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波
提升校長領導力引領學校特色發展
●高月波
一所好的學校,首先要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辦學理念作引領。歷來有獨特教育思想、先進辦學理念的校長,都能辦出獨具特色的學校。北京十一中學校長李希貴、江蘇泰興洋思中學校長蔡林森、山東杜郎口中學校長崔其升等,他們的成功辦學經驗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在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強調“校本”、突出“特色”、擴大“辦學自主”的今天,每一位校長都須直面學校的特殊情況,立足學校的實際,結合學校發展的實踐經驗,著眼于學校和師生的長遠發展,以前沿的教育思想和先進的辦學理念引領學校穩步前行。
作為教育工作者,決不能“用昨天的觀念,教育今天的學生,去適應明天的需要”,而應該“用指向未來的觀念,教育今天的學生,以適應未來的需要”。
“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眼界才能有境界?!弊鳛閷W校領導核心的校長,要深刻理解黨的教育方針、教育決策,審時度勢,當好學校發展的設計師,為學校確立先進的辦學理念,獨特的辦學模式和鮮明的學校特色,科學規劃學校的發展愿景。
科學管理是學校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學校管理若要實現科學化、現代化,就應該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科學、協調、人本、效益原則,立足校情,不斷進行管理機制和管理制度的創新。
我認為,學校管理的重點不在“管”,而在“理”;不是強制,而是理清、理順、理活。校長做“道家”,副校長做“儒家”,中層干部做“法家”。以“道”治校,可以引領學校發展,回歸教育本真;以“理”治校,可以遵循教育規律,讓教育溯本求源;以法治校,可以規范教育行為,使教育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在學校管理中,必須秉持“教育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立足以人為本,不斷創新育人模式、管理模式:以學生為本,構建“學生學習與管理共同體”;以教師為本,構建“教師發展共同體”;創新家校合作新策略,構建“家校教育共同體”,充分發揮學生、教師、家長各個主體的互助和管理職能,大大激發了各個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活力。我們努力構建“學校宏觀決策科學,處室職能發揮充分,年級組(教研組)落實工作到位”的高效運行機制,并積極探索現代學校管理制度。機制與制度很好地保證了學校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要促進人的發展?!俺雒麕?,育英才”,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時代需求。但是人不能被發展,每個人只能發展自己,所以發展只能是一個被喚醒的過程。
近年來,學校強化對教師的目標引領,給教師提任務、壓擔子、引路子、搭梯子、結對子。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引領,下大氣力采取校內培訓、校外延伸的辦法,通過舉辦“學科研討周”系列活動,實施“青藍工程”、“名師工程”,開展各種教學技能比賽等校本教研,派遣教師外出學習、觀摩等形式,有效拓展了教師專業發展的空間,激發了教師的工作動力,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目前全校180多名專任教師中,有全國及省級優秀教師6人,日照名師8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8人,市級教學能手56人,市級教學新秀35人,240多人次在國家、省、市級各種教學技能大賽中獲獎,承擔20多個省級以上立項課題,其中多項榮獲省部級成果獎,有上千篇論文獲獎或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
我們在新的人才觀、質量觀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組織開發學生潛能,探索學生多元發展實施途徑、過程及其形成規律的活動。通過構建充滿活力的生命課堂,激發學生創造潛能;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營造探究學習氛圍;通過探索班級自主管理,提升學生自主發展能力;通過參與各種社團活動,開發自我教育潛質。這些措施有效的開發了學生學習潛能,實現了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促進了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
校長的成功并不在于你每天都在做什么,而在于是否激發了團隊及其成員的外在和潛在的能量。校長就像一支雷管,本身爆炸并沒有多大威力,他的作用在于引爆炸藥。校長要有決心和智慧將教師的能動性調動起來,學會拉起教師和學生的手,實現用教師成長來促進學生發展;校長也要有信心和能力將學生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實現健康、快樂、全面發展。
