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月
摘要:情境創設,能夠激發智障學生的智力發展,并且加快學生的知識延伸。但是,過于抽象和遙遠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吃力,所以教學內容要貼近生活,可以幫助智障學生提高自己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主要介紹生活化情境教學開展的意義,并且以此為出發點,以語文和美工課為例開展具體的生活情境創設,在開發學生智力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以及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為學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會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 智障兒童 學習興趣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支持者,要注重每一節課的細節,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開展素質教育活動,讓學生變得更加活潑和富于想象力,特別要樹立智障兒童在生活上面的熱情和信心,通過有效的教學來開發學生的能力。
一、生活化情境創設的意義
知識的基礎主要來源于生活,所以需要把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當中處處體現出知識,知識和生活的相輔相成必然帶動學生知識的發展。而智障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對事物的整體認知能力偏低,接受能力也所不足。為了讓這部分學生能夠在社會中生存、工作,就要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活動,把生活化實際貫徹到教學工作中去,讓學習可生動形象的理解知識,讓抽象的知識能夠融入于生活化的教學中,通過實踐提升學生能力。用生活化的實際開展教學,培養學生與人溝通能力的同時,讓學生能夠適應周圍的生活環境。
二、小學語文智障兒童的生活情境創設
1.融入社會,融入生活
知識學習過程中,不要過度地拘泥于課本,由于教材的課程設置偏于死板,所以智障學生在進行理解的時候略顯困難,因而學校最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師一起商定設定在學生理解范圍內的課本。因而智障學生很多時候不是很穩定,不像普通學生可以穩步提升,但是智障學生可能今天學會的知識,明天就回忘記,這類情況頻頻出錯,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調節課程進度,逐步讓學生適應。
例如,在進行《毛巾、肥皂》這一課教學的時候,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毛巾和肥皂,并且學會應用毛巾和肥皂,在過程展示中讓學生學會運用,不但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更需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技能,如這兩個字的寫法、字音、字形。學生在實際情境學習中了解這些內容,通過情境聯想,鍛煉學生的頭腦記憶能力,更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感知能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更應該加入洗手和使用肥皂的方法。老師首先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進行訓練,然后選擇一位接受能力較好的學生開展進一步的演示,學生自己洗手,老師從旁指,當學生自己完成獨立洗手活動的時候,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因而將會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接下來的各類學習項目。
2.語文生活情境創設
智障學生是教學環節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學生的理解欠缺導致舉一反三的能力掌握不到位,這時候就需要教師的耐心和細心。老師需要把實際生活案例添加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學過程中盡量的聯系生活中的點滴,不但要貼近生活,更要讓學生能夠體會生活情況,以此為基礎設置教學內容,由于智障學生本所具有較大的依賴性,因而熟悉的環境讓學生心情放松,更能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
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環境中,借助現有物品來培養學生的辨識能力。方向感也是生活必備的技能,在創設互動情景時也要作為重點內容進行設置。通過重復性的練習學生能夠掌握這些基本技能。讓學生反復地辨認,然后熟練記憶。辨別方位和認識方位的過程中,如果學生還不能靈活地掌握辨別方法,可以先在教室的范圍內識別方位,培養學生結合周邊的環境來辨別方位的習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周邊標志性的物品,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能夠深化記憶,最終達到初步掌握技巧的目的。
3.美工教學中的情境創設
科學研究表明,經常運用手腳,可以促進人的大腦發育,智障的學生如果想讓其智商得到二次發展,要在平時多培養學生的手指活動能力,所以美術課程的開展能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多開展中國結、珠編、手工皂等相關教學活動,中國結的手工編織,是要求學生的手指間相互靈活配合,因為中國結就是用一根繩子變化出不同的圖案,有些圖案是設定好的,還有的圖案是需要自己創造,開始學生可能對這類游戲興趣度不高,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引入一個有趣的故事,說家里要來客人,需要用珠編制造各類事物,讓客人享用,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想做的食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練習,當學生在穿珠過程中遇到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說菜做了一半,拿什么來招待客人,從而使教學引入生活情境,鍛煉學生手指的靈活性,當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和其他教職員工舉行一場聚餐,給學生營造濃厚的生活氣氛,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認可的喜悅。由此可培養學生對手工制作的熱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的意愿。
三、結語
針對智障學生開展教學任務期間,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情景創設以及生活化模擬來為學生營造便于接受的學習環境。智障學生在理解能力上與正常小學生存在差異,教師應當正視這種距離,尊重學生內心感受,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智障學生在學習期間重要的是掌握生活技能,這也是教學任務中艱巨的部分,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工作任務也會有所減輕。
參考文獻:
[1]潘雅萍.立足生活實際,促進語文教學——智障生語文學習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1,(07):12-13.
[2]夏亞軍,韓揚.手指操對智障兒童運動缺失的康復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