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立宏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教學絕離不開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否則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學習效果也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要做到對教學知識“化難為易”,教學伊始更要有“新穎的導入”。
關鍵詞:數學;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數學課堂的教學,更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離開了興趣,學生往往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學數學就會感覺到難于上青天。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們廣大教師都在不停地探索鉆研,有許多人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作為一名小學數學一線教師,我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摸索了一點微不足道的經驗,在這里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數學課一定要做到“化難為易”
所謂化難為易,就是說要把抽象的比較難于理解的數學知識簡化為通俗易懂的形式,讓學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我在教學中最典型的一節課例是六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里的“雞兔同籠”教學。這一問題,很多人都會認為知識偏難,學生無法接受或者說接受起來有困難。
二、數學課一定要有“新穎的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少幾節“開門見山”,多幾節“設疑引趣,創設情境”的課堂,學生學習數學會更加的興趣盎然。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在數學課的教學設計上多動腦筋,多想一些能夠開動學生腦筋、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好辦法,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只要有心,就會創造出精彩的數學課堂,學生學習興趣也就會大大地提高,教學質量也一定會好。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