美國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富有成效的學校校長,是促進學生的成績進步和幸福,保證給學生提供最好的課程”。校長不能對學校課程進行引領,就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領導學校。因為課程是學校辦學的基礎,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土壤,是學校的生命所在。
學生要學課程,教師要教課程,課程是學校工作的聚焦點。堅定的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充滿智慧地建構可供學生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學校課程體系,是校長課程引領力強的鮮明標志。
當然,學校課程的開發決不是簡單地增加幾門選修課,而是圍繞“品位高、情趣雅、視野寬”的課程目標定位,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在全面落實國家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我校采取積極研發、嚴格開設、完善設施、加強管理和科學評價“五步”推進的方式強化校本課程建設,主編了《禮儀教程》《寫字》《經典名著導讀》《風景數學》《寫作指導》《海洋教育》《我們的價值觀》等20余本現代少年系列校本課程,以多元課程支持學生全面發展,成就學子們多彩的夢想,凸顯學校辦學特色,贏得社會廣泛的贊譽。
一位好校長應該是研究型的專家、學者。只有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校長,才能引領一所學校學科建設、教研教改、課題研究、質量提升和特色發展。
開展校本教科研需要理念倡導和專業引領,而這兩者的責任,最終還在于校長;一個在專業上沒有很深造詣的校長,一個不能指導教師教學、不能引領教師教研的校長,是無法讓教師信服的,也就無法引領教師專業化發展。自己不懂得如何搞好教育教學,又怎么能夠引領和指導別人去鉆研業務、提高水平,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呢?校長不僅要具有專業科研素養,還要具有指導業務校長、教科研主任、教研組長和全體教師專業研究的思想、能力和方法,做學校教育科研的倡導者、踐行者和推動者。
為此,我堅持科研興校戰略,積極創建學術校園。首先,身體力行,先后主持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規劃課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層達標”教改實驗研究》、山東省“十一五”教育規劃課題《初中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資源整合、協同實施、動態管理”模式的實施與研究》《教師積極心理個性品質與學校推進素質教育的研究》以及山東省“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學校構建學習共同體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多項重點課題研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就。其次,著力打造學校學術團隊,通過學科研討、青藍工程、學術交流、名師論壇等途徑,培養了一大批教育科研積極分子,使他們成為研究型教師。再者,強化教研的主導意識,樹立“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者”的全新教研理念,以提升教師專業成長為突破口,以創新校本研究策略為支撐,讓教科研成為推動學校內涵發展不竭的動力源泉。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教育必須有信念與信仰。沒有信念與信仰的教育,只是教學的技術而已?!闭嬲慕逃褪且梦幕姆绞桨l展有靈魂的教育,用文化點燃起人們心中熊熊不息的火炬。
縱觀中外辦學有成、人才輩出的名校,都有一種奮發向上、獨具特色的校本精神,其中無不折射出校長引領的精神風范。清華大學梅貽琦提出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等,是教育文化在實踐中對基本規律的認知,它標示著一種值得追求的育人導向。對于學校而言,校長就是一面精神旗幟,其意義重在示范引領、重在團結激勵、重在創造活力、重在構建特色、重在塑造靈魂。
近年來,新營中學以“勇于進取,敢于創新,善于合作,樂于奉獻”作為校園精神推動學校的發展,讓高水平辦學和高質量教學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根植于每位教職員工的心靈。此外,學校積極充實更新圖書,完善開放式閱覽室,在教室設立圖書角,鼓勵師生“海量閱讀”,通過讀書會、博客、圖書漂流、親子共讀等載體,打造博雅師生,構建書香校園。再者,學校還依托中國校園文學聯盟,建立校園文學社,大力創辦刊物《海音》《新營之窗》,展示學生精神風貌,彰顯校園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味。用高尚的精神熏陶人,用高昂的精神生活滋養人,在文化建設中管理學校,這正是一所學校的生機與活力所在。
如果說“教育以育人為本”“發展以創新為本”,那么校長則以引領為本。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校長,我們要有開放包容的理念、敢為人先的勇氣、銳意改革的精神,重實踐,重反思,進一步提升校長領導力,實現學校特色發展!
(責任編輯:金傳寶)
高月波/日照市新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