情。所以,對學生身上具有的優點要給予恰當的表揚,對其缺點應及時指出、批評,使之明辨是非。
三、做學生良好興趣的培養者
班主任除了正常的教學和其他一些班級事務外,其重要的工作就是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平時多注意學生的特長和愛好,無論是出黑板報、制作宣傳展板、舉行文藝演出還是召開運動會,都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表現特長。培養學生良好興趣要從多方面入手,一方面讓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興趣小組活動或特長班的學習,另一方面對有了一定基礎的學生,推薦他們到專業培訓學校進行培訓提高。并讓有特長的學生帶動其他有興趣的同學組織開展一些小型班級活動,讓學生一起交流、一起切磋,達到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做良好班風的設計者
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是一個充滿活力、奮發向上班集體首先要具有的重要內容。班主任要指導班干部組織開展一些活動,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制定班級公約、班風、班徽、班級奮斗目標等活動,活動是形成班級活力、凝聚力的最好催化劑和粘合劑。如,開展演講比賽、10分鐘辯論會、新聞發布會、朗誦比賽及其他文體活動等。把這些活動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既可以豐富學生知識,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在開展這些活動時,要制訂較為詳細的計劃,確定好活動主題,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注意引導學生全員參與,注重體驗的過程,評價方式上要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與樂趣。
五、做家校和諧的維護者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僅靠學校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社會各方面配合,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班主任如何處理與學生家長的關系將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家長與班主任在教育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也是班主任和家長合作的基礎。班主任與家長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由于處于不同的立場,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可能會不一致,矛盾的產生也就不可避免。這時,班主任應主動與學生家長進行協調,做溝通家校的橋梁。班主任通過家訪、開家長會等形式協調和家長的關系,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同步。在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間建立和諧、有序的聯系,促使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培養好學生的教育目標。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