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莉麗
摘 要:英語是高職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實際應用能力。近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和國際其他國家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經濟往來也日益增多,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重要性也越來越突出,社會對高職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注重教的環節,而忽略了學的環節,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如何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由重教向重學的轉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英語;重教;重學;改革
高職英語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專業高職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需求,在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形勢下,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教師思考的重點。以往高職英語教育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教師占據教學的中心地位,由教師一個人獨立控制教學進度、教學內容,在課堂上主要講解英語詞匯、語法、句型等英語基礎知識,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的一方,教師希望學生能夠掌握扎實的英語知識,很少會考慮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沒有重視學生的學習動機,傳授學生學習策略。在新時期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遠遠無法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將教學重心轉移到學生身上,使學生從被動式學習轉變成主動式學習。
1 高職英語從重教向重學轉變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1.1 基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需要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較差,也沒有掌握一套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如果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肯定會導致教、學嚴重脫節,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與學是一個整體,誰也離不開誰,如果一味的強調教的過程,忽視學生學的過程,最終的受體——學生仍然無法掌握有效的知識。學習是學生個人的事情,不是教的好,就代表學得好,需要學生自己去鉆研,去學習。因此,高職英語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學生個性和智力的發揮、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和平臺,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有效性。
1.2 教育目標要求高職英語應從重教轉向重學
目前,高職院校教學的主要目標是為了培養具有較強的務實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創新型復合人才,高職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更加可以體現這些素質。學習英語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同時還要求通過語言學習來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語言交流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等。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將學習的重點放在講授詞匯、句型等方面,而應該引導學生能夠主動、自覺的學習英語,對英語產生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2 高職英語實現重教向重學轉變的思路
2.1 課堂教學模式應由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
以往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教學的中心,教師在講臺上激情洋溢的講解英語的基礎知識,而學生在講臺下低著頭記筆記,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生的地位。這種固定式的被動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現代高職英語教學提倡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教師應做好學生的指導者,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啟發學生獨立思考。
2.2 教學內容應從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為主
以往高職英語教學主要側重于向學生們講解英語詞匯、語法方面的知識,片面追求提高學生的詞匯量,以考證、考級以及英語考試為教學目標,是為了考試而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這種教學觀念和社會對高職人才需求相背離,導致很多高職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現代高職英語教學應結合高職教育的特色,以實用性為主要原則,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導向,重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3 教學方法應從學生被動接受型轉化為自主學習型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課堂講授僅僅是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單純的進行課堂講授,學生勢必會感覺到枯燥、乏味,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長期處于這種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下,學生很容易養成一種惰性學習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不會自主思考,什么都需要教師講解,這樣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自主學習思維、探究思維的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差。
3 實現高職英語從重教轉變成重學的策略
3.1 應積極創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創新
和普通高校英語教學相比,高職英語的指向性非常明顯,高職英語教學和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力、從事的職業有密切的關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高職英語的這種指向性創設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擁有更多創造、交流、學習的機會。比如,教師可以按照Groupwork教學活動以一些拓展性的問題為主題使學生積極展開辯論,這樣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還應模擬一些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置身于職業崗位中進行學習和訓練。比如,如果是財務專業的學生可以設置一個顧客在銀行存錢或取錢的情境;如果是營銷專業可以模擬一個銷售物品的實踐活動;如果是文秘專業,也可以模擬一個接待來訪客人的活動等。這樣有利于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詞匯、語法、語句等和社會實踐聯系起來,使知識得以升華,將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內在素質,提高教學效果。
3.2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只有產生疑問,學生才會有主動探究的動力和欲望,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創設一些教學疑點,鼓勵學生們大膽質疑,大膽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欲望。教師可以立足于多個角度創設質疑問題。比如,就“DINK MARRIAGE”這個話題,教師可以組織開展“80后、90后對丁克婚姻的認識差異”或者“中西方對于丁克婚姻的認識差異”為話題開展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們學會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們對自己所講的內容或者課本上的知識提出自己新的想法和觀點,使學生在提出質疑、思考的過程中親身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引導學生慢慢培養成自主思考的好習慣。
3.3 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通過聲音、文字、圖畫、圖形等多種功能組合將枯燥的文字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們,可以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True Love”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段關于《泰坦尼克號》的一個片段,并且配合主題音樂,使學生在影片和音樂的感染下融入到本單元的主題中,體驗到人間真情。還可以組織學生們討論對這段影片的理解和感悟,這樣也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被動式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確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歐陽國武.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J].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13(3).
[2]孫元旭.大學英語教改探[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