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光南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經貿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生產、建設、服務等行業培養實用型、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加拿大職業教育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社區企業與相關院校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職業院校的管理、辦學資金、學生實踐就業基地、課程開發、師資培養等方面積極參與和給予支持,保障了加拿大職業教育的穩定發展,從而提高了勞動者素質,增強了勞動者的就業能力,促進了加拿大經濟高速發展。
加拿大高校中開設的合作教育(Co-oprativo Edueation Program),是一種將學生的專業學習同實際工作相結合的一種教學形式,其做法是在完成一定的專業學習后將學生安排到與其所學專業有關的公司、企業、政府、社會服務機構進行有酬工作實習。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時間一般為專業學習時間的1/4。學校負責安排工作單位,用人單位付給學生工作報酬。學校負責跟蹤和檢查學生的工作情況,雇主負責對學生的工作進行指導并評價學生的表現。參加合作教育的學生必須是加拿大公民或擁有永久居留身份者。
(一)合作教育的協議方。合作教育是一種學校、學生、雇主三方合作的教育形式,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雇主在工作中檢驗學生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學校通過學生和雇主反饋的信息改進其教學。合作教育中的工作學習是有報酬的;學生與用人單位是雙向選擇;學生真正從事實際工作而不僅僅是觀摩;雇主對學生的要求與其他正式雇員一樣。
加拿大高校認為,參與合作教育的三方都從這種合作中受益:學生可以在與本專業有關的用人單位工作,獲得實際工作經驗,為畢業后找工作奠定基礎;畢業后能適應不同的工作和社會環境,獲得報酬用以支付學習費用;雇主能雇到優秀的學生并在實際工作環境中考核和錄用未來的員工,從而減少為雇員進行培訓的開支;此外雇主還有機會在需要時雇用到廉價的臨時工作人員;用這些年輕人帶來的新知識,發展自己的企業,學校則可以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的聯系;了解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情況,逐漸改進教學,吸引優秀的生源、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增加學校經費。
(二)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流轉過程及考核。開設合作教育的學校均設有合作教育辦公室,負責錄取和安排學生的工作單位,跟蹤了解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一般來講,學校根據市場需求在有選擇的領域開辦合作教育。學生在入學選擇專業時即可申請參加合作教育。合作教育辦公室根據學生的高中學習成績進行錄取。學生被錄取后進入各系學習,在完成了兩學年的專業學習后,開始工作學期。每一個工作學期為13~15周,工作學期結束后,回系進行一個學期的專業學習,之后是第二個工作學期。這樣循環反復,累計為4個工作學期。學生的4個工作學期一般在同一個單位工作,也可能在不同的單位,但從事的工作必須與所學專業有關。參加合作教育的學生除交納普通學費外,還須交納合作教育管理費。從開始工作學期起(一般為三年級)每學期交納300~500加元的合作教育管理費。
加拿大合作教育聯合會在2000年對合作教育的定義是:正式將學術性學習和有用人單位參與的工作經歷結合起來的項目。通常的計劃是學生在商業、工業、政府、社會服務和專業等適當領域輪流體驗,這種培養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每一個工作環境都由合作教育機構建立或批準,適合作為學習環境;
(二)學生致力于多產性的工作而不是單純為了錢;
(三)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并獲得報酬;
(四)教育機構監控學生在工作上的進步;
(五)學生在工作中的成績由用人單位進行管理和評價;
(六)學生工作學期時間至少是學術課程學習時間的30%。
(一)企業積極參與課程開發。加拿大的職業教育普遍實行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人才培養模式,即以能力為基礎的教育教學模式,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學校學習期間即具備某個職業所必需的實際工作能力,而且把是否具備這種能力作為評價學生和教師乃至學校辦學質量的標準。CBE強調以職業技能的培養為基礎進行課程開發,按各項職業技能的難易程度有序安排教育和學習計劃。與此相適配的CBE課程開發稱為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它是一種系統的課程開發方法。學院各專業都設有由企業界人士為主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分析確定職業的工作結構,說明履行工作職責所需的綜合能力和執行工作任務所需的專項能力。通常每種職業能力由8~12種綜合能力構成,每一種綜合能力又包括了6~8種專項技能。每一種專項技能構成一個學習模塊,每一個學習模塊都涵蓋了知識、態度、經驗和反饋等可操作性指標,據此制成DACUM表。