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姣姣

摘 要:在全球化和地區一體化發展越來越深入的大背景下,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隨著中國和東盟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和東盟的貿易伙伴關系也不斷加強。而云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中國和東盟貿易的樞紐站。故而研究云南和東盟的外貿現狀、有利條件等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利用統計數據,對云南和東盟的貿易現狀進行了描述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對云南和東盟經濟發展和未來相互貿易的前景進行政策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云南東盟貿易 現狀 政策分析 經濟
中圖分類號:F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b)0227-02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東盟各國的經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2000年以來,柬埔寨加入東盟,形成了東盟十國的整體格局,使一個新興的區域經濟組織更加壯大,并且區域內部通過各種互惠政策和經濟互助,使每個成員國的經濟都有了巨大的發展。在這一宏觀背景下,中國與東盟于2002年11月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啟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隨著中國和東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貿易伙伴關系,2003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為782億美元;2004年,提前1年實現1000億美元貿易額目標;2007年,提前3年實現2000億美元貿易額目標;2012年,雙邊貿易額已達4001億美元,年均增長22%,是2003年的5.1倍。在中國東盟經貿發展的大趨勢之下,云南通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中國和東盟貿易的重要通道,成為驅動云南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故而研究云南和東盟的外貿現狀、潛力和發展趨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云南與東盟貿易現狀
隨著中國和東盟貿易關系的不斷加深,中國和東盟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貿易伙伴關系。進入21世紀之后,雙方的貿易發展更是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到2007年,東盟中國的貿易總而已達到877976億美元,東盟成為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在中國東盟經貿發展的大趨勢之下,云南通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中國和東盟貿易的重要通道。據海關統計,2013年云南省與東盟貿易實現進出口總額109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61%,再創歷史新高;東盟對云南的進口額也不斷增長,2013年大67.5美元,較2012年增長83.5%,呈現出加速的趨勢;東盟對云南的出口額達41.5億美元,同比增長34.3%。
我們還可通過對外貿易依存度來衡量東盟和云南的貿易關系。對外貿易依存度是指一國進出口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又叫對外貿易系數。一國對國際貿易的依存程度,體現該國經濟增長對進出口貿易的依附程度,也是衡量一國貿易一體化的主要指標。比重的變化意味著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所處地位的變化。計算公式為:對外貿易依存度=(出口額+進口額)/GDP。通過數據計算東盟和云南的貿易依存度,結果如表1。
不難看出,除了文萊和柬埔寨的數據缺失外,其他貿易數據極好的體現了新世紀東盟云南貿易量的不斷增長過程。可見,東盟國家由于自身經濟原因和地理因素,更加依賴對外的貿易,整體對外貿易依存度較高。尤其是新加坡,形成了外向型的經濟模式。同時東盟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另一方面,云南也需要通過對外貿易促進自身經濟增長。因此,為雙邊貿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東盟各國對云南的貿易依存度絕對數值雖然不大,但是相對于各國的經濟情況和整體進出口貿易數額而言,云南在東盟進出口貿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云南對東盟的這種重要地位在不斷加深,云南東盟之間貿易的相互依賴程度不斷加強。另一方面,云南對東盟的貿易依存度相對較高,與東盟的貿易較大的影響了云南整體經濟的發展。大力發展對東盟的貿易,將會極大促進云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
2 政策分析
云南和東盟的貿易發展速度加快,并且在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為何具有如此良好的趨勢?由于貿易是受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等因素綜合影響的經濟行為,因此要從綜合視角進行解釋貿易發展。
2.1 政策因素
2.1.1 良好貿易環境的建設
首先,2002年中國和東盟各國簽訂《服務貿易協議》,這為中國和東盟雙方搭建了一個新的合作平臺,營造了更加穩定、開放的貿易環境,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其次,隨著雙邊貿易政策的進一步開放,東盟各國也在其WTO承諾基礎上做出了新的開放承諾,如中國在機動車保養和修理服務方面允許東盟企業設立獨資公司,在排污、垃圾處理、減低噪音等環境服務方面允許設立獨資企業。
2.1.2 不斷出臺優惠貿易政策
主要體現在關稅的減免上。例如:2005年7月簽訂的《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規定雙方對成員方的大部分原產產品相互給予關稅優惠待遇,其中由東盟國家進口的動物、植物產品全部實施零關稅,油脂、化工品、礦產品和橡膠制品等東盟優勢產品的進口關稅也有不同程度的優惠。
2.2 經濟因素
2.2.1 宏觀經濟增長
