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全
(解放軍邊防學院訓練部軍事教育和教學評估研究室 陜西 西安 710108)
周邊不靖,國無寧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對加強邊防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對確保邊防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五次全國邊海防工作會議,對加快培養各級各類邊海防人才提出了新的目標與舉措。如何適應國家邊海防形勢任務發展變化要求,加快培養高素質新型邊防人才,成為當前急需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我國與14個國家接壤,有2.2萬公里的陸地邊防線和1.8萬公里的海防線。邊海防建設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是治國安邦的大事。建設強大穩固的邊海防,關鍵在人才。
(一)加強邊防人才培養,是貫徹落實習主席治國先治邊戰略思想的具體舉措。習主席綜觀世界戰略格局發展變化,著眼我國邊海防建設長遠發展,高瞻遠矚,提出了“治國先治邊”重大戰略思想,并對邊海防工作提出了“要堅持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周密組織邊境管控和海上維權行動,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筑牢邊海防銅墻鐵壁”總要求。貫徹落實習主席國防建設重大戰略思想,“建設四萬公里鋼鐵長城”,必須加強邊海防武裝力量建設,特別是要培養一批能打勝仗的高素質新型邊海防軍事專業人才,為強邊固防提供強大支撐。
(二)加強邊防人才培養,是適應當前國際國內安全形勢發展變化的迫切需要。當前世界新軍事變革深入發展,亞太地區戰略格局深刻演變,我國周邊和海洋多種安全威脅日益嚴峻,陸地領土和海洋海域劃界、島嶼主權歸屬、島礁管控等爭議愈演愈烈,并可能引發局部沖突。特別是在我國西部一些邊境地區,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內勾外聯、活動猖獗,邊境管控和邊防斗爭的復雜性艱巨性更加突出,對邊防部隊官兵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及邊海防斗爭形勢,要求我們必須站在國家安全戰略全局的高度統籌邊海防人才培養,加快造就一批邊海防部隊急需的高素質新型軍事專業人才,確保把黨中央習主席治邊方略和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三)加強邊防人才培養,是加快我軍邊防部隊正規化信息化建設的客觀要求。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既是強軍目標,也是建設現代化邊海防的總體要求。隨著我軍邊海防部隊使命任務的不斷拓展、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正規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及官兵成分結構的不斷優化,對各級各類邊防指揮人才、教育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新裝備操作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不但對數量、種類的需求增多,而且對能力素質的要求更加全面。加強高素質新型邊防人才培養,滿足邊防部隊需求,必將對加快邊防部隊建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四)加強邊防人才培養,是邊防專業院校完善學科專業體系建設的有力牽引。邊防學科是一門新興學科,體系建設尚未成熟完善,理論研究成果較少,尤其是專業研究人才相對匱乏,缺乏統一的組織平臺,長期處于分散狀態,難以形成整體優勢,很難有效發揮集智聚力、攻堅克難的作用,影響邊防院校學科專業體系建設,致使邊防學這一重要學科,遲遲不能進入國家《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加強邊防人才培養,對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邊海防理論及軍事理論和國防理論體系,引領新時期邊海防建設及斗爭實踐創新發展,完善邊防學科專業體系建設至關重要。
解放軍邊防學院的成立,標志著我軍邊海防部隊教育訓練向著正規化信息化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極大地鼓舞了全軍邊防官兵的士氣,也為國家邊海防建設科學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在邊防學院近年來的建設發展中,我們深深感到,我軍現行邊海防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與問題。
一是邊防人才培養模式還不夠科學。目前邊防指揮生長軍官培養,主要采取“合訓分流”、大學生士兵提干、國防生、“直通車”等模式。以“合訓分流”模式為例,由于學員在學歷教育院校學習期間,缺乏濃厚的軍事環境氛圍浸潤熏陶,接受軍政訓練和軍人作風養成教育的力度不夠,建功邊疆的思想根基打得不牢,加之在任職教育院校培訓時間較短,致使到邊防部隊基層崗位任職后,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簡樸的生活條件、繁重的戍邊任務、復雜的邊情社情和嚴峻的邊防斗爭形勢,普遍存在“水土不服”現象。其它培養模式及邊防專業士官的培養尚未歸口到邊防專業院校,多采取“搭車式”、“分散式”、“隨機式”或“寄養式”、“散養式”、“自養式”模式進行培養,難以達到專業化、規范化、規模化培養的質量效益。
