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摘要】多讀書、讀好書,這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學會主動閱讀,提高學生語文素養,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閱讀。這就要求閱讀時學會思考與提問,學會誦讀,學會做筆記,同時注重教師的引領。
【關鍵詞】主動閱讀;語文素養;思考;做筆記;教師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遍喿x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的對話,讀者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與千年以前、萬里之外的作者交談。這種交談是一種文化傳遞、精神傳遞的活動。
一、閱讀現狀
魯迅說:“不看書,我一天都活不下去。”葉圣陶說:“許多有成就的人,他們的知識絕大部分是自己學來的,并不是坐在課堂里聽來的?!?/p>
但現在很多同學讀書太少,只讀課本不讀課外書,這種狀況急需改變,否則,提高語文素養就是一句空話。閱讀是一頭連著字、詞、句、篇、語、修、邏、文等基本知識,一頭連著人的思想和精神等語文素養的活動。很難想象,當閱讀不再是生活必需的時候,學生拿什么來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就語文知識而言,課堂上學到的很有限,這就要求課外進行大量閱讀。只有廣泛閱讀足夠數量的優美文學作品,我們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閱讀規則
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閱讀的規則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我們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我們學生尤其要學會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說是優質的閱讀——這是我們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也即要一直要讀到這本書成為自己為止。弗蘭西斯·培根曾經說過:“有些書可以淺嘗輒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狈治鲩喿x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累積的。
三、如何主動閱讀
(一)閱讀時學會思考與提問
主動閱讀的核心是:你在閱讀時要提出問題來—在閱讀的過程中,你自己必須嘗試去回答問題。因而,筆者就學生的預習工作做了一點改革,要求學生每篇文章預習時,必須要提兩個問題。
在學《美麗的西雙版納》時,學生問:①文章為什么用小標題?②為何要寫老爺爺?③如何看待傣族人的生死觀?瞧,這些問題學生如果沒有仔細閱讀,他又如何提問?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我們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理解。如果課前學生沒有參與思考,那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必然要減少?,F在,新課一開始,學生已是“小手如林”了,這還真的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沉悶氣氛。當然有的問題是淺層次的,引導學生可以自己看書回答,有的我們就需要一起探討,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會誦讀
我們語文教學的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習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對于課內閱讀文章及課外的優美散文,你只有投入情感去朗讀課文,才能真正去理解一篇課文。曾聽蘇州市優秀教師陳芳老師上《呼蘭河傳》,對于文章中精彩語段的分析,當然少不了朗讀?!白x出天真”,“讀出自由”,“讀出詩意”,層層深入,在語調與語氣的變化中讓學生領會那份“天真”與“自由”。正當學生不懂如何把握“詩意”時,投影幕上顯示了文字的詩歌轉化,“花開了——就像——話睡醒了似的……”,同學們詩意地朗誦著,眼前仿佛出現了這一幅幅自由的畫面……我們學生無論課前還是課上或課后多些這樣聲情并茂的朗讀,又何愁不理解課文呢?
(三)學會做筆記
德國著名文藝理論家姚斯曾說過:“一部作品,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聽眾新的反響,使其從物質形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遍喿x教學應該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應該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中的對話與交流,應該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因而我們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要學會記筆記。第一,那會讓你保持清醒—不只是昏睡,還是非常清醒。其次,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于用語言表達出來。《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而在書上做批注,這是學生理解文章的一種方法,也是學生主動參與閱讀課文的體現。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而同時閱讀與寫作也是密切相連的,通過寫,可以增進學生閱讀理解的深度。
(四)教師的引領
《瓦爾登湖》中有這樣一段話:“兩種文盲之間并沒有區別:一種是完全目不識丁的市民,另一種是已經讀書寫字了,可是只讀兒童讀物和智力極低的讀物。”這段話提醒我們做語文老師的責 任:引導學生閱讀傳統經典名著和現代優秀文學作品。名人傳記,畢淑敏散文、季羨林散文……已漸漸走進我們學生的課堂。特級教師蔡明曾說:語文老師只有“強大自己”,才能“強大語文?!?“把你的孩子引入語文學習的殿堂,享受語文,享受智慧,享受詩意,講出你的心聲,你的理解。”因而我與學生一起閱讀名著,一起閱讀報刊,一起鑒賞詩歌……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喜歡上了閱讀,學會了自主閱讀。
多讀書、讀好書,這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但我們要學會主動閱讀。特級教師王棟生說:教師不思想,等于“白教”,學生不思想,學習沒有發生。周國平曾說:即使他每天讀一本書,他這輩子都讀不完家里的藏書,更不要說還有很多沒有買的書,但他依然不會為了讀而讀,會堅持思考和寫作。用語言溫潤心靈,用文學滋養生命,我們要教會學生學會主動閱讀,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
附注: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提高農村初中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13080225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