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波
摘要:對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把社會熱點、重大時事與書本的理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只有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使教學具有時代氣息,增強探究活動的吸引力,才能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根據初中生心理特點,現行教材改變了過去的嚴謹有余、活潑不足的編排風格,從實際事例入手,調動情感因素,使內容顯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這就為運用興趣教學手段提供了客觀依據。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 趣味性 自主學習 幽默
由于全球信息化的進一步加速,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相當多,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無處不在,學生在玩的同時也能獲得知識,這種在愉快的心情下獲得知識的方式比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課方式的效率要高得多。學生對所看、所聽的東西感興趣,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所以,教師要想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目的,就要注意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沒有興趣,學生的主動性就會大大降低,自然更談不上什么創新了,因此,還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會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使得課堂效率不高。
那要如何在政治課堂上調動學生的興趣呢?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新課標的新理念的支持下,與學生進行交互式的合作學習方式,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地幫助與鼓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樂于學習,勇于探索。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做法上,筆者主要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結合實際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而每一學年的第一堂課能否吸引學生,是能否激起學生對自己所學課程產生興趣的前提。因為對第一堂課學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這一特殊心理精心設計導言課,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講課“有味”,學科的內容“有意思”,就會激發起強烈的求知欲,這對以后的教學無疑會有幫助。如初三《社會》課,可以從《社會》這個書名入手,上課一開始,教師不要急于講課本內容,而可以先讓學生講講在假期里的所見所聞,講講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哪些重大新聞、重大事件發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通過提問,學生就會產生急于翻閱課本、學習知識的心理,第一堂課就體會到小小的課堂講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社會課不單純是圈圈重難點,背背知識點,而是一門緊密聯系實際的課程,從而使學生對《社會》課產生學習興趣。
二、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自主學習是最佳的學習模式,正所謂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教會學生一道題,遠不如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一個很深的學問,要掌握好分寸,因為這些都有可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學生們學會了學習方法,掌握了學習的要點,就可以自己去學習,而且這種有針對性的學習,很容易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和綜合能力。在教師合理的引導下,學生們按照教師的思路,尋找問題的根源,最終找到一個較為合理的答案。通過教師對學生所得到的結果進行評論,給學生一些建議,讓他們的思考更為完善。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就應該讓學生們自己找點子,讓他們發現身邊典型的例子,然后自己分析,給出一個討論的結果。這樣的形式是最好的,不僅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政治知識,還可以鍛煉他們的組織和管理能力。例如,當前網絡上一些炫富的人,一些行為不佳的人,他們的行為都是可以進行討論的。人們的道德觀念也是至關重要的。比方說,北京市曾經發生過一個摔小孩的事件,這就是一個令人深惡痛絕的事情。事情的起因和經過,我們不必過問,但是事情的結果是孩子受到了傷害。孩子是無辜的,當時網絡評論最多的也是這個問題。對于兇手而言,他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他的行為不僅違反了道德,更是觸犯了法律。還有一些社會上的違法犯罪行為,或者是違反道德的行為都是可以被提上課堂的。例如,電視臺經常播出的一些道德法治節目,內容都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尤其會有一些有關贍養的問題。其中包括孩子的撫養問題以及老人的養老問題。很多家庭,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存在這些問題。所以學生們完全可以以此為教材,進行分析和討論。同學們存在爭議最多的是如果老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對孩子進行撫養,那么孩子大了是否必須要贍養老人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國家明確規定了孩子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之前不贍養老人,充其量是受到道德的譴責,而現在則不同了,法律法規對此也做了明確的規定,過分的行為會受到法律懲罰。再者講,無論長輩有沒有對我們盡夠義務,我們都應該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做錯了,而放縱自己去繼續犯錯。政治對于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塑造一個高素質人才來講,政治是不可缺少的。
三、用幽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和利用特定的教學情景,感染學生,觸及其靈魂,震撼其心魄,達到以情激情、以情育理之目的。在“科學思維方法與人生發展能力”時,我給學生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禿頭的男人坐在理發店里。發型師問:“有什么可以幫你的嗎?”那個人解釋說:“我本來想去做頭皮移植,但實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夠讓我的頭發看起來像你的一樣,而且沒有任何痛苦,我將付你5000美元。”“沒問題”。發型師說。然后他很快將自己剃了個光頭。學生在笑聲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科學的思維方法能幫助我們不斷提高人生發展的能力”。只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在備課的同時,注意備學生、備方法,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就一定能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初中政治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它不僅影響著學生的考試成績,重點是它可以有效地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興趣教學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當學生們把精力集中到政治學習中,他們必然會在某些方面取得好的成績。事實證明,一個具有健康心態的人,他的未來是光明的,而且他的積極心態還會影響到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陽光。
參考文獻:
[1]喻忠科.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初中政治[J].中國校外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