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的現狀與發展
陳世清
(長江大學經濟學院,湖北荊州434000)
摘要:目前荊州市秸稈還田與綜合利用率約為85%,農作物秸稈的就地轉化與綜合利用已成為函待解決的農業生產與生態問題。探討當前荊州市秸稈資源利用的現狀,并進一步分析了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荊州市秸稈資源的利用效率。
關鍵詞:荊州市;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現狀
(1)秸稈還田。目前,荊州市秸稈利用主要解決稻草與麥稈還田的間題,但是針對數量龐大的油菜秸稈,機械化翻耕與覆蓋式還田技術收效甚微。由于生產季節性矛盾,農作物秸稈還田應該結合高產栽培技術,輕簡實用,直接歸還于田,才能保持農田土壤生態系統平衡,穩定土壤生產能力。
(2)秸稈能化技術。以農作物秸稈廢料制造“綠色”燃氣的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站,根據《中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的規劃,荊州市應用秸稈氣化的潛在示范及推廣區域目標是爭取達到村級示范的規模。但目前該項技術在雙流示范中存在焦油堵塞管道的技術難關。
(3)秸稈生物技術。包括秸稈生態床養殖技術、秸稈伺料化技術、秸稈漚肥技術、秸稈食用菌基質技術、秸稈產沼氣技術等,這些技術由于處理量小,僅作為秸稈利用輔助措施。
(4)秸稈禁燒。經環保部門測定,如果大范圍對秸稈進行焚燒,空氣中的SO2水平可達0.2mg/m3,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同時還會損失土壤有機質,威脅土地可持續性生產能力。政府部門制定了《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辦法》,加強秸稈禁燒工作力度,根據歷年情況來看,禁止秸稈露天焚燒成效不佳,其原因在于尚未出現可以取代焚燒的綜合利用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利用技術水平,創新利用方法,逐步實現“堵”為“疏”,最終完成秸稈“零露天焚燒”與全部綜合利用總目標。
(1)農作物禁燒與環境保護的認識不足。荊州市部分地區在“三夏”期間有燒火糞堆的傳統,部分農戶甚至認為大田作物秸稈燃燒后,不僅為搶收、搶種、搶栽節省時間,也使得種植、耕作更為方便,同時通過焚燒,可以燒死諸多害蟲和病菌,認為秸稈焚燒利大于弊。因此,在“三夏”期間不時有秸稈焚燒現發生,因荊州市各地單塊農田面積不大,因此過火面積也就不大,呈零星點狀分布。
(2)秸稈還田的各項綜合成本還比較高。秸稈還田技術推廣利用的主要因素是秸稈還田機具需要大中型配套動力,一般性的秸稈粉碎還田后農戶種植、耕作起來很費力。如果不燒仍要用大型拖拉機深耕,然后再用小型拖拉機進行反復把平后才能種植下茬作物。一臺秸稈粉碎還田機加上拖拉機投人較多,費時費力費錢,這對于一家一戶的農民來說是個難題加之荊州市有一些地區由于田塊面積小、道路窄或為梯田、高培田,不利于農業機械作業。
(3)秸稈的綜合利用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稈作為燃料的功能已經被煤氣、煤炭等代替。對于伺養牛、羊、豬等家畜的農戶,消耗秸稈伺料的數量在荊州市很有限,2014年荊州市農作物秸稈伺料化利用只占可收集秸稈總量的10%,其次秸稈在工業方面的利用率更低。目前,荊州市水稻秸稈作為宣紙燎草原料,使用量每年維持在0.6萬t左右,占可收集秸稈總量的3.55%。用農作物秸稈加工制作建材和旅游產品,很多地區尚為空白。從全市可收集秸稈總量上看,沒有被利用的占大量,還不能徹底解決綜合利用間題。
(4)獎補資金使用有待得到進一步完善。國家對秸稈還田投人逐年加大,但沒有形成穩定的投人機制。2014年,很多省份開始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進行補貼,也沒有制定細則或出臺資金管理辦法,對沒有焚燒的農戶是否給予補助。部分省份農作物秸稈禁燒獎補辦法對資金使用范圍、補貼內容尚有待商榷之處,整個補貼工作操作性不太強。
(5)申辦農作物秸稈加工企業比較困難。2014年以來,荊州市有一些鄉鎮或社會資本準備積極投資農作物秸稈生產固體顆粒燃料,盡管農作物秸稈加工為環保產業,由于對地方財政沒有貢獻,因此很難落戶縣、鄉2級的工業園區。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認識和重視。一方面,要積極開展秸稈有效利用、科學利用的環保大會,并通過會議文件等形式確定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責任、措施。另一方面,要積極利用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進行有效宣傳,進一步提高農民的認識,明白秸稈綜合利用的好處等。
(2)加大政策力度,制定優惠政策。要積極利用各種有效手段,有針對性的展開秸稈綜合利用,從而保證政策措施可以落到實處。此外,政府部門應該提供一些必要的刺激和優惠政策,給予農戶適量補貼,給予秸稈開發利用企業更多的減免稅收的優惠政策。重點支持秸稈還田、秸稈氣化、秸稈固化、秸稈建材等項目,提供更多的幫助和補貼。
(3)加大資金投入,優化引導機制。農機部門也應該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逐步實現,疏堵結合,以堵促疏的目標。形成國家引導,農民和企業實施落實的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資新機制。加大力度推廣小麥聯合收割機、脫粒機、玉米鐵茬播種機等機械,政府給予個人購買機械的農戶提供補貼,協調農戶之間有無共享,以節省資金,提升操作效率。
(4)優選還田機械,提高還田質量。重點抓好聯合收割機的秸稈還田質量問題。過去的秸稈還田機結構不盡合理,作業質量差,秸稈粉碎質量不高。要選擇結構較為合理的秸稈還田機,還田質量好,秸稈打的細碎,農民想燒都很難。
(5)培育利用主體,提高利用效率。按照“政府引導、多元發展、服務高效、建管并重”的總體思路,應積極幫扶企業成立市級秸稈收購、加工、銷售專業合作社或協會,協調或統一全市秸稈收購、加工、銷售工作,消彌無序競爭,為他們拓展全市秸稈綜合利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逐步建立以縣級秸稈加工產品銷售平臺為中心,以鄉鎮秸稈加工為樞鈕,以村級秸稈收集網點為骨干,以農民秸稈經紀人為基礎的縣、鄉、村3級服務體系,使每一環節都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主體。
An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Resource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Jingzhou
CHEN Shi-qing
(School of Economics,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Hubei 434000,China)
Abstract:The return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straws is 85% in Jingzhou,the on-spot transform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straws of crops have become a problem with respect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cology remainingtobesolved.Thispaperinvestigatedtheutilizationstatusofstraw resources in Jingzhou City,and further analyzed how to moreeffectivelyimprovetheutilizationefficiencyofstrawresourcesinJingzhou.
Key words:Jingzhou;straw resourc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present situation
作者簡介:陳世清(1974-),男,湖北荊州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農村與區域發展。
收稿日期:2015-08-01
文章編號:2095-980X(2015)09-0016-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S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