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歡 張麗
摘 要:內部審計質量的高低在審計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要求審計人員在開展設計工作中能夠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審計判斷,保證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然而近些年事業單位內出現了一些問題而造成審計失敗的案例,引發全社會對內部審計質量的質疑。本文將對內部審計質量的控制,進行合理的分析研究,促進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研究分析
一、內部審計質量相關概念的界定
1.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指對組織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看是否符合內部的相關程序以及規定。進行內部審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包括財政收支、人員安排以及崗位編制情況,因此只有嚴格遵守內部審計的程序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須要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也是保障審計工作具有強大的社會置信度的根本條件。
2.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含義
對于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含義來說,它主要指的是相關部門為了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和水平,而進行設置的各種相關程序和規定。它包括對內部審計的監督、內部審計的自我控制以及外界的相關評價等三個方面。內部審計的監督是指進行內部審計的時候需要有相應的監督機構進行監督,保證內部審計的公平性;內部審計的自我控制是指具有內部審計資格的部門或者個人進行審計的時候要嚴格按照審計流程執行;外界的相關評價是指被審計的單位機構以及其他部門對于審計結果的評價與認可程度。只有充分遵守了這三個方面的要求才可以更好的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進行。
3.影響內部審計質量的因素
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是整個審計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現代審計公正性的主要目標。審計工作是一個嚴謹、公平的特殊工作,它的價值就在于審計意見的根本客觀性和專業性。影響內部審計質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審計人員的素質、審計的工作流程以及審計的相關規定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影響審計工作的進行。所以必須要嚴格的處理這些影響要素,促進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
二、內部審計質量存在問題
1.內部審計管理體制不健全
在審計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由于事業單位過于追求提高經濟效益。在巨大的經濟利益的驅動之下,一些事業單位領導人濫用職權,以遏制審計過程中對于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導致缺乏獨審計質量的降低。一些公司重組或資產在評估過程中是否取得成功,受到內部體制的嚴重影響。由于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意識,對目前的審計工作還有一定的影響,習慣了強制性經濟的一些會計師事務所,不想花時間去參與市場競爭的活力,仍然依靠政府干預來獲得營業收入,這極大地阻礙了正常的審計管理。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后,經濟蕭條,社會各界對于審計工作高度關注,對于審計質量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因為我國在審計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審計行業呈現出較為混亂的局面,更談不上審計質量的提高。所以必須要解決內部審計管理體制不健全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審計質量的提高。
2.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不高,質量風險意識淡薄
對于目前的審計工作質量無法提高的問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審計人員的素質不高。所謂審計人員缺乏素質指的是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首先審計人員的專業素質的缺乏,會使得審計工作無法正常進行,甚至是出現嚴重的錯誤;而審計人員道德素質的缺乏將會是審計工作的準確性產生一定的問題。所以為了更好地促進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必須要解決審計人員自身素質的問題,提高他們的質量風險意識。
3.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
除了以上兩個問題,在進行內部審計時,還缺乏一定的獨立性。事業單位其他部門的過分干涉會導致審計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不利于審計效率的提高和審計效率的保障,所以必須要加大對審計獨立性的保障,為審計工作的進行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現代審計工作的繁榮是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興起以及資本主義市場的蓬勃發展的前提之下,在股份制公司中中小股東對于整個股份公司的信息了解與動態掌握是建立在注冊會計師們提供的各類財務報告,這就導致了他們與大股東在信息及時掌握方面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因此為了確保中小股東的利益,注冊會計師必須能夠公正地做出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在確保獨立性的前提之下,為這些中小股東的決策提供指導性意見。然而在現有的審計行業內,由于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度的約束,使得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造成了很多卻缺乏公正性的審計案件,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信任度,惡化了整個審計市場。
