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曉春
摘 要:小學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和思維性非常強的學科,復習的方法和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在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高,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
關鍵詞:自主復習;小學;數學
一、整理了知識要點,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小學數學知識點多而復雜,解題方法靈活,對小學數學的自主復習是對知識點的整理過程,對知識中的要點知識進行了整理及強調,學生復習的過程也是積極主動的,因而體現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周長、面積特性的時候,教師可以直接為學生提供幾個自主復習要點:平面圖形周長的定義、平面圖形周長計算公式、平面圖形面積的定義及計算方法,針對這幾個復習要點,學生可以自行整理知識點,在復習的過程中有了方向,也體現了進一步學習的自主性。
二、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小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在傳統的數學知識點復習中,教師可以給出學生的復習圖,讓學生直接整理知識點進行復習。然而,在新課程標準下,復習的方式是多樣化的,如小組合作復習等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小組合作能力進一步提高。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進行小組比賽,看誰能夠及時歸納整理好知識要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歸納總結、分析綜合等潛能都被激發出來了,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推導、合作的過程也促進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得到提高,這正是傳統的復習方式無法達到的。
三、強化分層練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小學數學自主復習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復習策略符合每一層次學生的需求。教師會采取分層復習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整理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及技巧,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學習平面圖形圓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幾個趣味練習題,如在一個邊長10 cm的正方形中,可以畫多少個半徑為2 cm的圓、在一個長20 cm、寬18 cm的長方形中,最大可以畫一個多大的圓、在一個長12 cm、寬18 cm的長方形中,有一個直徑為10 cm的大圓和一個半徑為3 cm的小圓,請問兩個圓存在什么關系。通過這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行整理關于圓的知識點,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方法,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小學數學自主復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還可以積極創新教學方法,讓自主復習凸顯重要性,促進學生不斷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熊天祥.小學數學總復習之我見[J].上海教育科研,1990(0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