二是邊防院校職能定位還不夠明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一直沒有專門培養邊防軍事人才的專業院校,全軍邊海防部隊官兵絕大多數沒有經歷過系統的邊海防專業培訓,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邊海防部隊建設的發展。2011年解放軍邊防學院在原西安陸軍學院基礎上正式掛牌成立,為邊防部隊官兵整體素質提升和成長成才拓寬了渠道、提供了便利。但目前邊防學院仍定位為初級指揮任職教育院校,與邊防專業院校應該擔負的職能任務還不完全匹配,還不能很好適應邊海防人才專業化、一體化、集約化培養的要求。
三是邊防院校專業設置還不夠完善。主要是橫向上面偏窄、縱向上有斷層。目前我軍邊海防生長軍官培養僅有“陸軍邊防步兵分隊指揮”和“陸軍海防步兵分隊指揮”兩個專業,這與邊防學科專業的綜合性、多領域、跨學科等特點還不相稱,未能覆蓋邊海防軍事人才培養的主要專業領域和方向。如:邊防歷史發展,邊防政策法規,邊防建設,邊境管控,邊境防衛作戰,邊防部隊教育訓練,邊防武器裝備,邊防信息化,邊防司令部工作,邊防政治工作,邊防后勤工作,邊防涉外工作等。學科專業設置不完善,不利于邊防學科建設及邊防院校發展,不利于形成初、中、高級人才相互銜接的培養體系,特別是邊防中高級指揮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士官骨干人才,目前全軍還沒有規范的培養渠道和機制。
四是邊防教育資源配置還不夠高效。邊防人才培養是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體系,具有戰略性、綜合性、多樣性、特殊性、涉外性等特點與要求。目前國家和軍隊邊海防專業人才培養,主要依托13所軍地院校和3個軍隊訓練基地,分別是:青島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和甘肅政法學院5所地方高校,開設有邊防管理專業;廣州、昆明、烏魯木齊、呼和浩特公安邊防指揮學校和武警學院5所院校,主要擔負公安及武警邊防部隊的人才培養;南昌陸軍學院、沈陽炮兵學院和邊防學院3所軍隊院校及大連、昆明、烏魯木齊綜合訓練基地,分別擔負軍隊邊海防初級指揮生長軍官的培養。顯然,存在資源配置分散、學科專業建設難以形成體系、培養層次難以銜接、培養模式難以規范、培養目標針對性不強、培養效益不高等弊端,難以較好適應新時期邊海防建設“一個拓展、三個轉變”的目標要求。
加快培養高素質新型邊防人才,必須充分發揮邊防專業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拓展邊防專業院校職能,明晰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統籌規劃全軍乃至全國邊海防專業人才培養,完善邊防學科專業體系;著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拓展邊防院校職能,確立四個基地發展目標。目前全軍僅有解放軍邊防學院一所邊防專業院校,其發展目標應確立為全軍乃至全國“邊防專業人才培養基地、邊防理論研究創新基地、邊防管控手段推廣應用基地和邊防建設決策咨詢基地”。為此,邊防專業院校的職能應按照“初中高級層次銜接,以初中級人才培養為主;指揮技術類人才同訓,以指揮類人才培養為主;軍隊地方需求兼顧,以軍事人才培養為主;學歷教育和任職教育并行,軍官培養和士官培訓并擔,教育教學和學術科研并重”的思路進行拓展,努力將其建成“邊防學科專業體系完善、服務邊防職能作用發揮明顯、邊防特色和育人優勢突出的綜合性邊防專業院校”,使其切實擔負起為強邊固防、強軍興國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使命任務。
一是在邊防專業人才培養上,應能擔負全軍(兼顧全國)各級各類邊防專業人才培訓任務,包括士官骨干學歷教育、指揮類生長軍官“直通車”教育、邊防指揮專業研究生教育、邊海防步兵分隊指揮專業生長軍官任職培訓、邊防部隊技術崗位生長軍官任職培訓、邊防部隊現職干部培(輪)訓,以及地方邊海防委員會專職人員培(集)訓等任務。
二是在邊防理論研究創新上,要以黨中央習主席關于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重大戰略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邊防體系,系統研究邊防體制結構、邊防政策法規、邊防歷史發展、邊防軍事斗爭準備、邊境綜合防衛管控及邊防學科專業體系構成等方面的重大理論及現實問題。當前要緊緊圍繞強軍目標要求,重點研究邊防“戰備值勤規范化、軍事訓練實戰化、軍地聯防制度化、基礎設施配套化、管控手段信息化”等重大問題,力爭形成理論性和操作性并重的“五化”研究成果,推動全軍邊防部隊現代化建設深入發展。
三是在邊防管控手段推廣應用上,要深入貫徹落實院校教學向實戰聚焦、向部隊靠攏總要求,針對不同培訓對象和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構建貼近實戰要求、貼近邊防部隊實際、貼近學員任職崗位的教學內容體系,及時把邊防部隊新裝備、新訓法及管邊控邊新技術、新手段引入課堂教學;要加大實踐性教學比重,充分發揮教學裝備器材“優先保障”優勢,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手段,突出學員操作技能、組訓能力和綜合素質特別是信息素養培養,切實發揮新型管邊控邊手段推廣應用基地作用。