經濟的增長會帶來該國消費品量的增長和消費品種類的增加,當在本國滿足不了這種需求時,貿易就會發生,因此帶來貿易額的增加。所以貿易發展作為經濟的增長的結果之一,對于東盟各國也是如此,因為近二十年來,這些國家的GDP都在快速發展,相應的貿易額也在不斷提高。
2.2.2 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
在全球化趨勢下,信息的交流、人才的交流、需求的擴大帶動了產品的交流。而區域一體化努力,通過降低關稅、削減非關稅壁壘等措施使得中國與東盟的貿易擴大,合作范圍大大拓展,進一步提高了貿易開放度。
2.2.3 交通發展
對于云南省來說,先天的交通條件和正在打造的國際交通干線為云南與東盟貿易發展提供了硬性條件。首先,云南省的“十五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提出國際大通道建設大大縮短云南到達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東盟國家的距離,同時也將減少云南到達海港的距離,國際大通道的開通,將極大促進云南和東盟各國的雙邊貿易;其次,云南省也將快速提高鐵路通道運輸能力,躋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物流的中樞位置。endprint
2.2.4 產品比較優勢
云南和東盟各國分別在某些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加強了貿易互補性。云南出口東盟的主要產品為:機電產品、鋁鉛及衍生產品、磷酸衍生品、卷煙、水泥、鋼及鋼制品等,東盟各國因技術條件差或者資源稟賦少,而對這些產品有很大需求,所以云南在這些產品上具有了比較優勢;另一方面,云南進口的產品主要為:原木、煙膠片、橡膠、錫及錫合金、金屬礦石、用作藥料的植物等,如緬甸向云南進口原木、鋸材、金屬礦沙、煙膠片等,所以緬甸與云南相比較在這些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總之,比較優勢是云南和東盟貿易發展的驅動力。
2.3 自然因素
2.3.1 云南省優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與東盟各國進行貿易
云南省與東南亞部分國家接壤,在地理位置上,與東南亞間的距離比其他省份與東南亞距離近,而且交通通達程度較高,憑借貿易就近原則可知,云南省在貿易上具有先天性的優勢。
2.3.2 云南省豐富的礦產資源
云南省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比如黑色金屬、稀有金屬的含量,這些礦產資源對于東盟各國的軍事、工業具有很大的作用。從云南省對東盟的貿易出口產品可以看出,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化肥、有色金屬和鋼鐵,因此這些礦產資源作為主要的貿易結構影響了貿易的發展。
3 結論與建議
(1)隨著中國和東盟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雙方更加開放、互惠的貿易政策,云南和東盟的貿易總額將不斷增長,進入新的階段。
①云南和東盟的貿易現狀良好。這主要體現在雙方的貿易總量不斷增加,向著一個新的高度發展,同時雙方的貿易依存度也逐步增強;
②在與云南的貿易中,新加坡最突出,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次之,菲律賓、柬埔寨和越南相對較差,這也為雙方今后的發展提供了改善依據;
③在未來的時間內,在雙方各自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雙邊貿易的總額也將不斷增長,云南和東盟的貿易將達到一個更高的狀態。
(2)為了云南和東盟各國能夠維持良好的貿易現狀,挖掘貿易潛力,從而加深貿易合作,共同繁榮,本人根據以上分析,針對云南省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①重視本地區經濟增長,保持本地區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
②改善投資環境,拓寬利用外資的渠道,逐漸提高資本開放程度;
③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競爭力。積極扶植主導產業,并且通過創新,努力實現出口產品多樣化和差異化;
④加大與東盟發達國家的貿易以及挖掘其他東盟國家的貿易潛力,提升對外開放度;
⑤加大交通的建設,按照規劃建設國際大通道;
⑥提供制度方面的保證,營造適宜的制度環境。
參考文獻
[1] 黃華,王潔.國際大通道建設對云南旅游業的影響及對策[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5(4).
[2] 廖少廉,陳雯,等.東盟區域經濟合作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3.
[3] 黃定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與西南民族經濟[D].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 張振江.東亞合作的發展與中國的作用[J].亞太經濟,2004(3).
[5] 谷源洋.中國緣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J].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
[6] 邱丹陽,黃曉科.21世紀前半葉東亞合作的發展方向——建立中日韓——東盟自由易區[J].東南亞縱橫,2002(7).
[7] 陳文.東盟自由貿易區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J].東南亞縱橫,2003(3).
[8] 周燕.中國與東盟的產業關系競爭還是互補[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7).
1 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ASEAN),簡稱東盟,其前身是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東盟成員總共是10個國家,包括:文萊(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亞、老撾(1997年)、馬來西亞、緬甸(1997年)、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1995年)??偯娣e約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12億。另有觀察員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參見http://www.baidu.com/s?wd=%B6%AB%C3%CB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