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映鳴
【關鍵詞】 課堂教學;高效;教材;現(xiàn)狀;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3—0084—01
一、提升教者素質
課堂教學能否高效,教者教學素質起決定性作用。教者的職業(yè)道德水準、對教育的認識,決定著教學態(tài)度。熱愛學生、熱愛教學,就能為課堂教學的高效增添動力。教者的專業(yè)知識儲備量、閱讀理解能力、活動設計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教學引導能力、活動評析能力等,直接決定著教者對教材的處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當前,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穿插“小組合作學習”,但多數是“合坐”而非“合作”。課堂上,教者灌輸知識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教者在課堂上的“表演”雖有所減少,但學生仍不是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這些都是因教者教育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造成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的重要保證,知識淵博、說話幽默風趣的老師很容易做到這一點。因此,教師一定要一邊不斷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一邊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教書育人能力,這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的基礎。
二、吃透課標教材
深入學習語文新課程標準與教材,熟知各階段各單元各篇目(包括《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編排目標、重點和難點,這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的前提。比如說同一篇閱讀課文,編排在不同年級不同單元中,學習目標就不一樣。如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原人教版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現(xiàn)在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原第一單元的學習目標之一是訓練朗讀能力,現(xiàn)在第四單元的學習目標之一是訓練默讀能力。如果教者不深入學習課標與教材,是看不清這一點的。常常會出現(xiàn)教材變了,而教者仍然使用網絡上的過時教學設計進行教學的現(xiàn)象,我在聽課中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吃透課標和教材,在準確把握課時重點、難點上就不會走偏路、彎路。
三、熟悉學生現(xiàn)狀
學生的已有知識、閱讀理解能力、聽說寫能力,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合作程度、探究能力等,應當做到最大程度的熟悉。如果不了解這些,開展一項活動大約需要多長時間就無法估計,活動的難易度如何把握也成問題。教者只能是“想象”設計,盲目開展學習活動,活動很難做到具有針對性和預見性。當前許多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存在這種現(xiàn)象,也是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之一。
四、恰當安排活動
課堂活動的數量、活動的難易度、活動之間的邏輯性,這是關系課堂教學高效的另一重要因素。活動太簡單易行,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活動任務太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活動數量太多,常常是走了過場,學生學習難以深入;活動數量太少,常常是節(jié)奏緩慢浪費時間。要做到活動安排恰當,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熟悉學生學習現(xiàn)狀是關鍵。盡量讓活動充滿趣味性,充分調動不同背景、不同學習經驗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這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的核心因素。
五、方式方法合理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方法,這也是從古到今承傳下來的好學習方式方法。就一篇現(xiàn)代文而言,學生能自行解決的,如了解課文內容,解決字詞含義等問題,就讓學生自主學習。古文中的一些字詞含義,學生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還無法解決的,就要組織學生合作探討。學生的學習狀況是參差不齊的,教師一一補差是辦不到的,課堂上組織學生“兵教兵”“兵練兵”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高效的好方法。學習方式方法的選用,取決于學習內容的難易度,取決于學生的現(xiàn)有學力水平。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同一學習內容會因平行班級學生學情的差異而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方法,這需要教者、學生依據學習實際情況去做決定。
六、面向全體學生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面向一切學生,面向學生的一切”。義務教育更是大眾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教師必須承擔起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責任,讓每一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要得到提升。如在設計練習題時,多數練習題的難度要適中,要面向大多數學生,極少量的題或易或難,適當兼顧兩頭學生。另外,恰當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能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好效果。好方法如過河時的橋,簡單易行,不好的方法如泅水過河,同樣是要到達彼岸,但耗時費力。讓我們共同探討,積極實踐,在語文課堂教學高效這條道路上,多走出幾條捷徑來。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