四是在邊防建設決策咨詢上,要緊緊圍繞國家和軍隊邊防海建設新的戰略部署,著眼維護國家整體安全和核心權益,針對周邊安全形勢發展變化,緊盯邊防建設前沿問題、邊防軍事斗爭熱點問題、邊防部隊現代化建設面臨的現實問題、邊防人才培養存在的突出問題,發揮人才密集、智力密集、知識密集優勢,積極申報課題立項,大力開展集智攻關,主動呈送研究報告,努力為各級邊防機關和決策機構提供咨詢建議及信息服務。
(二)統籌邊防人才培養,完善邊防學科專業體系。邊防人才培養是邊防建設的重要方面,邊防學科專業建設水平直接影響邊防院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加強高素質新型邊防人才培養,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邊防學科專業體系,是新形勢下邊防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要統籌各級各類邊防人才培養。按照第五次全國邊海防工作會議提出的目標和任務,著眼提高培養質量和效益,把邊防指揮專業生長軍官培養、邊防士官骨干培養、邊防專業技術生長軍官任職培訓、邊防參謀軍官和邊防營團級軍官在職培訓等任務,統一歸并到邊防專業院校;同時在邊防專業院校設立邊防專業研究生培養機構,建立地方邊海防委員會專職人員常態化培訓機制,從制度和渠道上解決當前邊防人才培養任務區分不夠明確、培養模式不夠科學、資源配置相對分散、層級銜接存在斷層等矛盾和問題。
另一方面,要加快構建和完善邊防學科專業體系。邊防學科是一門新興學科,體系構建應從理論研究、專業設置、條件建設、教學科研隊伍培養等方面予以加強,推動邊防學科早日進入國家《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一是重視理論研究。充分發揮邊防專業院校聚攏人才的平臺作用,聚攏全軍邊防領域專家,從基礎理論到應用理論展開系統研究和集智攻關,豐富中國特色邊海防理論體系,為邊防學科發展提供理論支撐。二是完善專業設置。以新時期邊防部隊建設和邊防斗爭實踐對邊防專業人才的需求為牽引,著眼邊防學科長遠發展,借鑒周邊及世界主要國家邊防專業院校建設經驗,加快完善邊防學科專業體系。我們經過深入研究認為,邊防學科至少應包括邊防理論、邊防政策法規、邊境管控、邊境防衛作戰、軍警民聯防、邊防部隊司令部工作、邊防部隊政治工作、邊防部隊后勤與裝備、邊防部隊教育訓練、邊防基礎設施建設與管護、邊防信息化、邊境非傳統安全威脅、世界和周邊主要國家邊防等專業或專業方向。三是要改善專業條件。包括滿足專業教學需要的訓練場地、設施設備、教學基地、裝備器材,以及課程、教材、案例庫、應用軟件、專業網站、圖書情報資料、專業文獻數據庫、信息資源系統、管理制度等,特別要加快建設邊防值勤巡邏、邊防會談會晤、邊境口岸管理等訓練場地和教材。四是要培養專業隊伍。主要是教學、科研、管理三支隊伍。應采取優先安排送學深造、分批赴邊防部隊任代職、舉辦邊防知識講座和集訓、持續開展傳幫帶活動,以及從全軍邊防部隊選調、從軍隊院校和訓練機構協調等措施,優化“三支隊伍”的專業、學歷、職稱、經歷、學緣和年齡結構。根據崗位性質,突出教學、科研和管理能力培養,著力打造師德高尚、師風端正、師能過硬、治學嚴謹的教學隊伍,滿足專業教學需要;下大力培養思維敏捷、勇于創新、善鉆科研、梯次配備的科研隊伍,提高學科專業整體水平;持續建設作風過硬、恪盡職守、經驗豐富、會管善管的管理隊伍,為學科專業建設提供有力保證。
(三)著眼提高培養質量,優化邊防人才培養模式。針對現行邊防指揮專業生長軍官培養存在的突出問題,將“4+1”培養模式改為“2+2+0.5”模式。具體思路是:由邊防專業院校牽頭負責,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主導人才培養全過程,用4年半時間完成邊防指揮專業生長軍官培養。培養路徑是:學員入學入伍后,先到邊防專業院校接受半年的入伍和軍事基礎訓練,在完成由青年學生到合格軍人轉變的同時,明確畢業后去邊防部隊服役任職的大方向,提早做好投身邊防部隊建設的思想和心理準備;爾后在綜合院校學習2年大學公共基礎課程,打牢科學文化基礎;接著到邊防部隊實習鍛煉半年(當兵3個月、當班長2個月、當見習排長1個月),加深對部隊的了解;最后在邊防專業院校接受1年半的任職培訓,強化指揮作戰、組織訓練、帶兵管理和籌劃協調等關鍵任職能力。這種模式,不但可以縮短半年培養時間,還能充分發揮綜合院校和專業院校優長,形成學歷教育、任職培訓和部隊實踐有機銜接的“三位一體”育人路子,推動院校教育向部隊靠攏,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指向性。另外,適當增大邊防指揮專業生長軍官“直通車”學員的培養數量,每年從邊防部隊招收一定數量的優秀士兵,或從邊疆地區招收部分高考成績優異的青年學生,按照本科或大專層次,全程由邊防專業院校培養,畢業后分配到邊防一線連隊任職。這類學員來自邊防、熟悉邊防、熱愛邊疆,經過幾年的邊防專業院校嚴格正規的培訓,回到邊防部隊后,必然安心邊防、安心基層、安心崗位,必將能夠在邊防部隊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1]劉榮,王慧.探索邊防管理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新途徑[J].科技創新與品牌,2012(01).
[2]吳偉.著力提升邊防指揮院校人才培養質量[N].邊防警察報,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