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治化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結構不斷得到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也逐漸凸顯出來,針對高中地理課教學如何更充分地在課堂上運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進行討論,并結合多年教學經歷和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希望對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的運用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分組;運用
一、高中地理課堂為什么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教學策略,主要體現在教學中的互動和合作上。隨著新課改的開展和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廣泛應用于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它的優點和特征主要體現在摒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各種缺點,進而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良性競爭和自主學習,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它可以培養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理念,體現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以人為本的思想。
小組合作學習丟棄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很多弊端,傳統的教學強調以教師的“教”為主體,學生則被動地“學”知識;而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還要求學生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所以,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上,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融合課內外的學習內容,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還給學生提供了形式多樣的學習途徑,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計劃和模式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這也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和模式,要根據高中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身心發展規律和真實溝通能力而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以
實現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溝通學習的效果。
1.接受式的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中接受式的學習模式主要適用于剛開始使用小組合作學習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學生還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小組合作才能在高中地理課堂上充分掌握交流和學習的技巧,這種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導入新課,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進入課堂;新課的講授,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中進行新課的講授;新課鞏固,新知識講解完畢,教師還要進行一個鞏固和總結,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學習印象;小結反饋,最后還要進行一個小結和反饋,對學生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總結,讓學生提出問題,師生相互交流反饋,達到高效課堂的最終效果。
2.拼接學習的模式
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主要適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自然地理教學部分,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經過了初級階段,達到成熟的階段時,也往往會運用拼接的學習模式。這種拼接的學習模式主要包括分割學習、材料拼接、學習方法、學習材料等幾個方面。
3.自主學習的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中自主的學習模式主要針對的就是高中地理課堂上小區域小尺度方面的學習,因為區域地理這方面的學習不僅考查學生的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的能力,還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比較容易全面掌握知識,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這部分知識比較接近學生日常生活,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這部分的學習時比較適合運用這種學習模式。
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
1.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照顧到班上每一個學生
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學習能力、水平不一樣,所以成績難免參差不齊,同一知識點的把握程度也會大不一樣,所以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和設計問題時就要做到難易結合,有層次有遞變,要保證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參與課堂活動,教師還要設法鼓勵學生相互問答,主動提出和解決問題。總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維護好課堂教學的紀律
由于小組合作學習不同于傳統的以教師教為主的學習方式,而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并且在課堂上相對開放很多,所以在教學中難免會出現熱烈討論的場面,如果課堂紀律沒有維護好,還
會出現學生說與課堂無關的話題或是打鬧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來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了,比如,可以選出紀律小組長或是采取加分、扣分制的管理方法等來維護課堂紀律。
3.小組合作學習中,應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
高中地理課程相對其他科目來說比較接近現實生活且比較靈活,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制訂教學計劃,也可在合作方式上進行改動,比如在大組上面可以分多個小組等等,這樣學生之間交流合作更加容易,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新鮮感和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不僅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在地理學科中運用,對地理學科在實際教學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和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石光泉.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高中地理[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2]段玉山.地理新課程教學方法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