三、造成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問題的原因分析
1.經濟上的利益關系限制
一些事業單位部門在資本市場和資本市場具有絕對的經營權,公司重組或資產在評估過程中是否取得成功,一個重要因素是這些部門能否為其開綠燈。這些有權的部門自然可以為本系統有審計需求的客戶指定會計師事務所,以使“肥水不流外人田”。有的事業單位對自己管轄領域內的行政干預,則可能是某些會計師事務所“努力”的結果。所以這些經濟上的利益關系嚴重影響了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不利于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
2.缺乏完整的指導和評價體系
在企事業單位內部,由于并沒有制定出一個完整的指導和評價體系,這就使得內部的審計工作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指導,使得工作的進行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當前的企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尚未形成規范化的審計制度,領導干預情況仍然較為嚴重。很多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的時候往往不能真正做到公開透明,這就使得審計過程缺乏真實性、客觀性。而且在審計工作完成后并沒有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這就使得審計人員的工作缺乏一定的監督性,不利于審計工作的科學進行。
四、保障內部審計控制質量系統有效運行的建議
1.加強審計隊伍建設
重新審核計劃,派審計小組中經驗豐富的成員進行審計工作。或者是加強與外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項目小組的交流,項目小組成員應該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比較熟悉,在質量控制方面進行詳細審查,如果其客戶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政府官員采取審計工作進行的政策,會計師事務所必須根據這些因素改變審計計劃,或派遣更多的經驗豐富的員工,以審計或審閱注冊會計師,以及審計項目組的成員開展工作,通過協商然后使他們的審計計劃更加完善。面對審計客戶的要求,還需要采取更多的應對措施。
如果需要向審計客戶提供其他服務,在注冊會計師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借調員工可能對整個審計工作產生影響。注冊會計師只能提供短期的客戶服務,保證不會向客戶給予超出審計相關法律法規之外的服務,也不進行管理審計客戶的相關建議。客戶負責審核委托工作人員的指導和監督活動,以防止審計工作受到影響,會計師事務所應加強審查相關工作人員,并為審核組成員的責任進行合理安排,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促進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
2.加強企業相關審計部門建設
政府相關審計部門鞏固與計劃,財政,住建等部門密切聯系,將發出及時抄送跟蹤審計結果通報,加強規劃預算和建立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的跟蹤,全面提升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水平。同時,將政府投資項目以及審計的結果公之于眾,保證整個過程的獨立性,以提高審計工作的開放性和透明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政府打造“陽光審計”,以促進管理事務的有序進行。通通過跟蹤審計,使問題“病灶”防范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并采取預防措施,保證能夠在項目規范和建設起到了預防腐敗的積極作用。對建設項目的賬目進行審計,通過建設、施工管理、投資控制、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審計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剖問題的原因,以促進項目的有序進行,不斷提高政府投資項目的成效。
3.提高審計人員的自身素質
注冊會計師的目標不能局限于財務報表的公正性質、一致性以及審查的合法性,這是會計師事務所需要迫切發展的時代。所以必須要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促進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目前,公共信息需要的任何質量或數量都大大提高。審計工作是一個嚴謹、公平的特殊工作,它的價值就在于審計意見的根本客觀性和專業性,如果缺乏審計獨立性將會導致審計工作的失衡乃至崩潰。然而因為我國在審計工作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審計行業呈現出較為混亂的局面,更談不上審計獨立性。在這種形勢下,審計的目標應定位于降低信息風險,向審計報告使用者提供多方面的審計信息,從而滿足更多的審計報告使用者的需求。
4.整頓現有的審計市場
明確審計機構在社會經濟中的現實地位,真正意義上削減政府部門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接觸關聯。不斷整頓和重組工作,實施嚴格控制,以確保人事、財務、業務和人員姓名等信息流失的不必要現象。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強政府與市場之間的聯系。應主要按市場經濟的競爭法則來管理注冊會計師行業,政府只起以間接手段對整個行業進行宏觀調控的作用。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在制定相關設計計劃、檢查業務流程以及制定最后的審計調查報告的過程中,以一種客觀公正的審計態度,在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馬淑紅.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的研究現狀及改進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4(03).
[2]高潔.淺談企業內部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4(02).
[3]彭桃英,劉馨.IPO公司內部審計設立模式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影響[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01).
[4]黃英君.上市公司審計質量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遼寧大學,2014.
[5]莊瑩.加強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查錯防弊的若干思考[J].會計之友,2013(06).