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苗苗
摘 要:計算機是高職院校的基礎課和必修課之一,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現狀令人不太滿意,學校內教學定位存在偏離社會需求的傾向,教師的主動性難以得到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太高。根據社會的需要,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應該具備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創新意識,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時,應考慮社會的實際需求,結合該校的具體情況,進行正確的教學理念定位,實施教學模式創新,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幫助他們提升職業競爭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教學方式 革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2(c)-0179-01
計算機和英語是高職院校的基礎課程之一,目前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都把計算機當作一門必修課程來實施教學,根據社會就業的需求來看,一些專業的畢業生如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財會、企管、辦公自動化、文秘、信息管理、酒店旅游管理等,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高職院校重視計算機教育可謂正當其時。具體在教學實踐之中,高職院校本身、教師和學生有著一些實際情況,這就需要學校結合這些情況,進行正確的教學理念定位,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模式創新,提升學生的操作技能,幫助他們提升職業競爭力。
1 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現實情況
任何一門課程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效果的提升,都需要學校的正確指導、教師的耐心講授和學生的積極參與,高職院校中計算機課程教學也不例外。然而,大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現實情況并不太樂觀。
1.1 學校教學定位出現偏差
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重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社會提供專業技術人才,而不是研究人員,這是高職院校跟本科院校的最大區別所在,然而,現實教學之中,一些高職院校為了提升知名度,盲目要求學生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這就使得老師在教材選擇和課程講授時,重視選擇那些等級考試教材,這種教材內容更新較慢,學生盲目于準備考試,實際動手能力并沒得以提升。
1.2 教學方法的滯后
一些學校中,授課教師迫于教學任務的壓力,不得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重在灌輸理論知識,學期末通過一張試卷來反映出學生的成績,這種教學方式嚴重制約了教師能動性的開展,一些優秀教師的自身才華難以得到發揮,很難把自己認為重要、對學生有幫助的知識和內容講授給學生,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1.3 學生的實際情況
再優秀的院校、再出色的教師,若遇上不肯學習的學生,教學效果只能是空中樓閣。高職院校中,學習風氣向來不太好,學生熱衷于貪玩,真心安靜學習的學生寥寥無幾,教師的教學效果自然難以得到保證,再加上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基礎本來就很差,計算機專業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零開始,學校中計算機教學的進度很快,部分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干脆就自暴自棄,想方設法通過考試就行了,這種情況一直讓老師比較頭疼。
2 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標
計算機這門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的特征,這門課程越學越深奧,而且內容更新特別迅速,這種特點就需要不同層次的院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應突出實踐性。
2.1 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專業技術人員,不應要求學生具備太深的理論知識和研究能力,教師授課中主要講授一些常用的辦公軟件和常用工具如操作系統、辦公軟件、Internet、網頁制作、數據庫等,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不僅僅要通過認真聽講,還需要大量的操作時間,故此,學校應該變教學和實驗的課時分配問題,適當增加上機操作時間,滿足學生的時間需求。
2.2 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鑰匙,是增強學習效果的萬能鑰匙,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走馬觀花,心不在蔫的學生根本掌握不了課堂內容,教學效果也就是一句空話。良藥苦口,興趣愛好不是天生俱來的,它需要人去慢慢地培養,培養就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如果有了興趣愛好的幫助,就會極大地推動學生的學習進步。對于計算機教學而言,興趣會減輕很多壓力,在一種愉悅的環境下爆發巨大的能量,加速改變教學現狀的步伐。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對高職院校而言,與其通過硬性考試來監督學生的學習,不如把工作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環節上,興趣提升了,教學效果自然就會改善。
2.3 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人類社會前進進步的階梯。現代社會中,用人單位更喜歡接受那些具有創新意識、喜歡接受挑戰、不墨守成規的畢業生,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從進入高職學校學習時就應開始。創新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也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展現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積極發揮表率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激發創新意識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傳授給學生,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教學目標。
3 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方式革新策略
形勢在變化、社會在發展,高職院校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應切實轉變工作觀念,教學理念的定位應切合高校院校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大綱、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課程設置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都做出相應的革新策略。
3.1 提升計算機專業對其他專業的服務能力
目前我國大多數院校內,計算機系別和其他專業都是分離的,計算機專業作為一門公修課,往往都有計算機中心這個機構來實施教學的,就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來說,計算機中心比計算機專業要遜色很多,公修課的教學效果自然受影響。這種情況下,計算機專業可以適當分擔計算機中心的教學和實驗任務,相關教師可以參與公修課的教學,提升為其他專業服務的能力。
3.2 擴大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范圍
相對來說,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在開發和使用CAI課件、實施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一些比較優勢,非專業的老師在運用這些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時,存在很大的難度,因此,計算機專業和計算機中心可以展開合作,幫助全校教師設計、開發相關CAI課件,擴大擴大多媒體教學方式的運用范圍,提高教學質量。
3.3 加大全校實驗課程的課時比例
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教學中應加大實驗課程的課時比例,將理論課和實踐課的通行搭配比例由目前的1:1調整了1:1.5或1:2,大幅度增加實驗課程時間,為學生提供操作機會,通過大量的課后實踐,提升學生文字處理、數據庫管理、圖形圖像處理軟件使用,檢測和防止計算機病毒,常用軟件安裝、啟動和使用,了解計算機網絡通訊、多媒體技術, 掌握瀏覽信息、收發電子郵件的方法等動手能力,滿足他們的就業需求。
4 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方式的革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相關院校、授課教師和每位學生的共同參與,只要管理階層、教師和學生齊心協力,這項工作一定會取得讓社會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曲德祥.高職計算機教學芻議[J].中國成人教育,2002(1):60.
[2] 楊敬周.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現狀及展望[J].邯鄲大學學報,2000,13(1):27-28.
[3] 熊偉民.淺析高職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8):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