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目前大多數學生感到英語難學,產生厭學情緒。結合自己的英語教學實踐,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從頭抓起
初中第一學期很重要,尤其是對于英語這門學科,是奠定基礎的關鍵期,也是英語是否能學好的關鍵所在。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英語重要性的教育,使他們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尤其作為寄宿制學校,學生主要來源于農村,家長不重視英語學習,學生大多數是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他們的自制力弱,因此出現了嚴重偏科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我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利用早晚自習的時間檢查、輔導學生,時刻檢查學生的聽課狀態。雖然開始很艱難,但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堅持和努力,大家養成了好習慣,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二、英語教師對學生要有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英語教師應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孩子,應該理解、關心、尊重、信任、愛護學生。尤其是作為寄宿學校的寄宿生,他們的依賴感強,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不論是對好學生,還是對學困生,都要愛,尤其是對學困生。只有對學困生傾注愛心,才能使他們不至于在班級中受到冷落,在學習上失去興趣,在生活上失去信心。教師更不能諷刺挖苦,一味地指責,要耐心、真誠地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教育,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掃除他們的心理障礙,一切從學生的發展出發,與他們心貼心地有效溝通,讓他們敞開心扉,消除自卑心理。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言。
三、抓住45分鐘,向課堂要效率
課堂45分鐘至關重要。要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做到細致明了,力求新穎,淺顯易懂,人人能接受,達到知識傳授無死角。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氣氛,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了共同提高,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當組長,負責安排協調本組活動。采用一幫一的方式,互相提高。首先,教師應與優秀生進行思想交流,消除他們對學困生的歧視,要引導他們樂為人師,主動向同組的學困生伸出援助之手,要毫無保留地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督促他們學習。其次,在安排座位時,應堅持優秀生與學困生相搭配的原則。當學困生遇到問題時,可隨時向優秀生請教,而且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做好表率,這樣他們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會日益高漲。通過這種方式,既可減輕教師的壓力,更能讓各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