DACUM表既是課程開發的基礎,也是專業培養的目標和教學評估的標準。學生入學后,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對照DACUM表進行能力診斷性測試,凡是已具備的能力會得到認可并免修。每位學生根據診斷結果制定個人的學習內容、步驟、進度和方案,并進行相應的課程選擇和組合。專業指導委員會除了參與課程開發,還會就現有專業和課程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調整方案。加拿大職業院校的專業每5年回顧1次,每年都有與本行業協會的交流。教科書每使用3~4次后要更新內容,內容不能落后,與企業緊密聯系,達到工業上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推行Co-op合作教育。加拿大不少社區學院與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搞Co-op教育。所謂Co-op教育,是Co-operative Education的簡稱,也稱為“帶薪實習教育”,是指學生在學院學習和在企業學習交替進行的學習方式。一般從第二學期開始,由成績優異的學生提出申請,并通過學校及企業的面試,同時學校負責Co-op課程的老師會對學生尋找實習單位及面試提供指導。Co-op教育給學生提供了在企業進行實踐操作,檢驗在課堂上所學習知識技能,接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機會;為學生和畢業后潛在的雇主(包括Co-op雇主)開始建立良好的穩定關系提供了機會;有助于提高專業技能,增強動手能力;有助于培養適應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鍛煉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在數個不同領域工作的經歷有助于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就業競爭力。學生在接受Co-op教育期間可以獲得一部分學分和一定工資收入。一般帶薪實習的薪水為10~16加元/小時,每周一般工作40小時,基本可支付學生在加拿大2個月的生活費用。Co-op項目可以為企業的短期用工和短期項目帶來主要人力資源,減少了企業招工的成本。由于企業深度參與培訓內容設計、培訓計劃的實施,對學生進行實際訓練,有機會近距離考察并從中選拔合適員工。
(三)企業為合作教育提供資金支持。加拿大職業教育能得到工商界的贊助,學校許多設施均源自企業,每年各學校的經費有近20%是向企業和社會募捐的。學校因此獲得了很好的辦學條件,教學、實訓、實驗設施比較先進,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職業教育經費短缺、設備不足等問題,以滿足教學需要,學校培訓的人才質量高、素質好,受到企業界廣泛歡迎,為企業提高經營業績做出了直接的貢獻,使校企合作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如 BCIT(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是加國規模較大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該校汽車學院實習用的汽車基本上是企業捐贈,他們與通用、福特、豐田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因為這些公司要打開加拿大的汽車市場,必須在當地有維修人員。公司將汽車贈送給學校,學校有了實習設備,公司無須再單獨培養維修人員,雙方受益。
(四)職業院校和企業人才互通。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的一個種類,其師資隊伍的構成及其管理機制必然與普通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職業院校和企業人才互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也作為社區學院的董事會成員,直接參與社區學院管理和決策,促進學校與社會、行業、企業的聯系;另一方面是企業為學校培訓大量的師資并派遣有經驗的技師到學校任教。加拿大對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教師有很高的職業資格要求。首先,教師必須具有相當的受教育程度,并隨市場需求而不斷提高;其次,還要求專業教師必須在工商企業界相關領域工作5年以上,在專門機構接受最新教學技術和方法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如會計專業教師要有會計師資格。另外,學校教師實行聘用制,分全職和兼職兩種,兼職的教職員工占有較大比例,一般都是行業內的專家,如BCIT的1,500多名教師中有近一半是來自企業的兼職人員。為了保證師資質量穩定提高,學院一般都要求全職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了解行業最新動態和行業需求,提高技術和技能,保證教學與實踐聯系緊密。兼職教師也必須在專門機構接受最新教學技術和方法的培訓,以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職業院校對教師的業務能力考核主要考察其技術開發與技術應用能力,而不是理論性的科研成果和論文。
[1] 李正,賈衛輝.加拿大合作教育項目認證及其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2] 曹雪明.以人為本的加拿大高等職業教育[N].江蘇教育報,2010.1.28.
[3] 金彥平.對加拿大職業教育的認識與思考[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