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霞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教學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具備了學習興趣才具備了學習的動力。教師的專業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更會積極地促進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德育的主渠道。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實施教學才能構建出高效的教學課堂呢?下面就談談自己對構建高效課堂的理解和體會。
一、實施有效備課促進高效性
教師的教學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在課前做好教學的準備工作,以便在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教學。在教學準備中,我們教研組實施了集體備課的形式,采取同課同構、同課異構的教學方式,同年組的任課教師共同就一堂課進行準備,然后由主備教師提出自己的想法,其他聽后進行補充,最后形成一個集思廣益后的教學設計;或者是各人準備一節課,教學內容相同,然后分別按照自己的習慣準備一節課,互相聽課后,再提出各自的意見,在下一次的教學中進行糾正和改進。在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中,“分工備教、小組議教、集體定教、個性補教”四個步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備課形式。這種形式可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這樣的模式下,教師的專業素質也在不斷地提高,更會積極地促進教學的開展。
二、創新教學方法促進高效性
教學方法是教學效果保證的關鍵,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方法。所以,教師的第一要務是幫助學生養成思想品德學習的興趣。如何激趣,首先是在課前的導入環節實施激趣,思想品德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適合教師采用各種方式進行導入。比如用故事導入法、歌曲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等,利用多媒體導入更是具有激趣的大作用。多媒體的功能特點正是初中生學習興趣激發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利用和合理使用。將教學內容整合成一個有聲、有光的課件。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高效的思想品德教學。
三、將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
根據新課標的規定,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和編排都是基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編排的。這樣安排的特點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生活中確實蘊含著深刻的教學知識,是學生應用課堂教學理論解決生活問題的具體體現。生活化教學是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以及從法制教育到發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的整個體系中。這種生活化教學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關聯。所以,教師可以多方面采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進行德育知識點的整合,讓事實成為教學的有力補充。
四、教師要積極進行教學反思
重視反思的教師一定是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善于反思的教師就一定是一個教書匠,不會有什么建樹。教師的反思和教學專業能力的提高具有密切的關系,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效果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堅持教學反思就一定能促進教學的高效性,也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反思就是審視,審視就是總結,總結就是提高。教師要重視自己的教學反思,以期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一堂高效的思想品德課的構建具有很多的因素,有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教學環境的因素等。教師要認真研究和探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從而實現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羅劍寵.課例闡述踐行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的應用探索[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