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霞 于翠芳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以及日益完善的市場金融體系全球化進程的推進,電子銀行業務已經走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電子形式的交易形式已經逐漸代替傳統柜臺交易方式,交易量的大幅度提高,勢必將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競爭的焦點。作為國有四大銀行的建設銀行,為了提升市場的競爭能力,大力推行電子銀行系統的建設,但暴露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確保電子銀行的良好運轉是建設銀行亟待解決棘手問題。本文通過對電子銀行業務發展的現狀,梳理提出相關的問題,并給出合理化的解決建議。
關鍵詞:電子銀行;存在問題;解決建議
電子銀行是依托于網絡技術、電子信息技術作為媒介支撐的新型金融服務體系。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業務尤其是電子銀行業務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發展瓶頸,這既是機遇又是一種挑戰,如何與傳統銀行產品融合,如何控制電子銀行網絡平臺的安全性,如何創新迎合企業和顧客的需求,營造出新的業務增長點,這些都是電子銀行業未來所要解決的難點和重點問題,只有跟隨“十八大四中全會”提出的進一步加快完善金融體系的要求,才能真正意義上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優質,便捷的服務,提高電子銀行的利潤增長點。
一、建設銀行電子銀行發展現狀
建設銀行為了提高市場的競爭能力,滿足市場的發展需求,適應新技術的創新,陸續推出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善融商務等多種金融產品,不斷挖掘潛在客戶,培養市場發展空間,加快電子銀行的服務質量,以及服務增值項目,擴寬渠道,提升了建設銀行在同領域銀行服務業競爭實力。
1.手機銀行: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手機支付已經成為市場顧客交易的首選,據統計,2013年市場總份額達到1千億人民幣,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極大的推動了建設銀行手機銀行的發展。
2.網絡銀行:隨著科技的發展網上銀行的業務規模巨大膨脹,尤其是每年的淘寶網、京東網的“雙十一”的活動,極大的拉動了電子銀行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網絡交易額度將達到3500萬億,巨大的市場份額,對于建設銀行網絡銀行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3.微信銀行:到2014年末,擁有5億以上注冊用戶的微信已經成為新媒體營銷的重要平臺之一,同時成為各大銀行搶灘移動金融服務的重要陣地。日前。中國建設銀行全面升級微信公眾平臺,里邊具有在線客服功能,當你需要了解你個人賬戶變動與現金金額的支出項點的時候,只要點擊“小微”足不出戶,它就會為你提供最優質的貼心服務和金融咨詢服務。
二、建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存在的問題
1.戰略規劃滯后。作為國有四大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在電子銀行業務的戰略規劃上,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根據國家相關部門下達的指標,制定業務的規劃。首先,缺乏市場的調研與客戶需求調查,尤其是網絡銀行的建設,已經不滿足客戶的使用要求。其次,在科技創新方面,缺乏全面統一性,產品可能周期性,回報率低,卻急功近利的推向市場,給新業務的收益蒙上了一層陰影。
2.安全性存在風險。建設銀行網絡合作多與微軟、惠普等國際巨頭合作,并提供高效優質的安全解決方案。雖然信譽度和美譽度都很好,但網絡安全隱患依然存在,尤其是銀行監管體系的不健全,直接影響到安全風險的等級,在客戶確認身份時,很難全面保障數據的安全性與保密性。
3.資源缺乏整合,結構不合理。建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從創新的角度看,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協調能力差,主要體現在傳統銀行業務與現有電子銀行業務在市場營銷,產品功能服務手段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差距,電子銀行和傳統銀行業務的顧客各種為戰,很難有互相滲透的能力,強化管理。
4.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電子銀行的建設離不開人員的培養,而作為建設銀行在電子銀行業務的建設上,沒有專職的部門對業務的發展,進行統籌安排,各自為戰。另外,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沒有復合型的人才,尤其是培訓機制匱乏,人才的因素成為影響電子銀行業務的一大新的壁壘。
三、建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建設問題的解決建議
1.加大電子銀行投入,樹立正確的戰略定位。電子銀行首要解決的是,如何與傳統銀行合作與融合,樹立員工新觀念,把電子銀行業務作為發展的核心,一方面降低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企業的盈余,轉變企業的形象。
另外,在要加大產品的投入,因為它與傳統的銀行業務相比,具有先期投入大,產出不明顯,回報率低的特點。要有計劃的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算機網絡平臺、資金管理等項目上,花大力氣建設。用科學的方面,統籌安排,分析透徹,與市場預測和產出相結合,做出合理而精細的規劃,提升電子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
2.健全電子銀行風險防范體系。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電子銀行發展的一大頑疾,主要原因是沒有完善的安全風險防范體系。首先,加強內部防范措施,我們應加強員工網絡安全防范意識,防止數據和客戶信息流失,做好職業操守。其次,提升外部防范措施,應該建設強有力的數據庫網絡的平臺,防范病毒和漏洞的侵襲。最后,利用網絡平臺和新聞媒體,對電子銀行的安全防控方法,傳授給顧客,以提高客戶防控風險的能力。
3.強化資源整合,實現結構互補。第一,整合現有資源,重點對傳統銀行業務的營銷方式、資金管理、產品功能進行優化,逐步過渡,讓電子銀行業務真正意義上走入到每個家庭,實現更快捷、更方便的用途,滿足用戶的需求。第二,擴寬渠道,整合信息資源。增加軟件的投入,對信息資源的反饋和后臺運轉進行規劃,讓客戶數據更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源的結構互補。
4.加強電子銀行隊伍建設。首先,建設專業的電子銀行管理和設計團隊,向社會廣泛召集銀行領域的多面手,能真正意義的緩解電子銀行的工作的壓力。另外,加大培訓的力度,按計劃,分層次的對電子銀行的隊伍進行業務培訓,自學與委派多種形式結合,最大限度的滿足電子銀行建設的要求,提升職工的素質。
參考文獻:
仲安妮,周星.電子銀行業務及發展的研究報告[J].中國金融電腦,2005,5.
作者簡介:劉雷霞,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黑龍江省科技大學2013級MBA,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