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摘 要:礦山生產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對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維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確的對設備進行使用和維修不僅能夠及時消除設備的隱患和故障,還能夠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目前,在礦山機械的使用中存在著技術和觀念上的問題,因此本文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分析和探討礦山機械的正確使用和維修。
關鍵詞:礦山機械設備;使用;維修;保養
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對于礦山生產來說,怎樣有效的、正確的使用機械設備和進行維修對于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保證設備性能的穩定,提高生產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企業應該從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特點出發,做好機械設備的維修和維護工作,保證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
一、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
(一)影響礦山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原因。影響礦山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即礦山機械設備的設計以及設備的制造。
首先,礦山機械設備的設計在根本上影響著設備的使用質量和壽命,但是僅僅依靠高水平的設計并不能完全提升設備的使用壽命,在設計中需要兼顧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礦山機械設備在使用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免不了對設備進行及時的維護和修理。在進行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到后期維護和修理中所遇到的問題,比如,保證設備零件的可替換性,不能夠因為一個部件的問題就需要大面積更換;再比如,采用新技術和新材料進行設計,這樣不僅能夠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還可以通過不斷優化相關材料,提升部件的性能,增加機械的適用性。但是,目前我國的大部分機械設備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一旦出現使用問題,就難以及時有效的更換配套部件進行維修和維護。針對這種情況,我國應該不斷提高國內的研發和設計水平,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和技術,提高國產機械產品的可靠性和質量水平。加快技術創新,促進高強度、耐沖擊和磨損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在整體上提高我國機械設備的水平。
礦山機械設備的制造工藝關系著機械設備的使用質量。我國的機械制造質量需要進一步改進,尤其是對機械零部件的制造。在機械設備的投入使用中,如果某個機械零件的工藝和質量不過關,就極容易出現整體質量問題,從而加大設備的維修機率,影響整個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因此,我國需要不斷提高機械制造的工藝和質量,滿足礦山生產的需要;另外,在機械設備和零部件檢驗出廠時,要進行嚴格的檢查,盡量減少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同時加強對設計方面存在缺陷的產品的檢查和檢驗,保證我國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質量。
(二)礦山機械設備的正確使用。為了實現操作人員對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務必讓員工按照相關的操作規范進行使用,讓操作人員懂得機械設備的生產構造、工作原理、設備性能,在問題出現時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會保養。對機械設備進行目標成本管理,將機械設備的使用狀況與操作者的經濟利益相掛鉤,讓操作者能夠主動的關注機械的使用狀況,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術水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礦山機械進行工作時,往往會受到礦山工作環境的影響。諸多機械設備需要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進行操作,機械設備的工作性能會受作業場地的地質條件、溫度、濕度、灰塵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不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機械的工作性能并對其進行實時的維護,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產品的使用壽命,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操作人員更需要加強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在保證機械正確使用的情況下,加強對機械使用性能的定期檢查,排除隱患和故障,規避事故風險,保證生產工作的穩定和安全進行。
二、礦山機械設備的維修
對礦山機械設備進行維修是再次實現設備使用性能的重要環節。掌握有效的維修方法,還能夠降低生產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一)預防維修。機械維修可以分為維護保養和修理,其中維護保養屬于預防維修,修理屬于故障維修。總體而言預防維修是在機械設備存在潛在故障的情況下,實現零件損傷的消除和減輕,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即例行保養、定時保養和特殊條件下的保養。例行保養是對機械的外表進行護理和維修,并不改變機械的年齡和故障率。例行保養包括對機械設備進行清潔、潤滑、檢查和緊定等,以改進和維持機械的使用現狀。定期保養主要是對機械設備進行進一步的清潔、潤滑、檢查、調整和局部換件等,通常可以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和三級保養,不同級別的保養對象、保養周期、維修范圍以及性能恢復度有所不同,級別越高,效果越好。但是由于機械故障具有一定的損耗性,并不能恢復一新。
(二)故障維修。故障維修是對存在功能故障的設備進行維修,以恢復機械的良好工作性能和狀態。故障維修可以分為故障小修、中修和大修。故障小修是針對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局部故障而言的,一般需要局部換件或者進行合理的調整,最終恢復機械設備的正常功能。小修后機械的性能和故障率與之前是相同的。與小修相比,故障中修和大修對機械設備的維修程度較為徹底,并且設備性能的恢復程度也比較可觀。故障中修和大修的維修方法可以參照預防維修進行分析。
(三)加強技術人員培訓。加強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礦山企業的操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淡薄以及維修技術水平低下,導致礦山企業存在許多錯誤的維修方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不能對機械的故障進行正確的分析和診斷,沒有根據的大拆大換。二,對新材料、新部件的質量缺乏有效的檢驗,配件型號存在不相稱的情況,零部件之間的配合間隙存在問題。三,不成套的更換組件,盲目更換零部件;四,對設備和零件的除污和清洗工作不到位,導致部件和零件容易受到腐蝕,從而影響設備的使用。因此,礦山企業要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觀念更新,使其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自身責任的重大,讓員工樹立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的觀念,以創造更大的價值。
(四)加強礦山機械設備的保養。加強礦山機械設備的保
養,首先要提高企業、員工的保養意識。對機械進行保養能及時的消除設備存在的隱患和故障,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行,并且通過保養,還能夠延長機械設備的壽命。因此,企業要提高對機械保養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專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提升員工的機械保養意識和水平,建立科學合理的機械設備保養制度。
另外,在機械設備的運行中,嚴格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一日三查,即作業前、作業中以及停機后,及時的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和故障,并予以排除。并安排專業人員,根據設備的運行周期,進行一級和二級的維護。企業還需要對維護工作和機械操作工作進行實時的檢查、監督和督促,提高檢驗水平和質量,保證設備能夠在良好的狀態下工作,有效控制設備維護的成本。
最后,企業要加強維護工作方面的信息和技術交流,不斷學習和研發先進的維修和保養技術,引進先進的檢測手段和工藝,促進與地方大型生產企業的合作與交流,提升自身的維修和保養水平,最大限度的發揮機械設備的經濟效益。
三、總結
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修是一個復雜且系統的工程,需要在機械生產源頭把握質量關,在機械的使用中提升操作人員的維修意識和技術水平,并注重對機械的保養,多方位、全方面的保證機械設備的有效使用和維修,使機械設備能夠更好的為生產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偉.李亞娥.礦山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管理[J].科技風.2014.06(03):254.
[2] 李曉暉.淺談礦山機械設備故障特點及維修養護[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